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牟浩飞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430063

摘要:现如今,我国铁路发展十分迅速,现代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采用站城融合理念,满足铁路枢纽、公路交通、城市轨道、城市公交、城市功能五位一体的要求。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土地集约原则,充分体现便捷高效,绿色生态等要求,各单体工程的功能流线、结构空间、设备通信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减少接口,从而完善城市交通的网络布局。在一体化规划设计的同时考虑各自的独立运营管理,遵循人车分流、流线简洁、以人为本原则。旅客以各种接驳集散换乘,采用立体交通零换乘连接模式,提高旅客的出行舒适便捷性以及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绿色建筑设计;舒适便捷

引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起到关键助推作用,同时,建筑业的发展关乎民生。铁路客运站设计及施工除了具备一般建筑建造要求外,由于其属于公共建筑,承担极大人流通行需求,外加上铁路客运站空间大而复杂,各部位均涉及大量的能耗 。因此,在铁路客运站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概述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随着相关技术标准的提出,在门窗、外墙、新风一体机等各指标上均出现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及技术手段,从而引领了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近些年为了缓解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环境压力,本着碳中和及碳达峰的目标,各地大力推行了装配式建筑实践,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逐渐增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能源的高效利用上具备显著优势,其技术形式及方法较为多样,从应用频率看,自动照明控制系统、温传感器水循环装置、能量再生电机、太阳能屋顶光伏装置、高效冷水机、智能电表、恒温器设置等绿色改造措施较为常见常用。从应用效果看,能耗普遍能够降低30%~40%,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下,建筑物的节能、节水、室内小循环、环保等目标均可实现。

2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铁路枢纽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让绿地向公众开放。综合考虑节能、采光和防止光污染,选用 Low-E 中空玻璃,在保证较好的热工性能的前提下,外表面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 0.20;合理控制夜景照明灯具的眩光值和灯具上射光通比的最大值,避免对行人和行车造成眩光。同时,高架站场线下空间可以设计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私家车停车场等交通配套设施,场地合理设计行人步行道路系统,和场外人行步道系统相连接。综合交通枢纽一般为综合性建筑,主要功能为候车厅、站台和办公区等,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社会免费开放,空调机房等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场地开发遵循低影响开发原则,合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等,这类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以上。室外硬化地面中优先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和透水砖铺装,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70%。场地开发积极响应海绵城市的设计策略,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利用思路,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统筹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采取多种措施规划场地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外排量进行控制:收集和利用场地雨水用作室外绿化浇灌;设置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实现雨水临时积蓄和下渗;设置可渗透硬化路面,实现雨水下渗;设置蓄水池,实现雨水调蓄。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70%以上。种植适应综合交通枢纽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设外窗和玻璃幕墙,要求在后续设计中满足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 35%,玻璃幕墙在行人可活动范围高度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 10%。主要区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冷水(热泵)机组 COP 值应比标准提高 6%,部分区域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和分体式空调,多联机组的 IPLV 值应高于标准要求至16%,分体式空调达到二级能效。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负荷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的有关规定。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空调区域,对空调系统进行分区控制,理选配空调机组台数和容量,IPLV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的规定。空气处理机组采用变频风机,根据室内温度或现场情况调节送风量。本项目全空气系统或风机盘管系统,气流组织上送(散流器或条形风口)上回或侧送上回的方式,全空气系统过渡季节可加大新风节能运行,采用变风道空调器,降低过渡季运行能耗。对建筑安装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对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照明用电等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本工程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站台大厅、车库及走廊等公共区域设集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分回路、分区控制各灯具,节省电能。其他场所如办公室、设备房内的灯光,根据使用功能采用面板开关分组分区就地分散控制。

2.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践行绿色生态的理念,综合交通枢纽所有部位的土建与装修一体化,事先进行孔洞预留的装修面层固定件的预埋,减少设计的反复并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材料消耗,并降低装修成本。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全部采用预拌砂浆,减少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节约能源、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400MPa 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达到总量的85%。装修层面,减少二次装修,尽量暴露结构,展现结构之美,同时节约材料,实现绿色低碳。

2.4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平面、空间应该布局合理,变配电房、水泵房等设备用房位置远离重要功能房间,没有明显的噪声干扰。建筑所处地域周边视野开阔,主要功能房间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没有构筑物或周边建筑造成明显视线干扰。采用高透光率的玻璃,并在屋面合理设置天窗,使候车厅、办公区域等能获得充裕的自然采光。所有设备均能就地启停,方便用户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温度、风速和启停。公共卫生间设低噪音排风机机械排风,利用门及窗自然补风。地下室按防火分区设置排风系统,车库设多个排风兼排烟系统,每个系统设一台排风机,排风机布置在风机房内,车库补风利用车道自然补进或者设置补风机房机械补风。项目在建筑迎风面设置大面积开窗,幕墙部分可以设置多个开启扇,增加进风口,引导来流风进入室内,形成穿堂风,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在站台大厅等人员密集的高大空间公共区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对室内的 CO2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室内 CO2浓度控制新风量,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 CO 浓度监测装置,一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 CO 浓度监测点。

结语

综合交通枢纽设计需要考虑到站房的使用周期寿命及能源消耗需求,结合站房的具体设计方案科学选择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站房的布局设计、日照及通风条件满足、站房暖通系统优化等方面加以完善,从而实现铁路客运站房能源的高效利用及持续节约,实现真正的绿色低碳。

参考文献

[1]陶思宇,冯涛.“站城融合”背景下新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需求预测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40(7):80-85.

[2]李晓华,赵品郎,邓建国,等.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道路交通衔接分析[J].综合运输,2019,41(6):117-120,126.

[3]翟雪婷,王崇杰.夏热冬暖地区被动式节能设计技术应用探究———以2016年国际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会移动的生活”为例[J].建筑节能,2018(9):28-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