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循证护理在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分析

孙晓悦 ,魏会斌 ,宋昱娇 ,通讯作者:刘敏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病死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也增加护理工作量。循证护理核心是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循证护理在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

引言

压力性损伤(PI)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因长期或强烈压力[包括压力联合剪切力和(或)摩擦力]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有文献报道,医院人群中PI的患病率为6%~23%。老年人是PI的高危人群,年龄越大,发生PI的可能性越大。对于老年病人,早期识别PI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PI的发生十分重要。

1ICU患者PI的影响因素

使用带有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导管,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但具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管导管,管腔比同型号的气管导管粗,口唇黏膜承受压力较大,更易发生PI,因此应釆取措施预防气管插管相关性PI的发生1。留置人工气道所使用的固定带为棉带,当患者活动时对局部皮肤产生较大摩擦力,易致口唇及颈部皮肤PI。气管插管后需要用牙垫固定,防止患者把导管咬坏,但牙垫质料较硬,易对患者口唇部PI。导管的质料和柔韧度性能良好,相关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不高。气管导管及其系带对接触部位造成的压力是引起PI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改变气管插管的固定方式及固定器材,能预防留置人工气道相关性PI的发生。改进经鼻气管插管设计,可显著降低鼻部PI发生率。目前留置人工气道通常需要用胶布和寸带固定,而更换气管插管需要移除胶带,移除过快或角度过大都会导致患者皮肤撕裂、剥脱并引起疼痛。用于固定管道部位的胶布,如果粘贴手法不当也可能发生PI。正确粘贴和移除敷贴手法可有效预防皮肤撕裂伤。使用气管插管紧固件固定气管插管可降低包括唇溃疡、面部皮肤撕裂、气管插管移位的发生率。因此,在临床中选择合适的黏胶产品、正确去除及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固定器,均可减少面部及口唇部PI的发生2】

2询证护理在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

(1)提出循证问题,查阅文献,根据循证结果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以压力性损伤的现患率、压疮的防护、压疮护理最新研究、营养支持及疼痛与压疮等作为循证问题,检索国内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小组成员对文献的科学性、结论的可靠性和临床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我们需要的支持依据。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可实现对压力性损伤的专人全程监控。(2)结合最新的《2016版压力性损伤指南》拟定护理干预内容:①危险评估应该在患者人院时执行,并且按照危险程度重复评估,或是当病情有变化时随时复评(C级推荐)。②建议使用一个有效度和信度的危险评估工具(B级推荐)。③评估内源性和外源性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可以被定义为增加发生压力性损伤机会的任何事件或原因(C级推荐)。④采取措施以减少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C级推荐)。⑤定期评估和检查皮肤,每次皮肤评估时都进行局部疼痛的评估。(B级推荐)。⑥考虑在经常受到摩擦力与剪切力影响的骨隆突处(如足跟,骶尾部)使用聚氨酯泡沫敷料预防压疮。(B级推荐)。⑦评估失禁,区分压疮和尿/便失禁造成的潮湿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对于频繁便失禁或尿便失禁的患者,建议使用皮肤保护剂(C级推荐)。⑧当患者入院或转入或每次病情有改变时,应该进行营养评估(C级推荐)3】。(3)临床落实:①由质量改善小组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制定压力性损伤评估、上报、预防、基础处理等相关内容流程图,在科室进行培训及使用。②在护士工作HIS系统中增加营养风险筛查及疼痛评估,结合两项结果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个性化的护理。③利用317护理平台,制作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内容,在全院对住院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推送。④在高发科室建立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专科敏感指标数据监测,将评估的有效率纳入指标监测,护士长可以及时动态的了解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导管理。

3讨论

PI形成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出现持续性缺氧、缺血,血液携带营养供给不足,从而引发组织损伤、坏死,丧失正常功能。摩擦力是指身体重心向反方向移动时对皮肤的牵拉作用。当压力合并摩擦力时,病人的上皮组织缺乏保护性角化,皮肤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增加了PI的发生率。而且老年病人上皮组织更新缓慢、血管增生减慢、皮肤间黏附力降低,皮肤干燥、变薄,更易发生破裂。因此,在对急诊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如挪动病人、擦拭和清洗等基础护理工作时,应做到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拖、拉和推的动作,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使用气垫床、减压贴等,减少摩擦力对皮肤的影响,减少PI的发生。剪切力是指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剪切力有可能导致组织的相对位移,影响皮肤深层部位,使较大范围内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其较垂直的压力更为危险。压力性损伤是共性的护理难题,其院内发生率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重要指标之一。压疮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病死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也增加护理工作量。在进行质量改善时,通过循证护理,能更加规范、有效的解决问题

4】。运用循证护理,将护理活动从被动变为主动,通过积极查阅文献,学习压力性损伤护理新进展,提高护理能力,使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从经验过渡到科学阶段,有效的降低了我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改善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进行分析及规范,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圆圆,刘媛,胡爱玲.基于循证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3):2579-2583.

[2]陈江燕.对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预防其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8):274-276.

[3]李晓华,阿尔达克·夏皮克.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0):123.

[4]张晶,刘莉莉,贾凡,欧冰心.循证护理在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8,4(2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