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分析

王宇

容县自然资源局 广西容县 537500

    摘要: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农村土地整治的运行模式也不同。有必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从组织模式、投资规模和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国内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和专项整治模式。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方案;科学利用

    前言: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整治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农村土地整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土地整治从智能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规划等方面为土地整治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土地整治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土地整治的最终结果将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完善的制度保障、理论支持和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向高水平发展。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念

      农村土体综合整治是利用科学手段,如复垦、开发等,按照现有的总体规划要求实现区域范围内农田、水利、道路、森林、村落的综合调整和治理,做到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进而推动农村现有产业的良好发展,构建完善的农村发展体系,达到最美乡村建设的目标。

     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整治成本高,资金筹集难度大

      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要想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资金供应能力不足,筹集难度相对较大。这是因为政府部门在土地综合整治中下发的资金款项较少,再加上基础设施缺乏、管理体系不完善,使得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开展中存在明显劣势,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另外,部门之间资金整合不到位,存在一定的限制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且投资或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资金筹集度不高,难以保障综合整治工作的落实。

     2.2宣传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

      首先,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落实前,因未做好宣传工作,地区人民不了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作用和效果,对国家现今各项政策法规不明确、不清晰,在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中,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综合整治的态度不明确。其次,民众自身权利得不到发挥,因为对综合整治目的了解不够清晰,部门工作过于独断,民众的很多建议和意见都得不到及时反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疑问也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民众对部门的负面情绪逐渐加重,对整治工作参与积极性不断降低,影响了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2.3综合整治效果不好,新增耕地质量下降

      我国耕地土地存在着面积小、呈不规则形状分布、细碎化等特征,这使得耕地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很容易因为综合整治导致耕地被占,干扰农民的正常生活。另外,我国在制定挂钩政策后,很多地区为享受挂钩政策的需求,不断尝试耕地补充,新增耕地数量增多,但质量却难以保障,再加上复垦耕地的影响,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威胁,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4环境破坏日益严峻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将耕地整合与处理,土地的科学开发和利用作为重点内容,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多占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土地资源自身性能不断减弱,盐碱地、荒地的数量日益增加,这不仅无法保障土地科学利用目标的实现,也会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3. 综合安排模式

    综合土地整治模式目前适用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耕地短缺,开垦效率高,耕地后备资源相对短缺,工副业相对发达,土地整治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农民对耕地的依赖程度低,大量劳动力转移。在政府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和调整的同时,粮食生产经营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土地综合整治管理模式是对一个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注重土地资源的深度挖掘,强调土地的生态设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提高土地整治的有效性,但一次性投资资金大,需要更强的经济实力作为挡箭牌。因此,适用范围是经济发达地区。

    (1) 组织模式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然而,近年来,城市的蓬勃发展和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土地整治来发展经济。地区政府部门参与有组织运作的程度很高,已经形成了由市级组织单位和乡镇单位实施的组织模式。乡镇政府应自行组建统一的专业团队,优化设计农地置换制度,以县级为农地整治的基本单位,制定未来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所有乡镇都应在县和区一级修改其规划。乡镇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当报县级政府部门批准。对于农村工业发展,在土地规划中,要做好当前企业的土地整治规划,避免经济不景气、土地利用效率低、企业过度占用土地,以及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导致农地整治工作成果不足。

    (2) 投资方式

    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强。地方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土地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应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投资主体是乡镇基层政府部门,政府可以自主筹集资金。市、县政府部门可以从耕地占用税、农村重点工程建设收入回笼的粮食开发资金、土地出让金和土地补偿费中收取资金,部分用于土地整治,其余由乡镇一级筹集。农业发展银行可以为乡镇政府部门实施土地整治提供信贷融资。地方农业银行拥有更高、更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成立专门的金融服务团队,加强土地证项目的数据审核,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对于风险较低的项目,银行发放贷款资金,银行存款资金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随时提取自己的资金,否则他们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3) 运行模式

    4.平原区土地综合整治运行模式

    平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交通线路密集,人口众多,平原地形平坦,农民不依赖土壤。如果在平原地区实行耕地集中管理,耕地经营模式可以将村镇规划、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这些地区的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土地整治工作将带来更多的耕地,土地整治质量的提高也将带来土地工作管理的变化。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乡镇产业化重组有利于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和统一。具体办法可分为多种,实行“三个集中”。农民住宅集中在中心村庄和小城镇方向,乡镇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农业规模经济集中在高标准建设。

    5.丘陵山区综合加固作业模式

    丘陵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受当地自然条件限制,耕地和农民生活分散,不利于土地综合整治。为了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这些地区的土地整治工作需要结合当地土地综合开发建设和农田建设的要求,提高农业用地产出率,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配置土地资源,发展果林、养殖、加工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

      6. 特殊排列模式

      我国农村土地正处于改革阶段,农村土地整治存在潜在需求。然而,这些地区过去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区,对非农产业的发展有更大的需求。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工业发展上。然而,土地整治资金短缺。因此,政府应组织村级单位实施具体的组织模式。县领导以村为单位,组织农民进行土地整治,结合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村级土地规划,并向领导汇报。在当前国内工业化发展背景下,各县、区、乡都制定了土地置换政策,防止新增土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将占用的非农占用土地置换为低质量耕地。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提高当地土地整治的积极性。

      结束语

    国内土地整治模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运作模式,土地整治模式对当地经济发展和自然社会经济有很大影响。政府部门要服从未来的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兼顾眼前利益。只有这样,土地整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逐步深化土地整治改革。

  参考文献  :

    [1]文龙娇,马昊天.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模式比较与路径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2020(11):3.

    [2]黄凌翔,郝建民,卢静.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困境与路径[J].2021(2016-5):138-142.

    [3]武建华.集建地入市运作模式探析[J].农业发展与金融,2020(1).

    [4]蒋燕,杨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

    [5]张丽,张磊.浅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农业.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