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下阳坑金矿(化)体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下阳坑金矿(化)体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高景民 ,安兴 ,王鲲鹏

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通过对阿拉善左旗下阳坑地区地质勘查工作,发现金矿(化)体一条。金矿(化)体赋存于NEE向韧性剪切带中,矿化与褐铁矿化石英脉密切共生,并伴随有硅化等,认为矿区其原生晕组合异常明显,与构造套合较好,金矿化受构造控制特征明显,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强烈,初步认为属于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关键词:阿拉善,贺兰山,下阳坑,热液交代,金矿

引言

下阳坑金矿点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东北,大地构造处于贺兰山北东陆缘与阿拉善地块的结合部位,成矿带属于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区香池子—沙拉苏沟成矿带,是Pb、Zn、Ag、Au、石墨等重要成矿区,为本次工作首次发现的金矿(化)体。根据前期工作成果,本文总结下阳坑金矿(化)体矿床地质特征,为本区寻找该类矿床提供参考。

区域地质

下阳坑金矿(化)点位于处于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贺兰山构造带北段。区域内出露一套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前人曾命名为贺兰山群、千里山群、赵池沟群、新太古代宗别立等,根据1:5万矿产地质调查成果暂定为千里山群。主要岩性为矽线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榴堇青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蛇纹石化大理岩等,属中深变质岩,其原岩为富铝土质-粉砂质、硬砂质沉积岩和中酸性侵入岩。区内出露岩浆岩较多,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少量基性-超基性岩,地质时代以古元古代为主,原岩为侵入的花岗岩类。

区域范围内经历多期变形变质作用,表现为多期次的构造变形、韧性剪切带以及不同尺度的断裂。主要的区域大断裂有:贺兰山西麓深大断裂、贺兰山东麓大断裂以及正谊关大断裂。

下阳坑一带韧性剪切带分布于古元古代花岗岩中,总体呈近东西向,其中发育有韧性剪切带构造、糜棱岩、片麻状糜棱岩、拉伸线理等,与金矿密切相关,区域上分布有北岔沟、牛头沟等一系列金矿床(点)。

矿床地质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太古代千里山群(Arq),主要岩性为矽线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榴斜长(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变粒岩、黑云石榴堇青二长片麻岩以及白云质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夹石英片岩;寒武-奥陶系三山子组(∈3-O1s):灰黄色、浅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白云质页岩等。三山子组分布在千里山群西侧,两者为断层接触。岩浆岩主要为古元古代石榴石花岗岩以及少量基性-超基性岩,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分布在其布格图沟-白土山子梁断裂南侧。

根据化学测量结果,矿区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如下特征:异常面积较大,元素组合较复杂,以热液元素Ag、Au、As、Pb、Zn、Mo异常为主,伴生有Cu、Co、Ni、V、Ti等元素异常。热液元素异常相对规模较大、强度较高,Pb最高含量223.07×10-6、Zn最高含量754.3×10-6、Au最高含量6.33×10-9,Mo最高含量7.01×10-6;浓度分带较为清晰,多有中带出现;Pb、Zn、Au且相互间套合较好,出现多处明显浓集中心。

通过对化探异常的查证工作,圈定金矿(化)体一条,产于古元古代石榴石花岗岩中,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控制,与褐铁矿化石英脉密切伴生。金矿(化)体产于NEE向韧性剪切带中,由石英脉和糜棱岩构成,岩石硅化、褐铁矿化明显,发育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泥化等。地表控制矿化体两侧延伸约为60m,宽0.1~0.5m,产状300°∠57°,金品位为1.26×10-6

矿化蚀变带特征与矿(化)体特征基本一致,蚀变带产于古元古代石榴石花岗岩中,受NEE向韧性剪切带控制,蚀变带有褐铁矿化石英脉充填,蚀变带矿化主要有褐铁矿化、硅化等。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少量蚀变岩。蚀变原岩主要为石榴石花岗岩,地表见少量氧化矿。原生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少量磁铁矿;石英脉矿石中脉石矿物几乎都为石英;蚀变岩矿石中脉石矿物除石英外,见少量钾长石、斜长石等。

