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5
/ 3

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晓东

(浑南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  辽宁省沈阳市  110179)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实行行政管理和开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核心部门,其职能的发挥效力直接影响着国家行政、经济、教育、文化、医疗等各方面的发展。国有资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其高效的配置和使用尤为关键。但在实践中,国家出台的制度规定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仍然存在闲置、损坏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关键词: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数据准确性差

1.资产管理程序不规范,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定期对账、定期盘点制度,导致账实不符。有些单位没有及时将处置、毁损的资产情况告按规定上报,导致实物资产已经处置,财务账没有调减;还有些单位存在资产管理人员变动时,没有履行交接手续、不清点资产的情况。

2.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存在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不及时入账问题,导致账实不符,甚至资产流失。

3.有些单位已建成竣工决算的项目长期记“在建工程”,没有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科目,没有计提折旧,没有及时办理土地、房屋等产权证书,导致财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资产价值。

(二)国有资产配置不科学、不合理

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普遍存在部门没有编制购置预算或购置预算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2.缺乏资产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出现资产闲置与短缺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有些单位的资产长期闲置,另一方面,有些单位缺少设备提出申请购置,造成国有资产浪费,使用效率低下。受部门利益驱使,部门之间调剂资产阻力较大。

3.存在超标准购置资产的情况。资产购置缺乏统一标准,单位没有根据资产存量、履行职能等实际情况提出购置申请,造成资产超标准配置、闲置浪费。

(三)缺乏规范的国有资产处置程序

1.国有资产处置未经过审批。有些部门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事项未经本部门“三重一大”会议集体研究讨论,也未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

2.对外出租程序不规范。有些部门对外出租资产未进行公开招标,也未经过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估,不经过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自行违规出租。还有些单位国有资产租赁期限较长、租金长期不作调整,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3.处置收益未及时上缴。有些部门未按照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及时将处置收入上缴国库,有些部门将租金收入列入往来科目,有的直接坐收坐支作为费用列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不完善,尚未建立国有资产动态管理机制

1.现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资产购置预算模块,资产管理科室与预算管理科室信息不对称,多数单位没有编制资产购置预算,资产购置与资产预算脱节,导致资产配置不公、盲目构建、闲置浪费的问题。

2.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不完善。财政部门不能充分掌握资产增量、存量和使用状况,不能实现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调剂、捐赠等全过程动态管理,更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对资产共享共用提供技术支撑。

(五)缺乏有效的绩效约束激励机制

1.有些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将资产使用效率与资产购置、部门预算挂钩,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导致资产配置不公、盲目构建、闲置浪费、超标配置、随意报废等问题。 

2.有些单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思想,没有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更缺乏通过调剂使用、共享共用和对外出租等方式盘活长期闲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意识。

3.资产绩效评估流于形式,尚未科学设置资产评估指标,评估结果没有与工作人员的薪酬、晋升挂钩,不能充分发挥资产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二、优化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路径

(一)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

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财力状况制定资产购置标准,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按照勤俭节约,物尽其用,从严控制的原则,根据购置标准合理配置资产。资产配置计划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脱节的现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同时,也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国有资产利用率的重要方式。

1.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单位现有资产状况、履行职责需求及财政部门制定的资产配置标准,编制资产购置计划并报经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经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是编制部门资产购置预算的依据,财政业务部门依据财力状况和资产购置计划统筹审批部门预算。对年初没有编制资产购置预算的单位,在申请资产购置时财政部门不予审批。购置预算变更须经本单位党组集体研究同意并形成会议纪要,因工作需要确需增加资产购置的,按追加购置预算程序执行。

2.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等工作,做好单位资产数据统计,确保国有资产数据真实。各单位要准确完整登记资产卡片信息,做到“一卡一物”,不重不漏,确保资产信息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并做到资产账实、账账相符。

3.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在建工程的管理,全面清理基建会计账务。工程建成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科目,及时办理土地、房屋等资产权属证书。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开展房屋、土地资产清查,资产所属单位、出租管理单位、使用单位要建立管理台账,及时办理相关权属证书,并将办理结果上报财政部门备案。

(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财政部门应对接软件开发公司,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信息平台,为资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1.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增加资产购置预算、资产购置、处置、出租、调转申报和审批等模块,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数据在财政部门内部和单位间共享共用和动态即时传输。财政内部各业务部门可以根据分管单位的不同设置权限,通过系统查询,掌握单位资产购置、报废及出租出借等使用情况,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

2.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业务全程网办,大幅度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处置、调剂调转、接受捐赠等程序全部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完成,实现资产业务全链条无纸化办公,单位办理资产业务零跑腿,提高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规范资产处置流程及处置收益上缴

1.行政事业单位采取调拨、置换、有偿转让、报损、报废等方式处置国有资产,必须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制度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国有资产,不得调整会计账务。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资产处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各主管部门要从严审核、审批资产处置事项,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2.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遵守“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按照《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国有资产处置收益上缴工作。资产处置单位应通过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开具非税收入票据,处置收入全部上缴国库。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购买的资产,处置收入必须全额上缴国库,不得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不得违反规定使用。

3.国有资产处置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以拍卖方式处置的资产,由拍卖公司办理相关手续,拍卖所得全额上缴国库;直接报废的资产由单位优先处置,不便于处置时由中介机构办理。

(四)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出租、出借等事项必须经本部门“三重一大”会议集体研究讨论通过,报主管部门审核。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未经财政部门审批,不得擅自对外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资产处置流程,通过招投标、评审或资产评估等方式确定承租单位和出租价格,出租期限不宜超过5年,租金应根据市场价格逐年调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科学、合理设置资产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指派专人对有偿使用资产进行管理。设置出租出借备查簿,设立对外出租、出借资产台账,登记出租出借资产的承租方、合同、租金收入等内容。健全国有资产信息报告制度,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信息应及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披露。

3.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对出租和出借取得的收入进行管理,并及时做好账务处理。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通过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开具非税收入票据,并全部上缴国库,禁止截留、占用、挪用、坐支。

(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对闲置资产、因临时办事机构配置而不再需用的资产进入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务仓,统一调剂使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考虑建立公物仓闲置资产信息平台,及时发布闲置资产信息,并做到动态调整,有资产需求的单位能通过平台选择到可用资产的,原则上不重复购置,从而实现资产循环使用、厉行节约,有效减少重复购置资产造成的浪费。

(六)实施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部门应将资产购置预算、采购、占有使用、处置全过程纳入绩效考评环节,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做为下一年度资产购置预算资金分配、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依据。各级人大、纪委等部门,应对资产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部门问责监督。

(七)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内部资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保障和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审计部门要结合日常审计、专项审计等方式,加强审计监督,督促各部门、单位依法依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八)加强培训学习,提高队伍素质。

任何一项工作的提升都离不开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要想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就必须加强对人才队伍的重视程度。首先,从聘用环节开始,就要严格人才的选拔程序,招收具有专业素质和较高文化水平的财务人员与管理人员,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人员匹配,尽可能地保障人员能够更好地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于一些具有较高水准的人才,单位要尽量提出更高的条件进行聘请,通过高水平人才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团队素质。其次,要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制定好相关政策维护人才并吸引人才,避免人才流失,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地开展。最后,无论是上岗前,还是就职后,企业都要组织培训活动,让相关人员学习新知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上岗前进行培训,让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白自身的职责与工作内容,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程序与工作流程,更容易进行工作处理;工作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让员工及时更新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前进,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员工日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这一项活动,采取多种手段丰富学习形式,保证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梅朝春,雷剑.扎实做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7)

[2]李艳波.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