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问题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问题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任国伟

沙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 沙河

摘要: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国家政府充分认识到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土地规划主要是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土地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主要是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现如今,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存在项目工序复杂、群众参与度不强、科学技术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特点和重要性,深入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应对策略,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问题;策略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想从实际保障人们生活质量,除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要加快推动土地开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了土地开发整理达到长远发展,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找出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做出针对性应对策略。尽管我国地形广阔,但是土地资源受到很大局限性,只有科学展现出土地资源优势,才能从根本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问题,有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为生态环境健康保驾护航。

一、目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批项目流程复杂,时间长

土地开发项目全过程施工必须具有一系列权利,其中包含进库审核权、设计对比批准权、项目实施权、工程规划权、质量检验权和大小工程认可权等均由土地主管部门省级管理部门决定,而项目初期选择和审批立案到质量验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还需经历许多会议评审,才能做出最终决定[1]。所以,我国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多次国家资源管理部门产生联系,同时到省级资源管理国土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到基层进行多次严格检查,审批手续多达二百多页。由此得知,当土地开发项目正式实施到结束,需要经历漫长等待与确定,充分体现出审批项目复杂、时间长等特点。

(二)群众参与度不高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大多数以“重初期、轻后期”现象为主,从具体来说,上级领导虽然加强重视该项目,但是在群众眼中显得微不足道,很难引起群众强烈关注。例如,土地开发项目内容、选址、用途等基本群众都未曾了解,并且在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方面,通常情况下委托相关机构开展沟通工作,几乎不存在二者共同商量现象,在实际中没有渗透到群众心中,因此项目正式开展过程中群众角色经常被忽略,导致项目现场严重缺乏群众监督。导致这种问题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大部分群众是农民出身,没有明确自主选择意识;第二,政府和项目决策中不重视群众意见;第三,大部分项目规划和研究,未能没满足群众利益和其他要求,大大降低了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得兴趣,无法提高群众参与度。

(三)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模式落后严重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具有明显复杂性、广泛性,涉及农业、林业、环保、水利等各部门,充分体现出多跨度、多学科、多技术等特点,以上这些因素的出现给项目管理增加工作难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人才缺乏严重。现如今,土地开发整理行业为了与时俱进,只关注其发展水平,不重视人才需求,导致土地开发整理人员技术操作能力偏低,再加上专业人员综合素质不均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在各项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不利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序进行[2]

(四)忽略环境保护

土地开发整理中,环境保护是整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项目是否顺利进行。首先,土地开发整理有着时间长、资金投入大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为了追赶项目进度,私自开垦土地,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完全不顾及地区气候、水土环境等,导致大面积森林和土地毁于一旦,严重破坏果园,无法实现重新开发。甚至有不良开发商只注重土地外观,无视河流、山地等自然生态建设,花费大量时间任意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周边环境带来恶劣影响,减少大量耕地面积,只为获取短期效益,造成长期失利局面。

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法律法规

基层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求,选择且推行合适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并且组织群众定期学习国家自然资源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保障群众具备相关法律法规意识。基于此,为了群众全面增强政策和法律意识,必须将这些政策全面落水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群众监督权力,提供提出意见条件,有利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也要结合工作各方面常见问题,及时听取群众建议,安排专业人员认真完成记录和汇总工作,各级法律法规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规范制度,满足群众基本需求。严格按照施工原则,加强提高工作进度,有效处理农村土地产权矛盾,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化、法制化。除此之外,全面贯彻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根据土地整理内容和目标,整合群众意见,制定出项目施工计划,实时公布项目进展情况,并且给予群众监督权力,随机选择群众作为代表,及时了解项目相关制度,充分展现出民主化特点。

(二)建设信息化评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应当依靠信息技术实现有效论证和预算,同时设立信息化评估机制,充分保障项目正常进行。评估机制主要是指制定系统、完整化和健全土地开发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大幅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土地资源实现科学应用。可见,这些工作都需要长期依靠信息技术完成,例如计算机自动处理、BIM项目全过程管控等[3]

(三)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在土地开发管理工作中,合理根据当前项目附近环境和气候变化制定明确规划,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健康。科学土地开发整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进行,加快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长远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稳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基础前提,加强注重田地改造,有效减少土地资源受到破坏,以免出现大面积水土流失,从根本保护地表植物。比如采取人工地表植物种植,增加土壤密集度和肥沃程度,为农民种植生产提供条件。除此之外,采用科学理念依据,围绕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发挥农业价值,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迅速发展。

(四)以人为本原则,重点培养专业人才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以群众作为主体,才能保障该工作发挥效能。主要原因在于土地整理开发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从根本解决土地相关问题,坚持服务人民群众,彰显出公共服务功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保持热情心态疏导工作,有利于工作人员思想意识形成。可以邀请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完善的相关人员,定期开展专门教育培训活动,组织相关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新技能,必要时还可以邀请行业专业人士针对性指导实践,增强工作意识,不断学习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后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奠定基础[4]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安排专业人员现场调查各地区土地开发管理情况,及时找出其问题和形成的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有利于农业产业环境健康,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推动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展开。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将土地规划和绿色生态保护理念相融合,将群众需求作为基础,科学引用先进技术,重点培养专业化、高质量技术型人才,充分保障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孙桂清.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6):123-124.

[2]黄晓凌,张建华,陈真.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措施研究——以辽宁某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12):21-23+41.

[3]聂英. 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及其综合效益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6.

[4]王盼盼,宋戈,王越. 农用地分等及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258-26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