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分析

王,东

咸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使小城镇原来的秩序和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到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十九大提出的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加快小城镇规划设计,对实现乡村振兴及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可持续发展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理论

1.1循环经济发展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遵循“3R”原则,也就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量,用少量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从而减少废物的产量,而不是传统的废物处理后再处理的治理模式,要求从生产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1]。商品在包装过程中要尽量简单,减少消费环节的环境污染;“再利用原则”要求生产要素可以多次使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活中,物品出现损坏时需要及时维修,而不是直接报废,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资源化原则”要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再次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将废物再次进行生产加工,转变为新的产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小城镇生态规划设计,可以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比如将农业秸秆、粪便等转化为生物质能,可用于发电、供热。

1.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提出的必须研究自然、社会、生态、经济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十五大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列入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十六大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利益,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既满足现代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又不会对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造成危害,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大气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小城镇规划提供了新的理念,要求小城镇的发展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需要调整小城镇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降低区域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小城镇规划理论的应用

2.1小城镇规划建设目标

近年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开展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产业专业为抓手,立足自然、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实际情况,积极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将打造成为生态小城镇。第一,根据历史特点、区位条件、发展现状,协调与周围地区的关系,将打造成为汨罗市主城区空间整体协调的一部分。第二,以汨罗工业园为载体,打造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建设再生塑料产业园,完善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加快水环境整治,整修汨罗两侧的排水设施,疏通河塘沟渠,解决河道陈年垃圾问题,改善汨罗江水质。第四,加快生态社区的建设,完善镇区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5]。

2.2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2.2.1生态功能区划分

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自然环境的状态,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规划时可依据生态功能区的地貌、气候环境、水文条件、土壤和动植物群落等信息。在规划生态功能区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小城镇自然环境的客观属性,而且要考虑当地的产业特征、交通区位、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合理划分。综合以上情况,将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农田区、生态林业区和生态工业区。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区主要作为全镇的商业贸易、居民生活、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文化中心,是小城镇的中心区域;引用水源保护区主要为全镇居民生活提供合格的饮用水,所以要做好汨罗江水源的保护工作,以保护全镇居民饮用水源区域的生态环境,确保饮用水的安全;生态农田区主要是小城镇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的农业生产区,可满足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区主要是对林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提高当地森林的覆盖面积,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业经济作物,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区主要是小城镇工业发展区域,通过完善工业基础设施,并根据当地可再生回收利用行业的优势,以工业园区为产业中心,聚集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2.2.2生态产业规划

根据可持续发展、环境承载力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规划农业及工业生产,将小镇的团山村、丛羊村、八里村、新桥村等区域规划为东部粮食、蔬菜、畜牧生态农业区,充分利用土壤、太阳能、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粮食、蔬菜、畜牧养殖产业。将粮食收获后的秸秆、树枝培养为食用菌,或加工用于养殖业,牲畜产生的粪便、人粪经过沼气池发酵后转变为沼气用于村民的日常生活,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腐熟后可直接用于农作物生产的有机肥,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现农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将本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由于西部地势比较高,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发达,因此,可发展生态林业、果业、种植业。山顶主要种植生态林,大力发展林草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区空间;山腰发展果林经济,种植橘树、桃树等果树;山底的地势平坦,主要以水稻种植业为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林业、果业、种植业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2.2.3乡村振兴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小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水规划、大气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个部分。水规划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各个方面的合理配置,将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商业用水进行清污分流,以保障汨罗江饮用水的安全。将地下水、优质水源用于居民生活用水以及淡水养殖业,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市政生产、园林绿化、农业灌溉等方面。根据水资源的规划,要进一步硬化城区地面,避免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流入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在城镇道路的人行道、居民区铺设生态地面,通过透水性地砖、细碎鹅卵石,可以避免雨后雨水渗透到地表土壤,并将其引入到绿化道两边,提供水资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要根据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建设污水处理厂,而且可以集中处理工业污水;对大气综合环境进行治理,是为了减少小城镇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并通过使用天然气、生物质燃气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来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硫化物等有害气体。

3结语

小城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环境承载力等理念运用于小城镇规划设计环节,在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涛,王妍琳.探究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7):41-41.

[2]张小斌,史东娜.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进展及管理措施分析[J].山东化工,2020,49(12):221-223.

[3]耿秀华,陆志家.小城镇规划方案及案例分析[J].区域治理,2018(45):13-14.

[4]马皓伟.小城镇生态规划建设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275.

[5]蒯文玲.试论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应用[J].低碳世界,2016(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