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要切除胆吗?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1

胆结石要切除胆吗?如何护理?

张仁桃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643030

    王女士今年52岁,在某次单位体检活动中,体检医生告知她胆囊功能可能较差,询问她是否时常有右上腹疼痛的感觉。王女士不敢怠慢,到大医院检查后,医生经过超声诊断,发现她体内有胆结石,需要迅速治疗。关于胆结石的治疗,王女士的同事曾经切除大部分胆,最终痊愈,这不仅让王女士十分担忧。医生告诉她,胆结石未必一定要经过手术治疗,只要符合指征,并遵从护理指导,保守治疗同样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1 胆结石有哪些治疗手段?

    当前临床针对胆结石的治疗,依然以胆囊切除术为主,这和胆再生能力较强的特性密不可分,通常只需要半年时间,即可恢复自重的90%。但是一部分患者对切除胆的手术恐惧心理较重,因此保胆取石术在临床上也逐渐受到重视,并逐渐推广应用。保胆取石术实质是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取出胆囊结石,避免摘除胆囊为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患者安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保胆取石术并不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具体包含以下方面:首先,患者为单发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数量较少,在3个以下,也可采用保胆取石术。其次,结石体积较大,可减小结石取出难度,也可以避免结石掉落胆管中,引发不良反应。另外,患者仍然具备较好的胆囊收缩功能,收缩率需在80%或以上。最后,患者胆囊壁厚度不能过大,同时应保证较高光滑性,避免胆囊结石复发。

    除此之外,体外超声波治疗,同样可借助超声波的振动作用震碎胆结石。具体治疗时,可以通过X线或超声波设备对胆结石位置进行定位,并应用碎石机形成冲击脉冲,达到冲击胆结石的目的。胆结石经过不断冲击,会形成细小碎石,通过人体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如果患者结石数量不超过3枚,结石类型为囊固醇结石,同时自身胆囊收缩功能无异常,则可采用此种治疗方式。排出结石之后,为避免结石复发,应当适当给予患者溶石药物。

    口服胆酸同样可以溶解胆结石,这和胆囊结石发病机制密不可分。当患者改变胆汁理化成分,增加胆固醇浓度,有可能导致胆汁酸池缩小。而胆酸可令胆汁酸池增大,减少分泌胆固醇量,避免胆固醇分泌量饱和。胆囊中胆固醇结石有可能溶解排出。

2 胆结石手术患者应如何护理?

2.1 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

    胆结石术后有一定概率引发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明确患者各项身体状态是否处于正常水平,避免影响术后患者康复。监测项目包括血压、脉搏和体温等,若患者生命体征存在异常现象,应当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做好急救准备。为避免患者切口感染,应当随时注意患者切口敷料是否保持较强干燥性,护理人员自身保持全程操作无菌性的同时,也需要提醒患者及患者家属,避免和手术切口相碰,以免患者感染。若患者存在肺部感染风险,应当通过机械设备或叩背等方式,帮助患者排痰。护理人员每次查房时,应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感,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随时掌握患者病情。

2.2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可能会因为担忧手术疗效,或经历严重疼痛感,降低治疗康复信心,影响护理依从性。还有一些患者会因为康复过程煎熬而无法忍受,出现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情况。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中所思所想,明确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过往成功治疗的胆结石病例,安慰患者尽管康复时间较长,但只要和医护人员配合,一样可以痊愈出院,避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过于急躁,影响疾病康复。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家属的配合,关注患者正常需求,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提高心理护理的针对性。

2.3 生活护理

    饮食方面,术后患者不能立刻进食,在6小时之内,若患者生命体征无异常,可以适当为患者给予流食,流食应提前预热,避免使患者着凉,为患者消化系统带来负担。若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可以从流食向半流食和普通食物类型过渡。食物类型应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包括新鲜蔬果、瘦肉等,避免油脂、盐分、糖分含量较高、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若食物会引起胀气,同样应避免患者食用。

    运动方面,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结合患者病情康复状况,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肢体和关节的按摩,避免因长时间卧床,降低肌肉和神经功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和压疮等并发症。术后4天,若患者状况良好,可以帮助患者下床活动,运动量需要循序渐进,若患者感觉不适,应立刻停止。

    休息方面,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保持足量休息,避免引用茶、咖啡等刺激性较强、易于引起神经兴奋的饮料。对此,护理人员应避免探视患者人流量过于集中,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疗养环境。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将绿植、鲜花等放在病房中,使患者感觉心安,保证良好的休息。

2.4 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告知居家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添加患者联系方式,定期展开对患者的随访,记录患者康复情况,提醒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现象,随时回到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