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4
/ 3

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王莹莹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静养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干预措施及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9月108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配合。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CQ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提高长期卧床患者身心舒适度、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长期卧床;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舒适度;满意度;生活质量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ess injury in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Wang yingying

Department of critical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preventing stress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bed rest. Methods: 108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 They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digital random table method,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cooper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preven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the study gro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tress injur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GCQ comfort score,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stress injury,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of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long term bed rest; Pressure injury; Preventive care; Comfort;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life

长时间卧床休养的患者多数因为躯体四肢不能正常活动,导致局部受压组织血循环异常,易出现皮肤溃烂、疼痛、红肿等压力性损伤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加重患者原发性疾病治疗负担,降低生命质量,延长原发性疾病转归时间[1]。因此,有必要积极预防压力性损伤,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纳入108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预防性护理的干预效果,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08例长期卧床患者纳入于2020年12月-2021年9月,以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研究组包括29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年龄41-85岁,均龄(65.6±10.7)岁;对照组包括30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年龄45-82岁,均龄(65.5±10.4)岁。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充分,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

1.2方法

对照组54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配合,口头简单说明注意事项,讲解压力性损伤知识,要求家属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同时简单疏导患者心理情绪,提供清淡、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研究组54例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配合,包括(1)协助患者翻身,白天卧床休养时间隔2h翻身一次,必要时可以缩短翻身间隔时间至1h一次;夜晚睡觉时通常间隔2-3h翻身一次。侧卧静养时尽量保持30°,足部抬高。若病情需要,可以保持90°侧卧位,床头抬高30°,尽可能避免长时间半坐卧位[2];若座椅没有支撑面,不宜超过1h;坐轮椅的患者,指导其自我减压,每20min减压30s,每小时充分减压1min。体位变换时动作一定要温柔,禁止拽、拉、拖。注意保护骨突部位,发现问题及早处理。(2)温柔按摩受压局部,优化血循环,优化局部血供。(3)注意保护皮肤,使用水胶敷料、薄膜敷料、泡沫敷料覆盖受压部位,降低皮肤剪切力;对于高发部位、高危患者,可以采用软硅胶泡沫敷料,加强预防压疮[3];全面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净卫生,禁止接触污染物;患者排尿排便后,指导家属及时帮助患者清洁,正确更换尿垫,若患者失禁,可以采用保护剂清洁、保护皮肤,避免皮肤浸渍,避免皮肤泛红、潮湿,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几率。(4)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循序渐进提高机体抵抗力。(5)通过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补充营养,为患者提供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绿色的食物,每日多餐、少食,保证营养膳食均衡、丰富、多样化。(6)健康宣教。由专人负责规范化培训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以及有效的、正确的预防方法,亲身示范皮肤清洁操作、体位更换技巧、科普营养常识[4]。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用椅垫、加压床垫。培训结束之后,使用Braden压疮评估量表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考核。

1.3观察指标

(1)记录压力性损伤的例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总病例数。(2)护理干预前、后使用GCQ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患者精神、心理、生理、社会文化与环境等四个方面,最低分28分,最高分112分,得分越高越舒适。(3)护理干预前、后使用GQOLI-74生活质量评定表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四个方面[5],各项得分越高越好。(4)满意度。使用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10分制,其中1-3分纳入不满意范畴、4-6分纳入基本满意范围、7-10分纳入非常满意范畴,总满意度=100%-不满意。

1.4数据统计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检验研究组与对照组获得的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其中以均值(x)±标准差(s)形式描述的GCQ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属于定量资料,组间t检验;以%(率)形式表述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满意度属于定性资料,组间X2检验。最终以P值描述数据差异,P<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

小组

病例数

发生的例数

占比

研究组

54

3

5.56%

对照组

54

12

22.22%

X2

-

9.045

p

-

<0.05

2.2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GCQ舒适度评分 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GCQ舒适度评分对比(x±s,分)

小组

病例数

生理

心理

精神

社会文化与环境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54

14.5±2.2

20.4±5.6

13.3±2.1

20.2±4.7

13.8±3.3

21.7±4.8

14.4±2.5

20.5±3.9

对照组

54

14.6±2.5

16.3±4.4

13.5±2.2

15.5±4.7

13.9±3.7

16.3±3.5

14.5±2.8

16.6±2.4

t

-

0.876

12.496

0.901

11.047

0.068

10.974

0.713

11.949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 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对比(x±s,分)

小组

病例数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54

67.7±3.8

82.4±2.7

66.3±3.6

83.3±2.5

68.2±4.3

86.3±5.1

67.9±2.5

85.7±4.3

对照组

54

67.9±3.4

76.7±4.3

66.6±3.4

77.4±5.2

68.5±4.7

77.9±4.5

67.7±2.3

78.6±3.9

t

-

0.916

16.078

0.084

14.394

0.305

15.556

0.119

13.74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 见表4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对比

小组

病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54

30(55.56%)

22(40.74%)

2(3.70%)

52(96.30%)

对照组

54

25(46.30%)

18(33.33%)

11(20.37%)

43(79.63%)

X2

-

8.953

p

-

<0.05

3.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因为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所致,主要表现为皮肤水疱,呈褐红色、紫色,与营养不良、受压时间过长、抵抗力薄弱等多因素有关。压力性损伤导致的并发症较多,提升了患者死亡率。卧床静养时间较长的患者,因为躯体活动受限,导致相同部位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以致于局部血供缺失,血循环异常,易引起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降低了患者身心舒适度,而且还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6]。因此,有必要高效预防压力性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促使疾病早日转归。

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围绕压力性损伤高发患者而开展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通过按摩受压部位、按时翻身、皮肤清洁、主动锻炼活动、采用软垫等多种形式,协助患者解决问题,缩短局部受压时间,并保持局部皮肤干净、干燥,以降低局部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7]。本研究对照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p<0.05)。说明预防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与常规护理比较,预防性护理模式重在预防和控制,将护理重心前移,在压力性损伤征兆出现之前实施有效处理,因此,有效降低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8]。同时,研究组GCQ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生活质量。在压力性损伤控制后,患者身心痛苦减少,舒适感凸显,减轻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研究组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79.63%(p<0.05)。说明预防性护理模式受到患者肯定。局部温柔按摩优化了血循环,肠外营养支持提高了皮肤抵抗力,有效减轻了压力性损伤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损害,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赢得了患者满意。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促进患者身心舒适度、满意度、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锦萍. 骨折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防护措施研究进展[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 8(3):3.

[2]曾云霞. 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13):4.

[3]徐永能, 卢少萍, 黄巧,等. 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7(S1):5.

[4]李雅楠, 周柯言, 王振芳. 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作用评估[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5):2.

[5]李清云.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 2020(4):3.

[6]莫汝梅. 医护康一体化延续管理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21):5.

[7]赵南, 姜雅玲, 姜淑芝,等. 康复科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7):1.

[8]王玉玲, 韩淼, 张志娟. 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 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