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探讨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

刘传秋,杨旸

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管理水平,要积极整合具体的管理方案,发挥防治技术的优势作用,全面提升地质灾害控制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和谐统一。本文介绍了地质灾害的分类和临灾判据,并着重探讨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地质灾害;临灾判据;防治技术

    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地质灾害成为了影响野外工程项目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要整合具体的管理机制和防治措施,避免大规模灾害问题的发生。

一、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指的就是自然变异或者是人为作用造成的地质环境、地质体变化情况,一旦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岩爆等,另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土地冻融等缓慢变化的现象也被归为地质灾害[1]。要结合不同地质灾害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具体的分类见表1。

表1 地质灾害分类

序号

分类依据

分类内容

1

按成因

自然地质灾害(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

人为地质灾害(人为作用诱发地质灾害)

2

按地质环境或地质变化

突发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缓变性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

3

按发生区域地理或地貌

山地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

平原地质灾害(地面沉降等)

二、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为保证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在地质灾害临灾判定工作中,要结合地质灾害的情况对主要控制要素予以合理性确定。本文以较为常见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例。

(一)滑坡临灾管理

相关部门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坡体出现了连续性贯通拉裂变形破坏迹象,或者是山体结构的前缘出现了垮塌问题,并伴有渗冒浑水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地面位移监测工作和深部位移监测工作中发现变形速率较快,坡体异常声响明显,都是对滑坡问题的预警。

(二)崩塌临灾管理

针对出现暴雨气象条件出现或者是地质灾害预报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都存在崩塌的可能性,一旦坡体控制结构面扩张明显且出现了变形破坏,都表示出现崩塌灾害问题的几率增加。

(三)泥石流临灾管理

在暴雨气象条件出现或者是地质灾害预报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泥石流发生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并且,雨情监测工作中发现达到泥石流雨量时,表示区域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几率随之增加。

另外,在对沟谷水流情况进行实时性监测的过程中,沟谷出现了不正常的断流或者是阵流现象,尤其是在暴雨条件下的沟谷,此时就说明上游区域可能已经出现了崩塌、滑坡等问题,堵断沟谷,造成溃决型泥石流。

综上所述,要全面评估地质灾害可能出现的场景和地质环境,全面提高对地质灾害预测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从而结合临灾判据更好地规避地质灾害问题,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因素[2]

三、地质灾害治理技术

    在地质灾害实时性管控工作中,要充分践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灾害产生的影响。为了保证灾害防治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具体作业。

(一)抗滑桩防治滑坡

近几年,多数地区在防治滑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均采用抗滑桩结构设施,不仅具有施工便捷性高且工期稳定的特点,其能有效节省资源和材料,对滑坡体产生的扰动较小[3]。一般是在滑坡体破碎或者是滑坡床较为坚硬的区域,采取钻孔灌注桩的方式或者是钢管桩加固的方式,有效实现加固作业。

正是因为抗滑桩是借助桩体深入滑坡床岩体固定深度获取桩结构抗倾覆力的方式避免滑坡体下滑,所以,要结合整体布局结构有效控制桩体的刚度和埋置的深度。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抗滑桩能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就要利用截面为方形或者是圆形的钢筋混凝土桩完成作业,平面位置按照梅花形予以布置,间隔控制在3m到5m之间,深入到滑动面以下就能完成岩土体的固定工作。

(二)抗滑键治理岩质滑坡

在滑动面较为清晰且单一的岩质滑坡和危岩区域,应用抗滑键能有效提升安全性,若是滑动面存在不清晰的问题,或者是非单一滑动面一般部采取这种处理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抗滑键能直接沿着滑动区域或者是软弱层完成打洞作业,确保钻孔内盲桩设计的合理性,并利用承重抗滑键最大程度上提高采空区等范围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

(三)预应力锚索

近几年,预应力锚索和锚杆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能应用在滑坡、危岩或者是高边坡区域治理工作中,能维持永久性加固工程的控制效果,还能保证施工现场临时性加固工程单元的安全性[4]

一方面,在实际技术应用环节中,要利用金属锚杆和钢缆等结构完成初步的搭建工作,借助增加软弱面的方式,就能有效提升法向压力的控制效果,提升结构抗滑水平,为坡体稳定性的优化予以保障。

另一方面,技术还能实现永久加固作业等,要结合周围环境要求,尽量应用在最高洪水位以上。

(四)挡墙

对于支挡工程项目而言,挡墙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实时性管控的效果,一般会应用在规模较小且剩余推力较小的滑坡支挡作业中。若是按照挡墙墙体材料的差异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干砌石挡墙结构、浆砌石挡墙结构、素混凝土挡墙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等。若是按照挡墙墙体的结构差异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重力挡墙和悬臂式挡墙。

因为挡墙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借助其重量和底面摩擦力对滑坡体下滑推力予以抵挡,从而维持整体挡墙处理效果的规范性。为避免挡墙受到阻水效应增加推力,要结合挡墙结构的实际情况,设置对应数量的排水孔,或者是搭建盲沟等辅助措施[5]

(五)阻排水工程

主要是针对土质滑坡开展的处理工艺,一般分为地表阻排水工程和地下阻排水工程。

1.地表阻排水工程

是针对地面透水性墙且地形相对较为低洼区域进行地质灾害治理的关键手段,在降雨情况下,滑坡上缘的截水沟就能发挥作用,有效阻挡滑坡外地表径流产生的影响,并且,滑坡体内排水沟还能有效实现径流的快速排空,减少雨水入渗造成的影响。

2.地下阻排水工程

主要的方式就是设置排水孔、排水平洞、阻水帷幕等基础辅助设施,能有效实现地下水处理的同时,维持整体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利用削坡减载治理崩塌滑坡、护坡处理等方案也能有效维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提升整体控制效果,表面地质灾害产生的安全隐患[6]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提升我国地质灾害管理和防治水平,就要践行全过程管理原则,,发挥相应技术的优势作用,打造更加可控合理的现场管理平台,实现有的放矢地协调管控目标,结合地质灾害的情况和临灾判据维持具体技术的应用效能,改良地质土相关情况,为地质灾害管控工作全面优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洪沛.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展望[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4):188-190.

[2]王明旭,徐黎,文海霞,等. 基于分形理论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群测群防模式优化[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20,49(12):46-48,52.

[3]张博.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解决办法[J]. 江西建材,2021(11):330,332,334.

[4]王兆丰,肖建兵,段君君,等. 新形势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矿业,2019,28(4):31-33,43.

[5]张磊,陈张建,黄丽.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0,31(2):102-110.

[6]罗鹏,潘峰.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体系构建[J]. 中国科技投资,2020(2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