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佘佳丽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杨家营小学 730302

摘要: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不但能够实现课堂教育多元化,减少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提供模拟平台。

关键词:素养导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建构策略

1在自主与合作中展开对话,驱动对情境的探究

1.1在独立思考中实现自我与情境的对话

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生自主探索情境的必要条件。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与情境的对话,加深对情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获得,有助于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条途径:一是“留白”。节奏快、容量满的课堂会挤压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妨借鉴绘画中的“留白”艺术。例如,教师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留一点内容的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问后,留一点时间的白,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二是“容错”。有时学生真正的独立思考产生于犯错之后,此时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更具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学会接纳学生的错误,给予学生改错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必能极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2在小组合作中实现自我—情境—他人的对话

小组合作是探究情境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自我—情境—他人的对话,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促进问题解决并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讨论、评价的能力[21]。成功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是科学建组,合理分工。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组内每个人都能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每位组员都担任一定的角色职务,承担一定的组内责任,增强小组凝聚力。如开展“小小商店”数学活动,请小组成员各自带来相关文具书籍,以组为单位搭建小商店,组员分别担任顾客、经理和收银员等角色,模拟真实情境,全员参与其中,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值得强调的是,小组成员的角色是不固定的,每个组员都有扮演不同角色的权利,在增强体验感受的同时树立组内平等的意识,有利于推动组内的积极合作和良性竞争。其二是方向清晰,方法多样。方向清晰即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充分把握该部分教学内容的目标和要求,明确需要通过合作学习达到何种目的,是保证小组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方法多样即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合作的意愿和兴趣,注重小组合作方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等。

2在友好的分享与倾听中,实现对情境的反思

2.1在“说”“画”“做”中表达对情境的理解

“说”“画”“做”是学生交流分享的常见形式,也是将思维具象化的有效手段。“说”指用语言将自己对情境的认知和理解清晰的表达出来,并请同伴点评,展开讨论,引发思考。“画”在数学中最常见的形式有线段图、树形图、数轴和集合圈等。“做”指学生制作一个具体可感的作品,来阐释自己对情境的理解,使思维看得见、摸得着。

2.2在展示与互动中反思对情境的理解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分享与互动反馈的平台。首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自己或本组对情境的探究结果。如面向同桌的两两展示,面向小组成员的组内展示,面向全班同学的集体汇报等。其次,强调每位学生既是分享者,亦是倾听者,还是点评者。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接受他人的反馈,还要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给予自己回应,在观点的碰撞与共建中实现对情境的进一步反思。如在比较方格中不规则图形面积大小时,有的学生采取数方格的方式,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判断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而有的学生采取转化的方法,将不规则图形转换成学过的规则图形,通过计算已知图形的面积来进行比较,后一种方法更加方便快捷。转化法曾运用于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小数乘法等内容,此时运用数方格的同学就要反思未曾想到转化法的原因,是否是先前知识学得不够扎实,理解不够透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在多层次的应用与评价中,开启对情境的优化

3.1在巩固练习中检验情境感知

巩固练习指学生将通过多种方法探索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原有情境中,进行练习加以巩固。由于课堂中新获得的数学知识还未完全被大脑吸收,需要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检验所学,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吸收。如学习完“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新授部分后,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到底掌握的如何呢?教师迅速抛出课后例题,让学生判断所列物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并说明理由。由此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认识加以巩固并灵活应用,同时进行自我检验。

3.2在提升训练中实现情境迁移

提升训练指学生将习得的新知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实现情境的迁移。而要实现情境的迁移需满足三个原则:其一多样性,将书面型训练和体验型训练相结合,注重训练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的感受体验;其二层次性,训练要循序渐进,使得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其三有效性,训练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尽可能收获最大的效益,不求量但求有效。如在学习完立体图形的体积后,教师让学生去测量一个鸡蛋的体积。学生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任意形状的铁盒中,都能通过计算溢出水的体积知道鸡蛋的体积。之后就可以进行经验总结,只要容器够大,可以测量出任何大小不规则图形的体积,体现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积极调动已有认知结构中立体图形体积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对立体图形体积的探索从规则走向不规则,不断推动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3.3在反馈评价中开启情境优化

反馈评价指对巩固练习和提升训练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三个方面。学生自评指自己对情境学习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反思,不足的地方改进,好的地方继续保持。生生互评指同学之间通过交流分享,指出对方的不足并以此为戒,发现对方的优点并吸收学习。师生互评指教师对学生问题情境的解决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情境的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教师耐心聆听,在此过程逐渐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三个方面的评价反馈,当学生巩固练习都完成不佳时,教师要反思情境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主,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当学生巩固练习可以较好达到目标,但是难以迁移到新的情境之中时,教师要反思情境的创设是否真实有趣,问题的提出是否开放有效,探索的方式是否丰富多样。教师在全方位的反馈评价中实现情境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结语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数学情境强调情境中蕴含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5]。由此,将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定义为:以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创设真实、有趣、富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并围绕其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菊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2]魏翠花,徐建保.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7):75-76.

[3]吴惠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探析[J].学苑教育,2020,(29):23-24.

[4]刘美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