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治疗应用缬沙坦的药理机制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高血压病治疗应用缬沙坦的药理机制及效果分析

张宝珠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300052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病治疗应用缬沙坦的药理机制和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即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病;缬沙坦;药理机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高血压已成为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相关研究指出[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40%左右,随着老龄化形势不断加剧,预计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60%患者有高血压。患者患病后以眩晕,头痛,心悸为主要临床症状,同时会累及其他器官,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但在实际治疗中,不同用药方案有着不同的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文将针对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药理机制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并同一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给予排除;对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给予排除;对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给予排除。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42-77岁,平均年龄(61.27±9.74)岁;病程范围1-10年,平均病程(5.13±0.52)年;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44-75岁,平均年龄(60.43±9.51)岁;病程范围1-9年,平均病程(5.73±0.64)年;将患者基础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一药物治疗,即:氨氯地平片,所选药物为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20390,规格为5mg;患者口服,每次1片,每天1次,连续用药6个月;服药期间可依据患者病情发展状况适当调整用药量。观察组则给予联合用药[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生产厂家为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03521,规格为80mg;患者每天口服1次,每次1粒,连续服药6个月。

1.3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经治疗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mmHg及20mmHg,血压恢复正常水平,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舒张压、收缩压降低幅度分别低于10mmHg及20mmHg,血压水平与正常水平接近,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血压水平无变化,甚至加重的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显著,相比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40

8(20.0)

16(40.0)

16(40.0)

80.0%

观察组

40

2(5.0)

14(35.0)

24(60.0)

95.0%

x2

4.114

P

0.043

表2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对比(mmHg)

组别

例数

舒张压(DBP)

收缩压

对照组

40

98.51±2.12

120.34±2.16

观察组

40

90.23±2.14

104.53±2.03

x2

17.466

33.732

P

0.000

0.000

3.讨论

高血压是以持续血压高于正常水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无法根治等特点,血压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累及到其他内脏器官,造成多种并发症[3],例如:冠心病,肾脏疾病,心肌梗死等,因此必须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

临床治疗高血压以药物控制血压水平为主,其中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是常用的药物,前者依靠隔绝患者心肌与血管平滑肌中的钙离子,起到抑制钙离子流入细胞的作用,从而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而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其药理机制

[4]为,应用缬沙坦科阻断AT1受体,扩张血管;同时缬沙坦还能抑制I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介导的肾上腺球细胞,阻断机体产生醛固酮,实现降低血压的目的。此外,缬沙坦还能抑制肾素分泌,抑制心肌细胞的重塑,在患者体内保存时间长,解决了血药浓度不足的问题,正因如此,该药物对患者的肝脏和肾脏保护的比较好,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缬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病时效果显著,降血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时庆平,陈飞鸿,兰玲,等.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广西医学,2021,43(9):1124-1128,1152.

[2]张凡. 对高血压患者运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治疗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1(3):57.

[3]翟吉松. 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的效果[J]. 养生大世界,2021(12):50-51.

[4]王纪花. 应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 效果观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