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关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

张淑波

吉林省榆树市黑林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省榆树市 130433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不仅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而且也直接决定着其人格塑造与认知发展。尤其就幼儿期的孩子而言,由于其良好行为习惯尚未形成,且具有很强的趋早性、渐进性、反复性,以致做好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便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必然离不开教师、家长的通力协作,以及幼儿园、家庭间的互相配合。可以说,只有以多方的彼此支持、紧密合作为依托,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便会逐步达成。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探究时,应以创设情境、构建活动、优化指导为依托,将与具体教育目标有关的各类任务、项目等,以多种形式迁移至幼儿视觉,对其行为表现、思想认识、情绪状态、心理变化等提供适度指引。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中,逐步获得良好行为习惯的慢慢养成,为其全新认知旅途的开启而提供保证。

关键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思考

关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始终是很多幼教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与关键议题。一方面,良好行为习惯会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另一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在良好行为习惯的驱动下,幼儿各方面行为、表现、能力、素质等自会逐步提高,这不仅可为其未来发展打下扎实根基,而且更利于其综合素养的深层次构建。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时,应以切实了解幼儿的身心特性、认知现状为参考。将具体教育任务、项目、要求等,以最易被幼儿所接受的方式迁移至其视域,来提升其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更好引领幼儿的认知发展需要满足。使幼儿在切实规范自身行为表现,不断改进诸多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慢慢获得认知蜕变,来助推其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使孩子们在慢慢认识良好行为习惯之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切实发展自身各方面能力与素质,使良好行为习惯成为引领其素养塑造的关键与重点。

一、切实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领域,家长的行为、教师的言行等,均起着标杆、指南作用。特别是其行为举止方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以切实发挥好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切入点,将一些基本的教学内容、活动、项目转化为无声无息的引导与帮扶,使孩子们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引下,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的道德品质。一是在平时的教育用语上,应尽量确保其规范性、精准度,以通过教师的针对性示范,来加强对幼儿的礼貌礼仪、言谈举止、行为表现规范。二是多和幼儿进行交流分享,不论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些不良行为的指导上,应和幼儿一起分析其原因,让孩子们明白这样做的坏处,来引发其思想上的警醒,来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每天幼儿入园时,教师应主动和其打招呼,面带微笑,用和蔼的态度,来促进其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此外,对于一些经常犯错误,且行为习惯问题居多的幼儿,则应用包容的态度进行指正,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批评与指责,以慢慢帮助其改进不良表现,让孩子们在充分认识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与家长的指引,逐步提升完善自我,更好发展良好行为习惯。

二、适度构建多元活动项目,来助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虽然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们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很大,但幼儿期孩子显著的身心特性,使得其习惯培养与教育策略的落实,必然离不开辅助性活动的驱动。因此,教师在落实辅助教育活动构建时,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各方面发展诉求,并以此为参考,将与行为习惯养成有关的故事、游戏、场景等迁移至具体教学项目领域,从不同视觉入手,来增强教育与指导策略的延展性,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获得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步养成。例如,在有关谦让行为的教育中,可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为引,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引发其思考,对其思想认识进行洗礼,来加强对其规则意识、纪律意识的培养。而在培养幼儿面对强敌时勇敢、机智、保护弱小的品质过程中,则可融入“老鹰捉小鸡”游戏,在进行责任感培养中,可借助“娃娃家”游戏。而在对幼儿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中,可在其盥洗室内张贴六步洗手法和节约用水的小儿歌等图画,通过环境的浸润,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和节约意识。使孩子们在多元活动的驱动下,切实发展梁海行为习惯,逐步提升完善自我。

三、充分抓好日常教育细节,来引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锻造

由于不同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不同,以致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要抓好细节,且与日常教育活动紧密关联。因此,教师应始终坚持从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点滴着力的方针,将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贯彻至具体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来加强对幼儿的基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等培养。使孩子们在多参与、多实践、多尝试中,慢慢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至对自身不良行为表现的改进。而且,对一些动手能力不足、生活习惯不良、行为表现不佳的幼儿,应加强一些针对性训练,多为其创设条件,让其在做好小事、学会相处、懂得分享等过程中,获得锻炼、提升自我、完善行为,使规则意识、节约意识、互助意识等慢慢融入其心灵,并外化至其行为表现,来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面对一些幼儿不会系鞋带的问题,教师应以多鼓励、多指引,让其在反复尝试中,获得生活自理习惯的养成。而对于一些幼儿不善与人相处的问题,则应为其创设条件,来克服其心理恐慌,以慢慢促进其与同伴和谐相处的习惯形成。通过教师的全方位、深层次指引,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而夯实基础。

四、结论

总之,以幼儿的身心特性为依托,借助多元活动、项目、任务等,来致力于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则可进一步调动幼儿规范自身行为表现,改进不良行为习惯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并为其自我完善与素养塑造而夯实基础、提供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期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教师对不同教学项目、活动、任务等的确立,则可使行为习惯教育与培养过程中的多种要求、诸多规范等,被以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迁移至幼儿视域,以切实激发其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积极性,进而为各项教育策略、要求的深层次落实而奠基。因此,教师在落实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时,应以幼儿的日常表现,行为现状,发展诉求为参考,来加强对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导向等的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好情境创设、项目构建、策略优化,来激发幼儿自主规范自身行为表现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让其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提升发展综合能力。为幼儿健全人格的构筑,以及关键能力的形成而助力,并于潜移默化中引领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慢慢养成,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冬蕾.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20(05):85.

[2]彭佩琴.亲近好习惯  远离坏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浅思考[J].考试周刊,2018(18):192.

[3]周庆.通过知行合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5):80-81.

[4]郝志敏.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才智,2015(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