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核心片段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核心片段教学设计

蔡淑芬

深圳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00

课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1)教学内容分析

不等和相等构成了现实世界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其中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大小关系的基础理论,也是后续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等知识的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已有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比较大小、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关系的认识基础,因此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类比等式的性质,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化为“”或“”的形式。

综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内容。

2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比较大小、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关系,已能初步感受到等与不等的异同点,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猜想、验证、归纳的能力,积累了利用等式的性质类比探索出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经验。

3教学目标设置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经历猜想、验证、归纳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从运算的角度,初步感知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点;

②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化为“”或“”的形式。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及应用,体会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思想。

【问题解决目标】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不等式的性质,并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不等式基本性质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

(4)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猜想、验证、总结、归纳的能力,但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会遇到问题:

①类比的尺度不好把握,类比等式性质中的什么?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学生能否理解“同一个整式”的含义?

③学生在类比等式性质1猜想不等式性质1时,会出现“结果仍不相等”,不能猜想出“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④学生在类比等式性质2时,受思维的局限性,不能立即想到等式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情况。

⑤学生在应用不等式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时,往往会在不等式性质3的运用上出问题。

(5)教学策略分析

  根据以上的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及教法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理解与应用

【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初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我决定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6)教学过程设计(核心片段)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回顾 

引入

新知

4分钟

1、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回顾等式的性质)

2、以解题分析回顾等式的性质

引导学生类比等式的性质,猜想不等式会有怎样的性质呢?(引导学生根据等式与不等式的不同之处,研究不等式基本性质需要关注不等号的方向)

引导学生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回顾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定义,向学生提出问题:类比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会有怎样的性质?

解一元一次方程、回顾等式的性质,并用符号语言表示。

思考:不等式会有怎样的性质?

1.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学生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回顾等式的性质,引导猜想不等式的性质,这样设计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更加自然流畅;

2.以题带动复习,相对于口述知识点复习更加有针对性、时效性。

二、

多维探索 

获取

新知

15

分 钟

二、

多维探索 

获取

新知

15

分 钟

『探究活动1』

1、计算体验,感知发现

(1)将不等式3>2两边都加(减)同一个数,比较所得的数的大小,用“<”或“>”填空:

3 > 2

3+1  >  2+1    3-1  >  2-1

3+4  >  2+4    3-4  >  2-4

3+ > 2+   3-> 2-

(2)再次举例,计算感知

举例:用a替换4,b替换-1,若a>b两边加上的是相同的量,可以用相同的字母表示,就能得到

a+b+  a- > b-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概括出你的发现,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文字语言:

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仍然不变

符号语言:

如果,那么

3、小试牛刀

『探究活动2』

1、小组合作探究,类比等式性质2、猜想不等式性质

学生猜测1: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学生猜测2:分两类,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

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  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计算体验,感知发现(重点分析、突破难点手段1)

4、学生分组举例验证结论(突破难点手段2)

5、老师用数轴举例验证不等式性质2、3

6、 

5、总结归纳结论

6、回归教材,勾画重点“不等号方向”,并朗读理解

7、微课使用

通过学生课后观看微课《相反数来理解不等式性质3》,从另外一个角度加深理解不等式性质3

预设:

学生类比等式的性质,受到思维的局限性的影响,可能想不到等式与不等式的不同点,不知研究不等号的方向

预设(一):部分学生怎么从加减同一个数,迁移到加减同一个整式时有困难。

预设(二):小试牛刀中的第3题预设问题,学生不知如何从已知变形。

预设(三):

如果学生猜测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体验,从计算中发现猜想的问题;

预设(四):

如果学生一开始就猜想出乘以或除以负数,教师就直接到计算体验环节,让学生总结归纳出结论。

预设(五):

在什么情况下,不等号没变?在什么情况下,不等号发生了改变?

预设(六):

遇到字母,不确定正负性时,该怎么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

总结

学生动手操作、

计算体验,感知新知。

小组讨论,自我纠错,完善结论

1.利用多组例子的计算感知,让学生体会观察探索的过程,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猜想是获得结论的第一步,但猜想之后需要进行验证或论证。

3.不等式的性质2,3是这一节的重点、难点,教师采取让学生试误在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种知识的生成显得水到渠成,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

4.学生自主举例,发现有同样的结论,使得学生更加相信自己的猜想,促进知识的理解。

5.学生自主归纳不等式性质2、3并用符号语言表示,既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又发展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

6.从知识本身,微课不仅加深学生对性质2、3的理解,还向学生再次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从形式上体现了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的新课标理念。

7.根据不同预设做不同安排,针对教学实际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成,

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最终能够达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统一。

(7)板书设计:

IMG_256

(8)学术价值

     本课题为《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核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遵循SOLO分类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学生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引入,通过复习、类比等式的性质,带领学生探索不等式的性质,用计算验证,多组例子展示,采取不完全归纳法推导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知识的发生、发展是有方向的,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猜想可以类比发现,但类比不是照搬,同时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验证;

单一结构水平体现:实际课堂中,教师设计环节“用等式的性质2引导学生类比联想出不等式性质2与3”,学生从引导中获取部分正确或有用的信息点,但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不全面或作出的答案不完全正确;

多元结构水平体现:老师用数轴举例引导学生验证不等式性质2、3,学生能从具体的点的运动中回答出含有一定顺序进行的相关但却不同的不等式性质2、3;

关联结构水平体现:当学生在数轴上理解了不等式性质2、3后,教师设计问题“3a>2a对吗?”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a>b,acbc”的大小关系,两个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发展部分学生的关联结构思维水平;

拓展抽象水平体现:通过学生课后观看微课《相反数来理解不等式性质3》,从另外一个角度加深理解不等式性质3,尝试让学生自己从学过的知识中洞察出没有明显给出的一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