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与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与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高淑花

博济桥办事处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252300

摘要: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小麦病虫害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字: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综合防治技术

1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

1.1药物选择使用不合理

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不可避免。种植人员需选择科学的防治方式进行控制,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在种植过程中,部分种植人员没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无法第一时间采取防治措施,综合防治能力较弱,导致病虫害频发。个别种植人员仍采取传统的种植方式,根据自身种植经验进行操作,未使用科学的小麦种植技术,导致小麦质量与产量逐年下降。发生病虫害后,种植人员多选用化学农药进行处理,造成小麦植株表面农药残留。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会使病虫害形成抗药性,提升了防治难度。当前,在我国小麦种植过程中,常因药物选择不合理引发多种病虫害问题,因此农户需合理选择药物,确保小麦高产。小麦在生长阶段会受到外界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病虫害类型多样。农户若不能第一时间识别出小麦的病虫害种类而随意使用药剂,会对后续小麦种植工作造成影响。此外,在农药配比方面也存在问题。个别农户对害虫进行消杀时,不按照配比喷洒,而是混合使用多种药剂。因农药配比使用混乱,造成小麦种植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会出现产量下降的现象。农药配比符合标准后,若使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药剂无法发挥效果,小麦种植效果也会下降。可见,药物用量不合理会导致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1.2田间灌溉不合理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可以让小麦茁壮生长。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水分不同,因此需明确灌溉量,确保灌溉的合理性。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在灌溉小麦时多选择漫灌的方式,此类灌溉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小麦生长需求,但是长期漫灌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灌溉之后田间湿度大,为病虫害提供了生存条件,加快了病虫害的传播速率。田间灌溉是促进小麦生长的途径之一,如果不能满足小麦生长的基本需求,就会影响小麦生长速度,因此需确保灌溉方式的合理性。

1.3防治方法不当

我国农户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长期存在各类问题,主要表现为防治方法不当,导致病虫害传播速度逐渐加快;不能第一时间判断防治方法是否合理,使病虫害问题逐渐加重,导致防治力度逐渐削弱,最终降低了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当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害虫是小麦蚜虫,此类害虫一般出现在小麦生长期,此阶段管理人员需仔细观察,并及时开展防治工作。科学选择防治方法一直是我国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中较为重要的问题,会影响小麦产量。农户应重视对防治方法的选择,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

2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播种前防治技术

小麦受到病虫害侵袭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质量,所以种植户应当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种植户要根据桓台县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种植区域内小麦实际生长情况开展防治工作。在开展防治工作的过程中,种植户要以预防为主要原则,做好选地、整地工作,最大限度提升小麦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地方面除了要考虑土壤的肥沃程度外,还要考虑地理条件,尽可能选择方便灌溉且适合排水的地形,为后续灌溉工作提供便利。在对土壤进行深翻时,除了要注意深翻的深度外,还要控制深翻的次数。深翻次数较为频繁很容易伤害到土壤中的益生菌和有机物,一般情况下需每两年深翻1次。此外,要在种植区域内施加足够的基肥,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2播种时防治技术

播种时防治技术指做好选种、拌种和晒种工作,不会对生态环境和小麦植株造成任何损害,是桓台县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预防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强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种植户要将选种和拌种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在选种阶段,种植户要尽可能选择颗粒饱满圆润的种子,挑出干瘪种和损伤种,再利用盐水选种法去除不饱满的种子。盐水选种法利用了饱满种子和不饱满种子密度不同的原理。种植户需把所有种子放在食盐水中,剔除漂浮在食盐水上方的坏种,留下沉在底部的种子。之后要开展晾晒工作,待种子完全干燥后开展拌种工作。拌种药剂可以使用敌委丹溶液,即苯醚甲环唑溶液,该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有较强的预防效果,价格便宜,适应范围较广。为最大限度提高小麦出苗率,均匀搅拌后需进行晾晒处理,但晒种时间不能超过5d,每天不能超过8h。在播种前期的防治工作中,应以预防为主,增强小麦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从源头上降低小麦种植区域发生病虫害的概率。

2.3返青拔节期防治技术

小麦的返青期多在每年的2—3月,这个时期属于桓台县气温回升阶段,也是大量病虫害的侵袭阶段。返青是小麦出苗后起身前的阶段,如果小麦在此阶段感染病虫害,拔节期就会大面积暴发病虫害,给种植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返青拔节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小麦种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桓台县2—3月出现频率较高的虫害有管内蚜虫、贪夜蛾等,病害有纹枯病、叶锈病等。这几种病虫害除贪夜蛾之外,其他在小麦返青阶段不易被发现。针对此种情况,种植户要定期到田间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增加田间巡视的频率。如果在巡视期间发现纹枯病、叶锈病或蚜虫等病虫害,需评估其发展情况。小麦植株在返青阶段较为脆弱,贸然行动容易导致小麦植株受到损伤,所以要先对田间病虫害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估,切勿见病就治、见虫就灭。

小麦处于返青阶段时,有少量蚜虫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到小麦植株的正常生长,相反还会帮助小麦在田间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如果返青阶段小麦病虫害发展程度较为严重,就需有针对性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例如发现田间小麦植株的叶子已经开始发黄,可能是感染了叶锈病和纹枯病,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拔节期会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虽然化学药剂对病虫害的治疗效果较好且经济性较强,但会在小麦颖果表面产生农药残留。为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种植户要尽量选择毒性较小的化学药剂,减少小麦颖果表面的农药残留,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防治病虫害时,种植户要尽量选用物理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小麦植株的影响。

结束语:病虫害防治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降低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防治病虫害时,要有效预防病虫害,应采用多种方法。当出现病虫害时,合理选择药物进行防治,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原则。通过做好各个阶段的防治工作,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率,保证小麦产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春梅.小麦病虫害防治与措施建议[J].广东蚕业,2021,55(5):10-11.

[2]郑玉山.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7):190-191.

[3]万民.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2):8-9.

[4]张浩,黎雅.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J].河南农业,2021(2):22-23.

[5]孙建华.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0):4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