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变革下城乡规划学科内涵再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2

国土空间规划变革下城乡规划学科内涵再认识

李梅子

610121198601220525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为全面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质量,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指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知识体系有待完善,教学实践存在局限性。提出了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策略:结合行业需求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育综合性,通过科研训练优化实践环节,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整城乡规划,以助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学科内涵

引言

从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乡村振兴战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面临着复杂的现状和巨大的挑战。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规划先行”成为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所秉持的科学发展理念。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再到“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从注重土地空间资源的布局建设到多维度国土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空间由平面到立体,规划对象也由各自为政的单一元素转变为“山水林田湖草”统筹考虑的生命共同体。将对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区别;而在国土空间规划出现之后,从政策法规、实践许可到监督检查,如何让规划切实落地,真正做到指导国家空间发展,造福社会与百姓,也是本文的关注所在。

1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1构建丰富的城乡规划知识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人才需要掌握多元化的城乡建设知识,城乡规划工作开展应以物质空间为核心,实现对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建设理念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需要以多学科复合型为主,丰富城乡规划专业的主要内涵,坚持以点到面的培养方式,建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城乡规划战略实施涉及的专业内容越来越丰富,为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融入现代化改革措施,要做好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国土空间规划对象为国家的山水林田等自然区域,因此,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要掌握自然生态和天然资源等专业知识内容,拓展全新的学习领域。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规划、城乡规划、区域规划等众多规划内容的有效融合,需要充分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建设情况,在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过程中,调整多项专业知识的比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要从城乡到国土对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文理念、生态文明、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专业人才要明确城乡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分析其具有的应用成效,强化传统设计理念,转变多年来城乡规划的空心化发展趋势,通过调整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比重,满足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

1.2社会逻辑:学科演进的外生推力

在社会逻辑下,学科建设要重视应用价值,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外部环境的演化,推动学科的发展与演进。城乡规划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发源于对空间规划实践的总结,其核心理论又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提炼与总结推动学科不断发展,如从早期为城市工业项目落地提供建设支撑,到城乡一体化时期作为协调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手段和依据,再到空间治理现代化时期作为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与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同时,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空间规划实践从单一向多维目标转型,从最初单一产业空间视角的工业建设落地,到城乡建设空间视角的综合部署,再到从更为综合的全域空间视角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战略的谋划,不断充实和完善学科知识,推动着学科理论的前进与演化,为空间规划实践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建议。因此,空间规划实践是城乡规划学科演进的外生推力,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基础框架,而学科理论又通过实践得到了检验,实现了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

1.3规则体系的重塑

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核心集中在空间规划规则体系的重塑上。针对原先“多规并行”“政出多门”“规划打架”等问题,从“多规合一”试点改革到部门重组牵头新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实现空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除了需要解决或规避原有规划体系的问题,还提出了“能用、管用、好用”的更高要求。其中,“能用”强调规划的合法性,即规划需符合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突出底线思维,满足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需求;“管用”强调规划的有效性,即以问题为导向发挥规划的工具理性,既能有效引导空间发展方向,又能有效解决空间配置矛盾,满足规划的社会实践属性需求;“好用”强调规划的能效性,即以提升空间价值和使用效益的“空间赋能”为目标,实现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的最优能效,发挥规划的价值理性,满足规划的空间品质属性需求。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策略

2.1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育综合性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需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城乡规划的综合性,从中提取城乡规划专业的主要教育目标,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采用科创竞赛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利用经济、地理、社会等科研力量,创新传统的教学体系,根据新工科的主要特点,保证城乡规划专业内容的科学严谨性。采用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分析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人文情怀,运用实践发展思维进行城乡空间设计,采用全新的科技规划方案,提高专业人才的时代引领性。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将大数据应用于城乡规划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认识,满足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设计要求。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仍有小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未达到相关标准。这一小部分的农村限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政府要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就必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填补部分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漏洞。城乡规划建设的关键是连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通,加大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融入共享发展的理念,使生产要素能够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科学合理地进行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重点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能够满足国家发展需求,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政府要以城市及农村的基本发展状况为基础进行统筹规划。尽管因为经济发展及农村居民生活要求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农村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农村基础设施。但是从全局上来讲,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标准会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造成一定影响,延缓城乡融合速度。因此,政府需要对基础设计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规划。但是考虑到我国地域比较庞大,不同地区的基础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能力都存在一定区别,所以规划建设需要以一个区或是一个县为整体,进行道路、网络、通信、交通及水电建设,尽可能保证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保持在同一标准。

结语

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从来不是单独的两个个体,国土空间对城乡区域的包涵让城乡规划的发展拥有了更高的维度与更多的可能性。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变,让我们对规划这门学科也有了更为广阔的认知:如果说之前我们的目光在“人”,那么现在我们将对“自然”赋予更多的关注。本文浅谈对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变化发展展开一些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发展利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征学,祁帆.从土地用途管制到空间用途管制: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2018(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