矿床成因类型及找矿前景、标志

矿床成因类型

矿区金矿(化)体地质特征显示,矿(化)体赋存于NEE向韧性剪切带内,矿(化)体与岩石裂隙内充填的褐铁矿石英脉紧密共生。从金矿(化)体产出特征来看,其形成、演化、分布等明显受韧性剪切带的影响和制约,具构造控矿特 点。构造破碎带内石英脉产状基本上与控矿构造一致,由热液充填形成。矿(化)体及围岩均发育热液蚀变交代作用,其中矿(化)体以发育强烈硅化为特征;两侧围岩蚀变程度逐渐减弱,以硅化最为明显,原岩还发育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蚀变。根据矿化体构造控矿及蚀变等地质特征,初步认为下阳坑金矿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围岩千里山群和古元古代岩体可能是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成矿流体可能与中-深层次(脆-韧性)构造驱动活化有关,NEE向构造为其成矿提供有利空间。

找矿前景分析

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区内出露的古元古代花岗岩,成矿元素丰富;Au化探异常明显,具有极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古元古代花岗岩及千里山群中-深层次脆-韧性构造作用明显,石英脉较为发育;脆-韧性构造带中石英脉群出现,表明有强烈的热液活动,在此部位成矿元素易于富集,往往是Au元素成矿的有利地段。本次异常查证工作中发现的金矿(化)体产于脆-韧性断裂带中的石英脉群内。本次异常查证仅对Au矿(化)体进行了地表控制,从Au矿(化)体现地表控制情况看,矿脉宽约0.1~0.5m,延伸长度约为60m,矿(化)体金品位1.26×10

-6。因此,从区域成矿、矿化地质特征等情况分析,下阳坑矿区具备良好的Au找矿前景,矿产勘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

找矿标志

构造标志:矿区金矿(化)体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区内发育NEE向韧性剪切带,是成矿有利部位。

蚀变标志:矿区金矿(化)体及围岩蚀变常见硅化、褐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泥化等,以褐铁矿化、硅化蚀变伴生金矿化最为明显。裂隙带内褐铁矿化石英脉及硅化蚀变岩是寻找金矿的重要蚀变标志。

地表氧化标志:矿区金矿(化)体在地表均发育棕褐色褐铁矿化。褐棕色褐铁矿化是寻找金矿的地表氧化标志。

地球化学标志:矿区Au(Cu、Ni、Pb、Zn、Ag)化探组合异常明显,异常面积较大,浓集中心叠合,与金矿化蚀变带构造套合良好,是寻找金矿的地球化学标志。

结语

(1)本次异常查证采用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矿区圈定了4处综合异常,并发现金矿(化)体2条。

(2)金矿(化)体发育在NEE向韧性剪切带中,且与褐铁矿化石英脉密切共生,并伴有硅化等。

(3)金矿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热液充填-交代作用强烈,初步判断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4)矿区构造-热液活动强烈,金矿化信息丰富,化探异常明显,找矿标志清晰,指示矿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较大。

参考文献

[1]于浦生.阿拉善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西北地质,1992,13(3):18~23.

[2]郎殿有.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带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1992,7(1):93~102.

[3]吴泰然,何国琦.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单元的基本特征[J].地质学报,1993(2):98~108.

[4]胡能高,杨家喜,王志博.贺兰山变质杂岩的组成及演化[R].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4.

[5]陈柏林.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不同金矿化类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2000,28(3):24~30.

[6]邵和明,张履桥.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R].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2001.

[7]聂风军,江思宏,白大明,等.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变质热液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J].矿床地质,2002,21(增刊):192~195.

[8]李文渊,董福辰,姜寒冰,等.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J].西北地质,2006,39(2):1~16.

[9]耿元生,王新社,沈其韩,等.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阿拉善群的再厘定[J].中国地质,2006,33(1):138~145.

[10]邵积东,王守光,赵文涛,等.内蒙古北山—阿拉善地区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西部资源,2009(2):53~55.

[11]耿元生, 周喜文, 王新社, 等.内蒙古贺兰山地区古元古代晚期的花岗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J].岩石学报,2009,25(8):1830–1842.

[12]黄喜峰.贺兰山显生宙构造格局与区域矿产分布规律[D].长安大学,2009.

[13]宋新华,李红宇,郭合伟,等.贺兰山北段牛头沟金矿区围岩的原岩恢复、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0,26(5):1625~1632.

[14] 邵积东,王惠,张梅,等.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J].西部资源,2011,8(3):51-53.

[15]王鲲鹏,安兴,陈国辉,等.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塔尔岭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2020,11(6):1138~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