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吴健

江苏中政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对该普查工作而言,当该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不单单能够起到完善数据库的作用,并为污染质量制定相关政策,还能够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从而来有效管控污染。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对此开展深入探究。

关键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意义;工作内容;质量措施

前言: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国策,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对污染问题实施有效管理。所以可以通过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方式,来对污染的类型以及数量等全面掌握,以此来实施针对性措施来管控或解决污染问题,从而来确保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

一、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意义

(一)制定政策,完善数据库

在该普查方式下,可以全面掌握污染情况,如污染物的数量等。并有效明确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以及处理等情况,这样不仅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报账,而且能够使相关污染源档案以及数据库等得到完善。

(二)提高环保人员综合素养

在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时,将大量的三方机构引入其中,这样不可以缓解各地环保部门人员不足的情况,还可以对各个行业的普查对象实施入户、询问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为环保从业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进而为后续环保咨询、设计等提供优质服务。

(三)宣传和构建环保意识

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当成着手点,并在各种宣传渠道的辅助下,来对良好的氛围进行营造。这有利于向群众宣传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意义,从而为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加提供助力。

(四)形成污染源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对该普查工作而言,在获得的成果基础上,在相关标准得到遵守的前提下,来对质量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合理化制定。对该普查工作的模式进行总结和明确,这样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指导性作用,从而在污染源动态更新调查之后发挥作用。有利于污染源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得以形成,从而确保污染源得到有效的管控。

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前期准备阶段

构建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通常可以划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是指令控制与评估工作组,另一组是清查和入户普查工作组。依靠两个工作组来制定工作标准,并对相关要求实施规范化处理,甚至要科学构建相关工作流程。同时要不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以此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在该项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从而对普查工作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合理制定。

(二)全面普查阶段

对该普查工作来讲,各类污染源是该项工作的核心所在。想要顺利开展该项工作,工作组之间要协同作业,将入户规范、数据采集和校对、台账资料管理等当做核心环节,来实施相应的过程跟踪管理以及结果审核与评估,从而来不断优化普查工作。

(三)成果总结阶段

当获得相关工作成果后,要全面梳理该成果,并编制相关的材料汇编。当条件允许时,要对该污染源数据库进行合理化构建。以此来重点分析污染源数量或结构,同时对污染源治理等工作全面总结,继而使得该数据库在管理时能够利用动态化的方式。

三、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强化普查工作顶层设计

首先,国家在开展相应的普查工作之前,需要向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和普查机构征求意见,这样能够对基层的困难进行全面掌握,以此来为后续普查制度和要求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在全面启动普查工作后,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进行合理分配。在清查建库以及入户调查阶段,适当多预留一定的时间,使得实地了解普查对象的时间得以增加,杜绝过度追求进度的现象。与此同时,对普查数据质量审核评估以及财务核算等阶段的时间进行适量减小,从而使得普查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得到确保。最后,由于普查系统审核规则处于不断的变化,并且更新速度相对较快,以此来产生严重的返工或复核情况。所以国家在清查建库阶段,要对普查系统的完整度进行不断完善,尽量使系统更新周期得到减少,并对数据入库时间进行缩短。这有利于普查进度按时推进,从而为普查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

(二)分类普查,构建普查任务溯源管理机制

对过去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来讲,普查范围较广,导致工作量巨多,想要妥善完成该项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面临较大的难题。因此,在对入户普查工作进行全面开展时,想要使工作效率和效果得到提升,要对特殊的方法进行应用,如分类分级方法、软件集中会审、数据人工审核、关键指标基表导出审核、Access数据审核、数据异常企业逐表审核、现场复核、查阅档案资料复审、同行业、同类型企业排污量横向比对、四经普等统计数据比对复审。从普查对象的角度来讲,依据特定的标准,来完成相应的分级工作。同时在从业人员自身条件和考核结果的前提下,使得相应的分类工作顺利完成。对任务进行合理化筛选,并按照考核成绩来对应分配任务,即考核结果越优秀,普查工作的难度系数越高,从而顺利形成普查溯源管理机制。在开展普查任务时,要尽量达到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效果,直到工作结束。另外,将任务与移动终端进行绑定,通过移动终端来对痕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开展,从而为后续工作记录的实时查询提供便捷性。

(三)提升普查人员的工作能力

对普查人员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实施,并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利用传帮带的方式,来对普查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全面加强。需要注意的是,当普查人员一直无法有效胜任工作,就要及时替换该普查人员。在普查全程中贯穿培训工作,当普查人员遇到困难或提出疑问时,指导员要给予相应的解决或反馈,以此来使普查人员能够及时的学习,并定期总结普查工作,为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要对奖惩制度进行合理化构建,对能力不足且态度不积极人员,需要给予一定的惩处,严重时可以直接开除。对普查质量以及自身能力都较强的人员来讲,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发普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确保普查质量得到提升。

(四)妥善完成档案管理

污染源普查档案属于一手资料,更是该项工作的成果体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够完成,这就要保证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对同一个污染源进行清查和普查,当该项工作完成后,不仅会获得清查、普查表,而且会产生繁杂的资料,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较大的挑战。所以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规划范围、统一标准,严格落实一户一档。与此同时,确定文件命名的方式和标准,并对档案开展全流程管理。同时确定纸版清查表的识别码,该码具有明显的唯一性,从而来大幅度提升查询的便捷性。此外,通过科学手段使得纸质向电子化转变,为更好的保存保管提供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掌握污染源数量和结构特点,而且可以形成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污染源的防治或管控提供保障。过去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普查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对于污染治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该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杜鹏,舒洲,杜俊杰.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6):176-178.

[2]邹丽萍.中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困难与建议[J].世界环境,2021(05):43-46.

[3]张嘉敏.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31(05):37-38.

[4]张波.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3):206+210.

[5]周敏捷,范海燕,骆倩,王子洲,杨易帆,周荣,许劼.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的思考探索[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1):194-196.

[6]贾睿,张宁,李卓.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管理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151-153.

作者简介:

吴健:男,汉族;出生年月:(1986.12--);籍贯:安徽合肥市肥西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环境咨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