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理念下的诗词教学初探----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PDC理念下的诗词教学初探----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九上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为例

程艳娇

天津英华实验学校

一、背景

(一)主题确定的缘由

古诗词教学虽然一直是教育界热议的焦点,可是这么多年来,她依然是“一潭死水”毫无活力可言,学生把它当作“外语”硬啃,教师因为它必考而“死授”古诗词陷入教育功利的泥潭不可自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我们的教育系统是为了满足更古老的时代需要设计的,要让学生为他们将要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做好准备,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模式至关重要。

PDC(Problem Driven Class)教学即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简称PDC教学。PDC的教学理念是在“自主+探究”的理念下产生的,以“问题驱动”为探究导向,采用独立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以学定学,以需定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思维力。

因此本人试图在PDC的理念下,通过李白的《行路难》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希望可以做有生活宽度、精神高度、人文温度的立人教育。

(二)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古诗文的学习方法,但由于这首诗意蕴含蓄,立意深远,运用了比喻典故等手法,所以学生学起来有些困难。本着“以学定学,以需定学”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课前要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自悟单,感知质疑;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内驱力;课后要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目标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词从,疏通大意,掌握诗词常见表现手法;

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重点抓住诗中表现诗人心理变化的诗句,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坏希望的思想境界;理解李白的性格,进而学习他的洒脱、乐观、大气。

三、对象

     对象:九年级学生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爱诗之人,皆爱李白,他的一生没离开过酒,没离开过剑,没离开过诗。他爱喝酒,他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会须一吟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然而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他的朋友为他饯行,李白却对曾经热爱的酒失去了兴趣。为什么?我想这首《行路难》会给我们答案。

以学生熟悉的李白的诗句(关于喝酒的诗句)入手,证实李白爱喝酒,然后对比这首词中“停杯投箸”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自悟

PPT出示课题《行路难》,出示核心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那些困惑?

生:何为行路难?为何行路难?行路如河难?行路人何如?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发深入思考。初步确定本节课最终教学方向及目标

探究一

何为“行路难”?也就是理解标题

(提示:你的结论来自于课本中的哪句话?可以在课本中相应的位置做上批注。可以把自己的结论和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分享?)。

点拨

乐府古题:沿用汉乐府的标题所创作的诗。乐府诗(汉乐府是配曲可唱的诗,题目对应固定的音乐曲调,后来曲调没有传承下来)

《行路难》这样一个题目有什么含义?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里说“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也就是说《行路难》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行路难》这样一个题目有什么含义?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里说“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也就是说《行路难》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探究二

为何行路难?

根据注释阅读全诗,思考:

为何作此《行路难》,请你从诗中找到背景依据?

点拨

背景链接: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天宝元年,李白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实现他济世安民的远大理想,但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他写下了这首诗。

探究三

行路如何难?

小组讨论:

自由阅读古诗,讨论诗人是如何体现“行路之难”的?

(请从诗中找依据,写作手法、关键词……)

展示:

交流完成后,四人一组展示交流成果,人人参与,合理分工

点拨:

比喻的修辞、象征的手法 喻指仕途的艰难。

反复 反问 的修辞 加强语气,使情感更加强烈。

探究四

面对如此艰难的路程,李白的情感也在起伏变化着,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李白的心情变化。

PPT出示:路程艰难,李白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小组内做好记录,完成思维导图)

展示要求:语言表达+板书

展示:

交流完成后,四人一组展示交流成果,人人参与,合理分工

点拨:

用典

总结:面对如此艰难的路程,李白情感也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有悲愤但不乏豪迈气概,有失意但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所以整首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延伸:

李白这个行路人在沉郁中能再度的振作,那么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请同学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的诗句及李白的生平谈谈你的看法。

如果有同学对李白丝毫不了解的话我这里有些资料可提供给你帮助,以小组为单位发放。资料推送李白不同人生阶段的七首诗词。

学生展示

师小结:是的,李白一生,没有离开过酒、诗、剑,更没有离开过狂放与豪气。他高兴时,就唱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伤感时,又唱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可纵情狂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也可垂首低吟:“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他有谪仙的飘逸浪漫,也有游侠的豪放自如。

教师寄语:所以同学们可以像李白一样,洒脱一点,乐观一点,大气一点

当你迷茫时

请相信冰封的长河终有被春阳融化的时刻;

当你徘徊时,

请相信积雪的群山终会有燕语呢喃的声响;

不忘理想,常怀信心。

拨云见日,未来可期!。

最后,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诗歌,带着对李白的理解。

五、教学效果

这是一个充满人文化、情感化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中处于愤悱状态,与文本与作者与教师激起情感共鸣。

本着“以需定学,以学定学”的原则,问题从学生中来,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驱动整个课堂,此外不同层次的探究性问题使得学生活动充分,参与度高,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培养。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计效果。

六、资源支持

多媒体、PPT、印发的纸质材料。

七、评价

在PDC理念引领下,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力和学习力的培养。课前要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自悟单,感知质疑;课上不同层次的探究性问题驱动而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内驱力;课后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八、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思维力和学习力的培养,以学生元认知为基础,以需定学,以学定学,以终为始,逆向设计,问题从学生中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问题进行排序,形成序列,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终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比较注重学生倾听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诗歌教学还是要注重诵读,从读入手理解诗句,还原诗歌美感。第二,教学内容要适量,有针对性,不贪多。第三,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尤其对学生的评价、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