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流程视角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2

基于全流程视角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张茜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南通市,邮政编码226006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采购量越来越大。结合政府采购工作实务,理性分析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困境,从购前、购中和购后的全流程视角,研究探索政府采购管理的优化对策,即从制度层面强化内部控制、从管理层面强化责任担当,从人员层面强化队伍建设,以期更好地落实政府采购主体责任,提高采购效益。

关键词:全流程视角;政府采购;管理模式

引言

全流程视角下,政府采购主要是以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满足师生需求的服务为目标,依据法律规定范畴内的集中采购目录、限额标准,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行为,具有采购对象广泛、资金来源公共、采购过程单向的特征。

1分析政府采购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1.1采购价格出现虚高

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对价格有明确的管控,由于政府采购数额巨大,其价格可能低于市场平均价格。与此同时,采购价格还需满足政府所提出的实际要求,其产品的质量、服务等都应满足需要。然而,对当前的政府采购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产品的采购价格偏高,等同于市场价格甚至高于市场价格,采购的商品质量也有未达到标准的情况。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为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的欠缺,监督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因此,采购的产品无法达到政府规定的要求。

1.2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政府在开展采购工作过程中,需要建立评审专家团队,以彰显政府采购团队的专业性。然而,专家团队在评审过程中,由于专业性的不足,经常出现相应的问题,导致政府在采购过程中管理问题时常出现,需要针对此项问题,全面提升评审人员的专业性。首先,政府部门在人才引进方面引进的专家数量较少,其专业构成也缺乏合理性,无法促进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专家间的综合水平有所差异,甚至部分专家缺乏关于采购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知识,不了解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无法在采购前期准备工作、采购实施及项目验收过程中给予准确的意见指导。

1.3缺乏高对称性的采购信息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但与政府采购管理相关的信息技术仍缺乏专业性和完善性,政府采购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商品信息,如果采购单位无法及时掌握此方面的信息,就会导致在采购一些技术性设备过程中受到局限。例如,采购人员在对其所采购设备信息、技术等进行基础的了解后开展谈判工作,但供应商却对此设备十分了解,导致采购人员在谈判过程中处于劣势,无法进行合理的谈判与采购,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充分了解采购产品的专业信息以及自身拥有良好的谈判能力。

2政府采购方式及流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可知,政府采购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或者其他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采购方式。其中在公开招标时,政府需要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时间、地点,经过主持开标会、宣布投标截止时间已到、宣读开标大会纪律、现场监督开标过程、由监督者确认并当众拆封招标文件同时唱标、在开标记录表上记录唱标内容以及由记录人、投标人代表、唱标人与有关人员签字等几个环节;而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分别需要从有限范围供应商处、唯一供应商处依据原有采购项目、服务配套要求进行采购;竞争性谈判需要在招标后无供应商投标、无法事先计算价格总额、招标所需时长无法满足用户紧急需要、无合格标的且重新招标没有成立时展开;询价的流程为成立询价小组、确认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询价、确认成交供应商。政府政府采购活动从发起到结束,涉及到决策、执行、管理、使用、监督五大职能层面,全流程包括项目申报—可行性论证(进口论证)—立项审批—经费审核—采购方式审批—采购文件撰写定稿—发布公告—组织招标采购(开标、评标、定标)—结果公示—合同审核签订—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资产入库—审计付款—资料归档,共十五个环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购前阶段(项目申报—可行性论证—立项审批—经费审核—采购方式审批)、购中阶段(采购文件撰写定稿—发布公告—组织招标采购—结果公示),购后阶段(合同审核签订—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资产入库—审计付款—资料归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采购活动停滞不前或采购项目终止。

3基于全流程视角下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3.1加强采购预算管理

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政策的不断推陈出新,其科学性、规则性和严肃性也在不断提升,逐渐暴露出了预算管理环节的一些问题。一是采购人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不重视。由于对政府采购预算工作的认识不足以及知识储备不足,一些明显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内容却没有申报政府采购预算,脱离了政府采购管理范畴。二是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脱节,缺乏约束性。存在未按预算管理要求将采购项目编入部门预算;漏编、超采或“空头”采购;对采购项目没有科学的认识,不进行充分市场调研,金额过高或过低;不从实际需求出发或“捆绑”使用一个预算项目等问题,致使预算约束力不强,难于操作。三是预算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包括有些单位采购预算编制内部监督机制缺乏,组织机构架设不合理、预算编制人员对政策理解不够以及未实现管采分离等问题。

3.2明确项目采购需求

制定采购需求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重要一环。2021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采购主体、采购需求的范围、采购实施计划、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政府采购执行过程就是将采购需求转化为合同、继而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办法》从源头解决了采购需求不规范的问题。一是首次明确具体的采购需求内容。随着采购需求标准化要求的进一步明晰,采购文件等也将更为规范。二是规范应当开展需求调查的范围以及具体内容。采购需求调查应当通过咨询、论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标的行业进行充分了解和把握,从源头上解决采购需求不规范的问题,这是采购趋于专业化的重要成果。三是严格依据采购需求的具体情况编制采购实施计划。采购人应当根据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采购需求特点对采购合同的订立和管理作出安排。其中,履约验收方案要明确、具体、客观、可量化,还应当在合同中约定,验收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告。

3.3做好采购意向公开

2020年3月,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下称《通知》),明确了采购意向公开的具体要求,并提出推进采购意向公开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从时间要求上看,政府采购意向公开要求采购人更早开展项目立项和需求调研等工作。按照《通知》规定,“采购意向公开时间应当尽量提前,原则上不得晚于采购活动开始前30日”,需要采购人提前对项目的预算、采购需求进行规划和调研,也能给予供应商更早了解采购需求的时间,保障各供应商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提升采购绩效,防范抑制腐败。

结语

综上所述,全流程视角下的政府采购管理涉及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等多种类型,流程复杂,程序繁多,隐藏着诸多不可控风险因子。因此,应从整个政府采购流程入手,剖析现存薄弱问题及产生源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府采购管理方案及内部控制环境优化对策,保证政府采购活动的高效、经济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新形势下政府采购走向分析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11):125-128.

[2]高博.纪检监察视角下的政府采购监督问题研究[J].招标与投标,2018,(10):23-25.

[5]何志均,刘智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人文价值链融合与大众认同机制的构建[J].特区经济,2018,(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