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马春燕 

身份证号:370829199101032062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目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治;问题;对策

1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源与资金整合难度大

乡村振兴战略为土地整合工作提供了途径与资源,但同时也对相关的涉农政策以及资金融合提出了挑战。现阶段中国各个部门针对农村农业提出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例如交通部门修建农村公路,水利部门建设水利农田设施与农业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等,虽然这些政策能够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是不同部门在项目立项时有着不同的要求,并且资金来源与用途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不同部门之间没有达成综合性的政策意见,将会导致资金投入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1.2 土地整治缺乏理论研究,模式固化

农村土地整治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农村土地整治的顶层设计要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以及景观生态理论作为基础。但现阶段与农村土地整治有关的基础理论较为薄弱,缺乏对城乡转型发展格局与土地配置规律的理论研究与系统化集成研究。缺少理论基础的支撑,会导致土地整治模式固化,一味追求短、平、快的整治效果,没有针对地方需求与自然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导致整治模式过于趋同化,这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限制。

1.3 缺乏空间逻辑,人际关系泛化

现阶段在农村土地整治的空间格局中,缺少对城乡统筹关系的分析,通常只注重单个项目的分散整治,缺乏对整治项目之间的空间关联性与功能互补性的考虑,同时也存在着整治项目空间重叠以及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部分地区在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统筹规划中,没有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变化进行分析调查,缺少对农村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没有充分地发挥出规划的指导性作用,缺乏科学论证分析与空间逻辑的规划,导致人地关系逐渐泛化。

2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策略

2.1 建设用地整理

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2020年末已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由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可以看到的事,截至目前,城乡发展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均衡,尤其是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环境的改善方面,差异日益凸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就是要在全范围内,统筹考虑城乡生态格局不统一、产业发展不均衡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差距实现乡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推动土地的开发和价值最大化,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和价值兑换。建设用地整治是顺应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以稳定耕地数量质量不降低,保障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以及保障城乡发展的用地需求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内比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2.2 要完善现有的管理框架

(1)建立监察机制。首先聘请相关的专家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其主要的考核指标囊括该项目的具体质量、能否顺利开展以及规划设计合理性。对于未通过考核的土地整治项目,要根据考核情况和具体评价来追究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2)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在项目选址时,需要征集当地群众的具体意见,只有在当地群众2/3以上的人员共同通过并签字的情况下,才能立项申报。同时要对土地整治方面的知识内容加大宣传,让群众能够更加了解和明白土地整治的价值和意义。村委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出既具备土地整治相关知识,又能够反映群众心声和想法的群众代表,对于项目的开展情况和具体质量也可以及时监督。(3)要完善现有的会议制度。根据项目的推动情况定期召开相应的会议,汇报已经开展的工作和未来即将要开展的工程内容,对当下已经存在的问题要在会议上及时提出,并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案。土地整治办需要做好纵向和横向的沟通,并定期开展协调工作会议。相关的专家需要定期对已经进行的工程进行质量方面的监督,而且要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监理要发挥出自己的监督作用和价值。当发现质量问题时需要及时纠正,确保工艺流程、技术标准以及材料可以符合规定。审计部门也需要在整个项目全程发挥出重要的监管作用,跟踪项目的进度、质量以及工程款的拨付,确保整个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工程能够按照计划推进进度。(4)加强对项目的综合管理。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对现有的管理层次进行规划,按照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与研究,增强项目管理的水平,保障项目可以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2.3 强化整治项目周期管理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为了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需要建立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将动态化管理贯穿于整个土地整治项目周期内。首先,在项目的立项环节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划分工程项目的阶段,在衔接不同阶段的基础上明确各个阶作案管控工作的重点内容。其次,项目管理工作中也要深入分析管理工作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增强当地管理队伍的稳定性,通过科学协调土地整治项目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规范的改善项目设计的内容。最后,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将直接决定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一定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相关单位要投入资金,大力培养现有人员队伍,定期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和讲座,促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奖惩与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掌握工作人员的实施状况,这样才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规范化水平。

2.4 加大土地整治管理人员培养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决定着项目管理质量,因此应注重土地整治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有效培养。一方面,土地整治管理单位应注重工作人员培养,定期性的组织相关学习活动,从理论知识、意识形态、实际操作三个方面深化工作人员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应完善土地整治管理人员晋升通道,通过相关奖励制度,提升土地整治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其能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化的开展土地整治管理活动。

3 结束语

通过有效管理土地整治项目,能够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开发与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但当下,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项目设计变更频繁、资金来源单一、管理周期时间长以及缺乏健全和完善的耕地评价监管机制等。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了要对现有的项目管理机制不断的完善、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引进社会资金、提高设计变更的管理能力、完善工程移交和后期管护制度以及增强耕地质量评价监管的力度等多种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效果,保障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孟燕.土地整治项目财务监管与验收问题分析与探索[J].国际公关,2021(11):77-78.DOI:10.16645/j.cnki.cn11-5281/c.2021.11.026.

[2]杨禹.工程类项目从业单位竞标资格分级管理机制[J].安顺学院学报,2021,23(03):117-120.

[3]刘洋. X县土地整治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1.DOI:10.27732/d.cnki.gnzsx.2021.0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