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PBL教学法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的应用

许静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2

摘要目的: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法,探讨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在我校药学专业的200例学生中展开,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实验设计能力、团队意识等。结论:通过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并且该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值得推荐。

【关键词】PBL教学法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

药物临床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药物在临床上的疗效、代谢、吸收,通过药物临床试验,可以排除药物的危险性和副作用。尤其是新型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的确认中药物临床试验是最关键的步骤,因此对药理学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将医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医学生分为小组,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相关医学课题展开教学活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知识量比较大,内容繁杂,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够熟练掌握学习重点,学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选取在我校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学生作为调研的样本,抽取其数据,重点探究PBL教学法所带来的成效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将在我校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的200例学生中展开,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名学生。观察组男女比例45:55,平均年龄(18.57±1.4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46:54,平均年龄(18.87±1.63)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学生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资料进行讲解示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观察组接受PBL教学法。首先将观察组学生分成20个小组,每小组5名同学,并选择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主要内容是协调组间的事情,与教师进行沟通反馈信息。教师根据教学资料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指出关键点,使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小组的学生则进行分工合作,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途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并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信息制定解决方案。每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其余学生可以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鼓励、表扬。

1.3评价标准

(1)PBL教学完成之后,对学生的进行测试,满分100分。

(2)为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包括6个项目,由学生填写对PBL教学的建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是研究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单位采用%进行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结果
    1.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测试成绩

观察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测试成绩x±s,分

组别(例数)

例数

测试成绩

对照组

100

73.54±4.44

观察组

100

81.54±5.35

X2

p

2.2观察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

观察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实验设计能力、团队意识等,详情见表2。

表2观察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

项目

所占比(%)

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

95(95.00)

激发学习兴趣

93(93.00)

培养自主分析问题能力

94(94.00)

培养团队意识

95(95.00)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87(87.00)

培养自我实验设计能力

94(94.00)

3.讨论

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是一门专业性特别强的必修课程,对于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充分掌握药物临床试验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尤为重要。然而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难度比较大,知识点繁杂。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下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培养现代化医学人才的需求。为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应该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PBL教学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发展,目前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是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地查找资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论文撰写能力和文献查阅的能力。教师在PBL教学法中主要负责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并引导学生学习,监控整个教学活动可以顺利、高效率地进行。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答案。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最后由小组派一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教师则进行点评与总结,通过采用PBL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同时有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法,观察组学生的测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说明PBL教学法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在药物临床试验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并且该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杨婕.PBL教学法在高职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3):44-45.

[2]彭金咏,尹连红.PBL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5):186-187.

[3]杨春娟,李星全,甘春丽.PBL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学理论课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3):161-163+185.

[4]朱琳,李爽,王京峰,王浩,刘志敏,吕婵梅.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0):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