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梁嘉豪

440682199006193211(广东 佛山)

摘要:在高层转换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现场的施工要求以及标准优化当前的施工模式,并且还需要做好全过程的监督,完善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案,全面的保证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效果,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商讨出最佳的高层转换层施工技术,并且有效地应对在实际施工时所产生的各项问题,提高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效果。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高层建筑逐渐朝着多项功能的方向而不断地发展,在高层建筑中上下结构之间存在着柱网和轴线交叉式的结构,上下部结构之间的转换层对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场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现场的情况,选择正确的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搭建性能可靠以及梳理良好的结构体系,为高层建筑的使用提供重要的基础。

一、桁架转换层的施工

(一)节点受力的平衡施工

为了使桁架转换层施工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节点受力平衡施工的重视程度,做好各项数值的有效整合,避免对结构后续的使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平面桁架转换层承受不均匀轴力的压力作用,实现各个受力点的有效计算之后,再设置不同的截面弯矩半径计算出截面到桁架之间的距离,之后再做好数据的有效整合,使各项施工方案能够具备较强的科学性[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会遇到多节点变轴力压杆稳定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先进行承载力的计算,以最大轴力为主要的基础计算对应的承载力,避免对结构后续的使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另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变轴力压杆计算对应的长度系数,并且按照多节间变轴力截面连续压杆配合平衡原理来推导出计算长度系数的公式,从而使各个受力点能够变得更加均匀。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多节变轴力的受压特点来计算不同的长度系数之后再绘制对应的关系曲线,考虑结构受力点的变化情况,以此来优化当前的工作模式。在施工方案落实过程中,可以将整个结构录入到计算机平台中进行统一的分析,按照结构施工要求快速发现在施工中所存在的矛盾问题之后再改进现有的工作方案,与结构长久性使用要求进行相互的匹配,实现受力点的均匀分布,从而使整个结构能够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保证整体的施工水平。

(二)扭转效应施工优化

在扭转效应施工优化时,要防止出现结构变形的情况之后,再提高结构本身的承载力,为结构后续的使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加强对附加等效效应的深入性计算,之后再按照侧向力设置多样化的变轴力,再以能量法来推导影响稳定性的各个因素,避免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总应能来进行公式的计算,之后再了解轴向节点力和侧向节点力之间的关系,完成外力势能的有效整合,之后还需要考虑附加扭转效应对平面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精准性的确定临界限值,从而使施工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另外还需要了解附加扭转效应作为变轴力失稳临界系数折减系数,根据构件应力的变化绘制对应的结构曲线图,更加清晰了解各个参数的变化特点,使整体施工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科学性,规避各种突发问题的发生[2]。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要根据整体的曲线图,设置不同的折减系数,使整个结构能够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施工工作中需要在部门内部开展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各个受力点的有效分析,为后续结构的使用提供重要基础。

(三)线性承载力施工

在进行承载力施工时需要按照不同节点的轴力变化进行数值的精准性计算,考虑扭转效应多节间变轴力的临界力之后,再计算出长度系数,完善当前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通用有限元的方式来进行跨度长度的科学确定,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单元模式考虑整体的弹性模量,上下节点要设置刚性位移点,之后再根据竖向荷载折算集中性的提高结构本身的承载能力,减少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和施工要求进行相互的匹配,保证各个结果是一致的,最大误差要控制在8%左右。这样一来既可以简化当前的操作模式,还有助于保证整体施工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使各项参数准确度能够得以充分地保证。

二、板式转换层的施工

(一)模板的施工

在进行板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模板施工的重视程度,有效地改进当前的工作方案,使整体施工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先进行模板支架搭设之后再进行科学的验收,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再进行模板的施工,保证各个施工能够具备较强的通畅性[3]。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按照现场的施工情况设置相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且还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使各个设备能够维持在正常的状态中,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模板支架搭设的过程中,需要先清理现场的杂物,做好放线工作,和设计方案的内容相互的匹配,及时地发现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再做好数值的反复测量,保证施工本身的效果,从底部开始以此向两侧进行立杆底端和纵向扫地杆,之后再设置不同的固定点,各个结构的受力要非常的均匀以及稳固,避免对实际施工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之后再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以及标准进行模板的搭设,同时也要和其他模板支架相互的连接,使整个结构稳定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在实际搭设过程中要进行联合式的检查,记录施工结果,并且还需要使各项施工能够具备较强的规范性,保证整体的施工水平。

此外在进行板模板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地控制好楼板边线下料的拼装位置等等,拼缝的厚度要控制在小于1.5米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如果拼缝过大会影响整个表面的平整性。在进行梁模板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主梁钢筋绑扎完成之后来进行施工。模板地压强柱模板要和立面模板相互的统一,构建更加完整的结构,为高支模的后续使用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大截面梁的搭设

在大截面梁搭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整个体系结构的平面特点,可以共同的选择沥干架完整的支撑体系,同时还需要在底部位置采取更加科学的加固措施,整个距离大概为1200毫米,并且两侧的间距也要控制在500毫米左右。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同支撑架体四周要搭设更加连续性较强的剪刀撑,并且支撑体系内部要设置4.5米左右的水平剪刀撑,保证结构本身的稳定性。如果在实际施工时发现不稳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横向钢管来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减少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并且还需要采取对拉螺杆来进行有效的加固,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整体的高度特点来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案,并且还要精准性的确定好内部的数值,例如拉螺杆和楼板底部模板的距离要小于400毫米,拉螺杆和梁模板的底部距离要为150毫米左右。在施工现场需要做好数值的有效测量,反复地核对各项数据本身的准确性,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使各项操作能够具备较强的规范性。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包含的技术模式较为复杂,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掌握主要技术要点,并且优化现有的施工模式,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有效衔接,并且注重细节问题等管理,减少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有效地总结探索更加科学的施工技术实施方案,为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使用提供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小新.超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3):42-43.

[2]刘勇.超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20(05):91-92.

[3]徐海建.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0(0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