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实现“五育”—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6
/ 2

落实“双减”,实现“五育”—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创新

陈道君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第四中学 610500

摘要:“双减”政策的推行,说明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越来越高,如何在“双减”政策之下,创新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强化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成为了当下化学教师应思索的重要内容。文章围绕“双减”政策浅谈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创新的主要方式,通过总结当下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探析“双减”背景下革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双减;初中;化学教学;创新

前言:抽象性、逻辑性是化学这一学科的主要特点,同时化学还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实践性学科。在初中这一重要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尚未形成较为全面的学习思维,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知革新、转化,一味使用传统应试教学法,就会打消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态度,这和化学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背道而驰,于学生今后发展也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故此,在开展初中阶段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双减”政策为基础,弱化学生课后课业负担,通过课上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在充满趣味与探索性的化学海洋中吸收知识,以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一、初中阶段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综合分析当下初中阶段化学课堂现状可以发现,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学生无法深入探究化学知识、化学教学与当下教育理念以及教育需求不符是影响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原因。下文内容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虽然新课标已经在我国教学工作中推行多时,但仍有一些教师未抛弃原有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应试教学法已不能适应当下教学状况,一味的知识灌输只会适得其反,减低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法运用自身掌握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课堂所讲内容,进而便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方式缺乏新意、课程内容枯燥乏味过于单一,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次,学生欠缺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化学课程是以我国初中阶段为基础的课程内容,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小学中从未接触过化学知识,在刚刚接触这一门新课程时,便会因为自身知识体系不足、无法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丧失学习化学学科的自信心。缺乏整体、统一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学生便无法对化学教材以及课堂中的知识进行深入探析,进而便会影响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在这种背景之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久而久之便会失去自主思考与探究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退。

最后,化学教学与当下教育理念以及教学需求不相符。在我国教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强化学生知识技能、强调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1]。在“双减”政策中也明确提出,应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确保学生全面性成长。但就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大部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都与新课标以及“双减”政策背道而驰,这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最终效果。

二、双减背景下创新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革新化学课堂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活动推行进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清楚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通过正向引导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课堂环境之中,以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阶段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好奇心,设计趣味性教学环节,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拟定可行性教学策略,以此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时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教学,推动教学进度的顺利前行。例如,可以将学生按照知识掌握情况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以及作业内容,并制定合理的评测标准,推动班级学生共同发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力度[2]

(二)革新化学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初中阶段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探究以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开展初中阶段化学课程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实际内容,挑选恰当可行的教学方案,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小组合作探究法是当下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在巩固学生掌握知识、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小组探究活动时,可以利用该种方式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流程的掌握力度,让学生在自行练习中消化所学知识。情境教学法也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到学习环境中。

(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能力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毫无乐趣的课堂氛围会使得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大打折扣,故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引导作用,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趣味体位、巧设问题等多种方式为课堂增加趣味,避免出现单一枯燥的课程内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课件以及趣味性的实验展示,将理论与实际相融合,让学生了解生活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在课堂上,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位置,通过塑造平等的教师形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打消师生之间隔阂。例如可以借助相互探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挖掘问题背后的知识,耐心的为学生解答困惑,通过一同探讨、一起解答探寻正确答案,让学生回归到课堂的主体位置[5]

结语:在双减背景之下,教师若想全面对化学课堂进行创新,就应从自身观念入手,正视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开发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此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季冬.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董洪材.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贾萍萍. 核心素养下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4]王淼. 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解决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