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

何宏团

宾阳县宾州镇古城完小

摘要: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序开展,学校体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所以,对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敢于全面的创新教育。本文以学校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的必要性入手,强调优化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结构进行改善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课程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基础。

关键词:体育健身课程;健康深度融合;科学运动;改革创新

一直以来国内教育中,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低于其他课程地位,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一直都止步不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方式上一直贯用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很难得到科学提档升级,但是,全民身体素质的高低必将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也与其他学科的成绩密切相关,因而,我们今后必须要对学校体育课程科学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全新的思维对待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理念。

一、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必要性

(一)学校体育课程不具备体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对于学生基本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高

在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中,很多时候都考虑到了一些赛事的需求,赛程上需要什么样的运动员,学校的体育课程就会安排对应的体育技能的培养。根据这一原则制定的体育课程,理论上来讲对于职业的定向性应该是有着良好的呼应的。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的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并没有将该有的职业特色充分展现出来。长久以来,学些的体育课程仍然存在着薄弱之处,他们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学校评价体育课程教学的唯一方式就是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但是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不够重视。然而,学校每个学生的体育特长及体育爱好都不一样,因此,学校也没有针对性对这些学生的特征给予区分教学,导致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优势不能充分展现出来。所以,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技术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对课程教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学校体育教学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对体育教育经费投入较少

一直以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等都比较匮乏,没有及时进行采购,并且,政府在学校体育场地的设置上面也考虑较少,上级领导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培训也不够重视。致使学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条件都很难一次性的得到很好的提高,目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技术想要改革与创新就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以培养学生自主坚持锻炼的体育理念,强调全面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目标,为学生提供基础训练条件支持,提供科学的强身健体指导工作,增强身体素质,体育训练为总体改革创新思路。

(三)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体育教学的除了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与教师的支持以外,也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辅助,为了有效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水平,校领导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进投入,为体育教学厚度构建充足的场地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保障体育教学具备充足的资源,为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提供保障。此外,学校也要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支持。

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方式方法

(一)学校体育教育中关于理论上的创新

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要重视体育教育思维的创新,教学理念是进行生动实践的亮丽名片。在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理念下,必须强化教职工意识的转变,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视度,让教师明确重视创新意识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使教师可以明确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新教育来促进体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体育主动性产生积极效应,从而推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学校体育老师对开展理论讲解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兴趣点出发,采取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模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主动的接受体育训练,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体育教学实践创新

体育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将理论知识有效的融入到实践课程中,充分发挥出体育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构建创新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掌握班级同学的兴趣特点,从学生年龄条件和身体素质出发,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践内容,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参与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实践,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在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也要重视强健学生体魄的教育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体育活动氛围,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给予学生竞技体育展示的舞台。从学校角度来说,要积极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不避免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学习也要加大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为体育教学提供便利。

(三)优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社会接轨

应该将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资源进行归纳与总结,将不好的摒弃,将好的教学资源沿用下去,还应该扩大现有的教学资源,多余其它学校进行资源共享,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使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能够不完全是为了满足考试的要求,更多的是今后在社会当中能够发挥作用。

每所学校的教学资源毕竟有着较大的差别,并且,不同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体育特长,所以,在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针对每一所学校中的每一个学生一概而论,这样不仅不能够使资源的利用出现最大化,同时也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不同的体育特长,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体育课程成为每一位学生乐于参加与学习的课程,学校可以多设置一些不同的课程,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不同的选择,体育课程的多样化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来进行课程的教学,并且,也需要购置更多品种的体育教学器材,但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不磨灭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特长生,加大师资力量以及体育器材、体育运动场地的投入是值得的。教师一方面要积极的将学校一切有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便于更好的展开体育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告诉学生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不应该拘泥于教科书的教学,要自己不断的通过亲身实践从而取得进步,除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也应该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校外资源的探索和利用,将各种资源充分融合之后,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

结束语

体育教学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教师不断的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学校应该给予体育教育事业大力的支持,积极引进新的体育教学设施,开辟体育锻炼的场地,教师除了完成课程目标的基本任务之外,不应该拘泥于应试教学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应该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占主导地位,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从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张细谦.体育课程改革的学理辨析[J].体育学刊,2014,(1):11-15.

[2]翁细金,万荣根.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J].教育评论,2017,(0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