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  击破难点-----《兰亭集序》与《前赤壁赋》的比较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合作探究  击破难点-----《兰亭集序》与《前赤壁赋》的比较阅读教学

殷作富

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

摘要:苏轼的《前赤壁赋 》和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都是思考着宇宙人生的名人佳作,但是两篇文章不仅文言字词晦涩难懂,而且主题思想深奥,学生难以理解。作者针对这两篇文章的三 、四段,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法,列举教学中具体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击破这两篇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 《赤壁赋 》 《 兰亭集序 》  合作探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录了苏轼的《赤壁赋》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两篇文章均为我国古代即景抒怀的名人佳作 ,《兰亭集序》笔端含情,曲折婉转,流畅通脱,是王羲之散文的代表作;《前赤壁赋》作为苏轼黄州时期乃至一生的代表作,写景抒情说理水乳交融,以其纯熟的技巧,畅达的风格及透彻的人生领悟,成为千古以来的文章绝唱。《兰亭集序》和《前赤壁赋》创作的缘由和环境都很不相同,王羲之眼中的的兰亭集会,兼具了修禊旧俗与文坛盛事双重意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惠风和畅的春光里,在修竹清流的山间流觞畅怀,吟咏诗篇,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成为千古佳话。王羲之作为此次集会核心人物,在众星捧月中俯仰天地笑论生死,尽显一代书圣文豪的洒脱自在。而苏轼夜游赤壁,心境与王羲之大不相同,他劫后余生被贬黄州,门前冷落亲友疏离,友人来访的感动喜悦及仕途无望的心灰意懒交织在一起。在宜人的江月美景中携客泛舟举酒属客,在及时行乐中寻求暂时的释怀与超脱,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又使他于落寞茫然中渴望远离尘世忘却名利而羽化成仙的境界。但是若细细读来,两篇文章其实又有着共同点:都在思考宇宙人生的重大问题。所以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还是有可行性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两篇文章不仅文言字词晦涩难懂,而且主题思想深奥,学生很难理解,教师不好表述。字词问题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解决,而主题思想方面的讲解常常让老师无从下手。教师能否照搬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应付了事呢?语文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而,如果教师教文言文时不引导学生鉴赏文中的主题思想就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说:“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 ’而无‘文 ’。”《赤 壁 赋 》、《兰亭集序》这两篇经典文言文的精髓正是其主题思想,不讲,行不通;讲,不好讲。教师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交流,为学生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那么,对于这两篇文章深奥的主题思想,我想教师如果能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讲究质疑的技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我想也许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赤壁赋》这篇文章,许多学生不理解课文第三 、四段的内容。他们问:作者写了“一世之雄”的曹孟德、“渺沧海之一粟”的自我、“挟飞仙”“抱明月”的愿望、“逝者如斯”的江水、“盈虚如彼“的月亮、“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为了抒发什么情感?阐发什么人生道理?对于学生的疑问,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一步步解疑。解疑之前,我通过巧妙的质疑,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难点。我先针对课文的第三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客泛舟赤壁,吹着洞箫,箫声悲戚,引发万千感慨,他会想到谁呢?第二,客想到 “一世之雄”的曹操,他发出什么感叹呢?第三,客在发出“而今 安在哉”的感叹时,抒发了什么情感?第四,客抒发“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情感后,他又希望得到什么?第五,客希望得到 “生命的永恒,并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 ”,在现实中他能得到吗?客知道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悲伤愁苦。其实,客所思正是苏子所想,客之悲正是苏子之愁。这样学生在我的质疑、自己的思考、以及小组的合作探究中,一步步地突破难点。                                                 

我又针对第四段提出几个问题:第一,苏轼用什么方式来宽慰 “客者”?第二,苏轼以“江水 ”“明月 ”为喻宽慰 “客者 ”,想传达 出什么意思?苏轼提出大自然的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后,又引发出什么人生的道理呢?第四,苏轼发了“人与自然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一代代生生不息”的道理,体 现他怎样的人生态度?第五,除了“豁达 ”、“开 朗 ”、“乐 观 ”、“ 自信 ”这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外,还有消极的一面吗?学生一下就想到了 “无奈 ”“ 自慰 ”等消极的态度。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思考探究 ,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赤壁赋》三 、四段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既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悲观的感叹又有热爱自然,随缘自适,尽情享受生活的豁达与乐观。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的三、四段,思想内容同样是晦涩难懂的。我也是采用质疑解疑的方法来指导教学的。比如文章的第三段:第一,作者罗列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几种生活方式?第二,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些人在享 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什么东西呢?第四,作者引用古人 的话:“死生亦大矣”除了表达悲痛之情外,还有什么用意?通过这 四个问题的层层追问,学生明白作者思考的是:人不能沉迷于美好的事物当中,不能永葆自己的青春,人生短暂人心烦苦,人们何不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珍惜拥有呢?对于文章的第四段,我这样设疑:作者是怎样看待生死呢?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死观是为了强调什么?作者通过这样的生死观探求生命的何种意义?很显然作者是在阐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每一个人可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告诉世人,要热爱生活,有所追求,同学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作者钻研书法,勤于诗文,成为一代名家,其实也是给世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

若把两篇文章放一起比较,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学生们很快能够发现领会古人文章的经典思路结构,两篇文章均采用悲喜起伏,层层深入的线索结构,开篇写景情景交融之乐,而后乐极生悲感叹生命的残缺短暂,再理性思考抒发人生独到观点而超越悲痛,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其次,不同时期作者的思想及时代差异,能够透过相似的现象,直达文章的内在精神。例如:王羲之的山水之乐反映出人的主体地位的觉醒,追求文章不朽既是当时文学觉醒影响的结果,也展示出作者对生命价值的的独特感悟。苏轼在仕途艰险中寻求精神升华,是宋代文士仕途如履薄冰转向寻求内心宁静的写照,呈现出从容旷达及睿智深刻的境界。另外,提升自身品格修养语文学习的外延无限广阔,最终目的不仅限于读写教学,更应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中国的文章从来都是传情载道的,我们阅读文章要拨开语言的阻障,直达作者的思想精髓,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文化背景中汲取精神食粮。最值得重视的是,青年学生要学习前人可贵的思想品格,以积极变通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这才是语文学习受用一生的根本所在。

陶行知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师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该给予肯定。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阅读生疑,到教师的技巧化的质疑,再到学生的合作探究破疑,学生的探究意识会得到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提升。    

教师在教学主题思想深奥的文言文时,如果能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的质疑,学生的合作探究,重视知识发现的过程那么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易如反掌。  

参考文献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教育出版社

[2]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4]李 波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五点做法  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