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EPC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装配式建筑EPC管理模式研究

李腾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河北省 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由于其在工期和造价方面的诸多优势,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常态。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技术也逐渐跟上了当前的发展步伐。但在管理上还需加大力度,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也迅速普及,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与当前先进的BIM技术的高效集成,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更加高效。对此,本文探讨了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总承包;管理模式

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受外界气候因素干扰少、人力资源投入少、建筑质量保证系数高等特点,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难以确定责任主体,关联方合同关系复杂,给质量控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现代信息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效果显着。

1、装配式建筑的内容

1.1装配式建筑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构件的预制和现场组装来完成相应的建设目标。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在构件预制过程中往往包含多种施工方法。例如,块、板、盒和其他组件是很常见的。装配式建筑作为工程领域非常有效的建筑形式,在当前和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中,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

1.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

装配式建筑是在传统建筑形式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满足了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发展需求。预制建筑出现在1960年代。随着工程技术的逐步进步,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迎来了新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出现的初期,专业人士认为,房屋建筑的建造可以与工业发展相结合,实现装配式生产。这种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还可以缩短工程周期,提高工程效率。

1.3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是装配式构件在制造车间的生产加工,其次是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组装。与常规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项目包括钢结构建筑、混凝土建筑和组合结构建筑。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还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中国污染物的排放推动了整个建筑业的现代化。在装配式建筑的实施中,由于施工技术和工艺的特殊性,避免了各种施工作业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此外,由于所有预制构件均在专门的生产车间完成后运至现场,因此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相对较小,项目建设的环保性较高。更高的工程效率。

2、EPC管理模式

EPC是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Engineering代表工程,工作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还包括整个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施工组织管理;采购代表采购,包括建筑设备材料、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施工代表施工,包括技术培训、施工、安装。EPC模式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施全过程或几个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负责。

3、EPC模式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

3.1人为因素

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低,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不够。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非常重要。,要深入讲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涉及特殊操作。现场人员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必须定期对现场员工进行身体检查,确保现场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进入现场的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有效避免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

3.2连接和精度问题

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各种构件都需要严格按照图纸制定,因此对构件的尺寸要求非常高。如果尺寸控制不到位,在后续的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部件闭合不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注浆作业过程中,从外观上看不出管道内部状况,控制难度大,可能会导致预制构件搭接和现浇荷载出现问题——轴承结构,导致偏差。填充的饱满度也难以准确估计,导致连接质量达不到要求。在纵向连接的墙板方面,确定灌浆质量的标志是浇筑的混凝土从板顶部的孔中顺利流出。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灌浆孔被堵死。同时,在套筒的安装过程中,位置偏差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有偏斜,可插入钢筋;如果偏差过大,则无法进行钢筋插入作业,即使采取补救措施,也达不到设计标准,可能涉及返工和维修,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4、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构建

4.1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是装配式工程正式实施的标志,也为后续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效率。这个阶段也是初始阶段,设计占主导地位。此外,现阶段的主要管理者包括项目的业主和总承包商。这两个部分负责管理不同的内容。业主负责对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确定关键环节;总承包单位负责协调各单位,既要保证设计单位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身能力,又要吸收施工人员和生产人员对工程提出的合理建议,保证工程的合理性。设计,避免后期设计变更。

4.2精益成本管理思想

精益思想就是通过标准化的导入实现过程化的控制,从而避免无效劳动和浪费。193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在近20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建立了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澳大利亚JenningsConstructionCompany与丰田基本同时将精益思想应用于工程施工管理,依托先进的精益施工管理模式,从一家小型房屋建筑公司迅速成长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房屋建筑公司之一。精益成本管理是精益思想在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其本质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追求成本最低。与传统成本管理理念相比,精益成本管理理念更先进,方法更全面,更注重全过程成本管理。

4.3创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后,应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这样,将为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准备和支持。一是要对建筑技术设计流程进行重点创新和发展,形成技术集成体系,对技术标准进行新的升级和完善。二是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主要是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人才。这将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其技术进行全面优化升级。

4.4建设阶段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与传统现浇建筑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装配式构件的吊装和固定,以及装配式构件装配部位的现场混凝土浇筑和加固。与以往相比,施工现场大大减少了湿作业量,从而节约了水、电等资源。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施工现场扬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装配式施工方式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方案相对复杂,机械操作和部件定位也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在施工现场提供专门的机械操作人员,对这些人员有严格的要求。,需要专业,能熟练操作设备,同时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要现场指导,减少甚至避免可能的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EPC模式进行装配式建筑管理,一方面可以转变建筑施工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各部门形成合力。过程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工作环节的协调和组织,可以显着提高装配效率,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赵雪飞,张炳瑞.某装配式建筑抗震设计及BIM技术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2019,41(2):10.

[2]陈玉宇,赖源,周欣,等.基于BIM交互系统的设计-建造周期EPC项目创新管理[J].建筑技术,2020(S01):4.

[3]谭广文,叶峰,陆秉寒,等.景观工程EPC模式下总承包商的风险与控制——以深圳前海环境与绿化双提升工程为例[J].中国风景园林,2020,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