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致因以及规避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建筑安全事故致因以及规避路径分析

何晖

珠海市金湾区建设工程安全事务中心 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摘要:文章以建筑安全事故致因以及规避路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建筑安全事故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随后探讨了建筑安全事故致因理论,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建筑安全事故规避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致因理论;规避路径

前言:一旦发生严重的建筑安全事故,除了会导致停工,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外,还会危及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要对建筑安全事故致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一些理论,还应从现实出发,加强对建筑安全事故规避路径的分析,这对保障建筑安全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筑安全事故特征分析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特征包括以下三点:(1)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由于很多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多变,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受人为施工违章原因影响,由此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容易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出现人员伤亡[1]。(2)建筑安全事故防范难度较大。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存在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比如气候条件因素、施工环境因素、人为操作失误因素等。上述这些因素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很容易埋下一些施工安全风险隐患,因此实际防范规避各种建筑安全事故的难度较大。(3)建筑安全事故内容相对固定。从以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来看,事故内容相对固定,变化不大,常见的安全事故内容包括:高空作业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等。这为后续建筑安全事故规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建筑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最早由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该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围绕事故连锁发生过程,确定了五A 、B、C、D、E 个因素。它们分别代表:A(血统与社会环境)、B(个人缺点)、C(不安全行为或机械及物质危害)、D(意外事故)、E(伤害)。海因里希将这些因素形容成五张多米诺骨牌,按照字母顺序,彼此相继碰,最终会引发建筑安全事故[3]。该理论认为,安全事故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相关影响因素相继发生而造成。单独某个因素出现,并不能直接造成事故伤害。因此在安全事故预防中,只需要消除某个因素发生,即可中断连锁反应,避免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该理论又被形象地称之为“骨牌理论”。

(二)迹交交叉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学者约翰逊与斯奇巴研究提出,他们认为,在安全事故出现时,必然是因为人的行为失误与物的危险状态直接联系在一起。如果仅仅是单独的人的失误,并不能引发安全事故。人的失误行为会进一步加强物的危险状态,同时物的危险状态也会诱使人出现危险失误行为。一旦上述两种因素出现了关联与交叉,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该理论的存在,详细地向人们展示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经过,同时也为后续的安全事故预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即尽量避免让人的不安全行为发展途径与物的危险状态发展途径产生交叉。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吉布森与哈登共同提出,他们认为工业生产过程包括了各种能量交换。比如化学能、电能、核能、动能等相互转换。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会结合人们的需要,有目的做功,并最终完成相应的生产活动。一旦能量失控或暴露,将会引发安全事故。对任意一种能量形式而言,本身针对个体都有一个对应的安全极限值,一旦超出了这种安全极值,并且恰好合体与之接触,超负荷的能量便会直接释放到人体,由此产生安全事故伤害,造成人员伤亡。

三、建筑安全事故规避路径

(一)应用安全风险评价技术,合理规避安全事故风险

为提升建筑安全事故规避效果,首先应做好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应用“LEC安全评价管理方法”。这种施工安全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危险性大小,完成对整体施工安全半定量评价。在实际进行施工安全评价计算时,主要涉及三大计算内容:(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2)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3)事故发生损害程度C。而最终将上述三大因素相乘,即可得到建筑施工安全危险性评价D。D值越大,表明施工作业危险性越高,越容易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经验,按照不同等级,做好L、E、C合理赋值。最后,再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性评价D计算,结合D值的大小,划分该隐患的危险等级。不同施工安全危险性评价D数值所代表的安全等级如表1所示。

表1:建筑安全风险评价中D值代表的安全等级

D值

D值代表风险程度

D值代表的安全等级

<20

危险性极小,可以接受

5级

20-70

存在危险,值得关注

4级

70-160

很危险,需要整改

3级

160-320

非常危险,立即整改

2级

>320

极度危险,立即停工

1级

(二)落实精细化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立足施工现场,加强建筑安全精细化管理,可有效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相关管理措施的实施,应注重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施工进场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防护。比如需要穿戴整齐工作服、劳保鞋、佩戴安全帽等。在此基础上,还应从细节出发,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道路设计,要求符合行车要求。如果施工场地较大,且存在来往车辆频繁地交叉路口,应派遣专人负责进行交通指挥,防止发生车祸碰撞事故。其次,在一些施工现场危险地段,要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

[3]。最后,结合专项施工内容,落实安全精细化管理。以脚手架施工为例:(1)明确脚手架搭设安全注意事项。在搭设前,注意设置警戒范围与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搭设时,禁止非操作人员或地面施工人员在搭设区域内活动。(2)保障脚手架搭建施工安全。为保障脚手架搭设稳固性,应将扣件拧紧,拧紧程序适当,紧固力在45~55N.m范围内。当搭设高度超过2m时,注意佩挂安全带,避免出现高空坠落问题。(3)保障脚手架拆除安全。在拆架过程中,注意不中途换人,如因为种种原因影响,必须换人,注意要将先进行拆除技术交底,确保替换的人员充分了解现场情况后,方可换人。

(三)立足施工现场,落实三防管理

首先是防火安全精细化管理。(1)在施工现场,要求安全人员全面负责防火安全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火灾隐患检查,不留死角,将火灾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2)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防火检查制度,在规范制度引导下,规范落实火灾隐患检查措施,及时消除隐患。(3)一旦施工现场发生火警警情,应立即上报消防紧急救援部门,并自发组织力量扑救。

其次是防盗安全精细化管理。(1)对建筑工程相关施工建设主体,应积极落实法制教育培训工作,从而提高防盗安全意识,规范其行为,杜绝盗窃现象发生。(2)在施工现场,设置完善的防盗监控设置,加强防盗监控力度,防患于未然,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3)立足施工现场,进一步加强巡检力度,派遣夜间值班巡逻人员,防止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被盗。

最后是防触电安全精细化管理。(1)加强对起重机与电力线距离的控制,起重机任何部位及与电线最小水平距离应高于2m。(2)加强机械管理,各种机械防护罩套,接地接零,加强插座、插头等用电装置管理,避免出现短路问题。(3)加强对现场电力线路检查,禁止出现乱接线、短路等安全问题。

总结: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安全事故较为常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应对事故致因理论有所了解,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特征,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建设安全事故,更好地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提升建筑和建设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伟、陈辽原、薛楠楠、赵挺生.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体系与统计回归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20, 34(4):69-70.

[2]张虎伟.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 18(5):19-20.

[3]周海丰. 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建筑技术研究, 2021, 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