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中风的针灸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1

聊一聊中风的针灸治疗

周自立

南充市营山县中医医院  

中风即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突然破裂或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大脑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且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康复治疗尤其关键。发病后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对肢体恢复正常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

  1. 中风前兆:患者中风前,一般都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

头晕: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头晕是中风前的主要征兆之一。中风前患者往往会感到反复出现瞬间眩晕、或是突然感到头晕、周围物体出现转动,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这是由于短暂性脑缺血造成的,一旦出现脑缺血就会增加患脑中风的风险,因此,老人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就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肢体麻木或无力:除了患有糖尿病、颈、腰椎病的患者之外,中老年人出现四肢麻木等异常不良感觉并伴随有头疼、头晕等症状,可能是中风前兆,要引起注意。特别是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就明显增加了患中风的风险,中老年人要更加注意防范。

2、症状体征:患者常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或尿失禁等,老人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中风患者在急性期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要及时进行康复治疗,特别是有肢体偏瘫、失语、尿失禁者,针灸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3治疗方法:治疗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或抗感染用药等。

(1)、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益髓醒脑,合谷、太冲、水沟开窍,上肢配穴:手三里、曲池、外关、八邪、下肢配穴:环跳、风市、委中、承山、阳凌泉、丰隆、三阴交等。

(2)、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失语是中风发生后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表现为理解、用词困难,语言含糊不清甚至不能发音等语言障碍。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效果显著。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舌之位,经脉多过之,因此利用针灸刺激经脉可以达到调和阴阳的作用,对语言的恢复有帮助。从现代医学分析,针灸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刺激神经细胞增殖,减少兴奋性氨基酸,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发病机制:中医认为中风后失语属于“风暗”“舌强”等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中记载:邪入于腑,既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现代研究认为,中风后失语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脑半球皮质语言中枢损坏。失语症的恢复理论主要依据于脑的可塑性理论,主要是通过周围神经发出侧芽发挥支配功能,使功能得以恢复。针刺语言区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的血流改变,建立起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改善大脑皮层血液循环的目的,加速脑组织的修复和脑细胞的代谢,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毫针刺法,在前述主穴基础上加语言区可以刺激大脑皮层,配穴加金津、玉液、廉泉、通里、悬钟等。

(3)、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尿失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脑卒中破坏了神经排尿通路,引起局部自主控制神经功能丧失导致逼尿肌张力增高引起尿失禁,另外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会有所障碍,因此膀胱即使功能正常也不能很好地表达排尿意愿引起尿失禁。常见的症状为不自主的间歇性排尿、排尿时没有感觉、出现尿频、尿急等,并且诱发褥疮、泌尿系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中风后尿失禁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在我国中风后出现排尿障碍的发生率约为27%~58%。西医常规治疗脑缺血、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或者通过锻炼膀胱括约肌的张力来改善中风后尿失禁,但是治愈率不高。针灸采用毫针治疗: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八髎穴、秩边透水道针刺疗法,平补平泻或泻法。对中风后尿失禁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

笔者选取了2017年10月到位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开始针灸康复治疗时间的早晚不同,将所有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发病15天至1月内到我科接受针灸康复治疗的患者均纳入实验组,发病半年后才接受针灸康复治疗的患者均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后,整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因此患者中风后针灸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