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可靠性分析规范性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机电系统可靠性分析规范性方法研究

陈忠雷

身份证号:370124198810152513

摘要:随着可靠性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产品可靠性是设计、生产、加工和控制的结果”的概念越来越被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所理解和实施。据调查,80%的产品可靠性问题源于产品设计阶段,产品开发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应用阶段的产品可靠性。因此,机电系统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在设计阶段对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预测和提高。可靠性作为产品的关键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设计阶段对机电系统软件的可靠性进行合理的评价,一直是业界的难题。

关键词:机电系统;可靠性分析;规范性方法

1可靠性分析目的

可靠性分析的目的是确保机电工程系统能够以可接受的成功概率实现其标准化程序模块。机电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分析结果的评估应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工作。确定总体可靠性的总体目标和评价指标;分析机械系统和零件的故障模式;评估设计方案或设备安装的运行特性;识别缺点;应提供上、中、下游设计方案、上、中、下游运行和维护管理要求,以及所一定要的纠正措施。一般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模式和损伤分析(FEMA)、风险和不利影响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这也是一个完整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估系统。所有方法都应整合分析目标,相互配合并经过认证,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2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及具体措施分析

2.1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无效组件的影响。作为机电设备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的可靠性对机电设备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根据数学类的速率理论,每个单元的失效概率总数就是机电设备的问题概率。一旦元器件失效,势必影响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因此,在选择部件的情况下,应按照国家标准对部件进行有效使用,以确保部件的特性和质量满足应用要求。部件连接和装配方法的影响。通常,组件和系统软件之间的接口模式相对复杂。如果选择不同的连接和装配方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将不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应选择最佳的连接和装配方法,以避免接触不良等情况。干扰信号的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原理是将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磁感应动能在整个过程中将成为另一动能,这将影响设备的可靠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拦截具体措施,降低电磁辐射的影响程度。同时,我们还需要保证质量和数量,以避免线路问题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

2.2可靠性分析流程

选择可靠性剖析和评价办法。机电体系一般由许多子体系组成,包括工业设备元件、传动组织、伺服操控体系等电子元件或元件。在进行可靠性剖析和评价之前,应确定剖析方针,并根据方针采纳恰当的办法。例如,强烈要求选择故障树剖析、故障形式剖析和统计剖析风险评价等办法来进行体系的可靠性剖析,零件的随机有限元原理,以及与传动组织基础理论和多体动力学方程的随机剖析密切相关的数据剖析办法。树立稳定的模型。根据可靠性剖析与评价办法,树立了相应的可靠性实体模型。必要时,可靠性实体模型应考虑方针的泛素化和信息的特征,这有利于泛素化和动态可靠性的剖析和评价。可靠性仿真核算。在对机械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定性研讨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仿真优化核算办法。一般来说,可靠性优化核算办法可分为三类:相似剖析法、仿真核算法和响应面法。提出了一种求解复杂可靠性问题的响应面办法。辨认薄弱环节。根据仿真定论,对根本参数进行敏感性剖析,找出薄弱环节,为网站前端开发和后端运维管理供给必要的纠正措施。编制可靠性表。该表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客观描述、客观剖析和评论、数据信息和假定、可靠性剖析和评价体系、可靠性核算、薄弱环节辨认、定论等。

2.3 机械结构可靠性模型

机械设备体系是指机械零部件和传动组织。其可靠性要素一般包括几何结构部件、原材料物理部件、负载自然环境部件等。可靠性建模应满足以下要求:建模前,剖析机械结构的临界值失效形式,并创立可靠性实体模型;充分考虑危及机械结构失效形式的不确定要素,明确要害要素,忽略要害和主要原因;合理界定不确定要素,应用统计规则或作出合理假定;可靠性实体模型通常是在应力强度搅扰实体模型的前提下创立的。专业术语“压力”和“强度”是指根本理论压力和理论强度;“强度”和“应力”通常是随机变量。当“应力”或“强度”在任何时候主要表现为缓慢丢失的特征时,应首要将其视为随机进程的变量;应力强度干涉实体模型应采用显式数学剖析办法,有利于后期核算和灵敏度剖析;关于零件,在不确定数学类剖析办法的前提下,应运用一切有限元剖析办法创立参数化建模的实线有限元实体模型;关于传动组织,多体动力学剖析软件与一切根本剖析理论紧密结合,也可以进行可靠性仿真建模。

2.4加强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设计

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稳定性,咱们不仅要把握方向,还要对每个重要环节进行实际操作。首要,在拟定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案时,咱们一定要考虑几个方面。由于一些机械设备在运转进程中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动执行器,因此一定要考虑其总占地面积、运动类型、健身特色和相互协作。在设计结构施行后,一定要运用动力学方程和静力学来实现负载部分和习惯度部分的仿真和科学研讨,以保证机械部分的运动类型和承载能力,使机械结构高度可靠。其次,在施行某些电子元件的设计方案时,要保证电路连接的准确性,避免工作中呈现标准电压不科学、数据电缆松动等情况,从而避免电流强度问题造成的电子元件损坏。运用电子元件时,用手掌握住设备的生态环境和实际操作输出功率,以防止损坏主芯片的电子元件。最终,将这两部分有机地、化学地结合起来,做好相关建议的反馈,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排除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机电体系可靠性建模

机电设备装置体系是由机械部件、传动组织和伺服操控组成的耦合体系。其可靠性通常受到几何结构要素、原材料物理要素、负载环境要素等的威胁。可靠性建模应满足以下要求:(1)建模前,应根据功用或结构关系分化机械设备体系,必要时一定要分化到部件级;(2) 故障形式和损害剖析或故障形式和晦气影响剖析用于剖析机械设备体系的要害故障形式,并有效地创立可靠性实体模型;(3) 工业设备体系和伺服操控体系应独立建模。如一定要,可以对机电设备装置体系进行整体建模,但需求统一信息数据或仅进行屏幕分辨率剖析;(4) 在对体系进行建模时,应注意常见故障问题和相关故障问题;(5) 如一定要,保证创立体系泛化时变可靠性的实体模型;(6) 建模时一定要选择统一的符号编码规则。

3结论

总之,各行业合理使用机电设备,使我国人民的生活、生产和制造更加方便快捷,不仅提高了人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机电设备维修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难以及时处理和解决设备常见故障,这给机电设备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了解机电设备的维修特点,掌握影响机电设备可靠性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更好地为人民的生活、生产和制造服务。

参考文献:

[1] 曾声奎.可靠性设计与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

[2] 洪兴福,胡祥涛,张红旗,等.机电系统多层次可靠性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20, 32(6):1-5.

[3] 胡华平,汪浩.FMS任务可靠性框图模型的建模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20,17(2):94-99.

[4] 周厚顺,黎放,胡斌.基于二元决策图的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20,24(4):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