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的开展

利远军

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523820

摘要:对于常规的小学教学来讲,教师未重视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这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可见,小学开展量感可视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抽象事物,让学生对可测属性,如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等,把本来抽象、虚无缥缈的量感直观、具体化地呈现出来。这对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的开展,展开相应分析,并给出个人建议,以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量感;可视化教学

引言:谈到量感,本质上就是在讨论怎样去认识“量”。量感需要学生对“量”有一定的把握,“量”具有直观性、敏感性,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体,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而可视化教学的实际作用就是让学生对于这个“量”从晦涩难懂到略知一二,再到清晰可见。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量”。

一、培养小学数学“量感”的意义之处

数学是一门极其理智的学科,它的各项定理都是通过客观的数字进行推敲、总结、概括而成的结论。所以,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则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应试考试和书面上的数学知识点,更要看重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上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还处于懵懂状态,对于量感的认识更是处于发展阶段,常常闹出笑话,一根铅笔长15分米,一间教室长50米等等,这些都是量感把握不准确而导致的,所以培养学生数学“量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们拥有了量感之后更方便理解数学的抽象知识,从而实现抽象数学结构的合理形成,对扩充数学学习的知识蓝图有着深远影响,对于学生思维乃至人生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学生“量感”缺失的因素

1、教师因素

对于教师来讲,过去的教学理念并没有提到过所谓的量感,普遍并不会着重培养学生的量感意识,教师只会枯燥地讲解书本知识,毫无变化地诉说着数学公式,和学生的互动极少。

2、学生因素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有关量的知识时,学生年龄太小认识不足,并不会思考和自我发展,对于量的概念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学生获取知识不能仅依靠教师的讲解,而是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也不能因为对某一知识感兴趣而学习,对某一知识感到厌恶而逃之夭夭,再者,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不相同,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3、社会因素

过去来讲,社会并不注重学生的素养培育,在社会的大趋势影响下,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各种考题的讲解,各种题型的排列,由于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未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师生关系并不非常融洽,导致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并不能对教学有着清晰的把握。

三、在适当的诱导中培养学生对量感的学习

想要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应当首先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的开展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学生对于学习量感的痛点之处,再有意识地创造可视化的环境把“量”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中,量感的渗透比比皆是,对于相关知识如人教版五下长方体的体积的学习。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着重关注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只单方面注重学习结果,着眼于应试题目,忽略学习感受,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量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其内涵及对学生学习理科知识的作用不言而喻,在量感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准确快速地分析问题,直击事物的根本内涵。因此老师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量感为核心,刻意地进行相关引导,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思维为目的进行教学。

1、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量感的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向着预设的方向思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提出问题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课本中,笔者首先将乌鸦喝水这一情景引入,然后提出问题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再进行实验最后引出了体积容积这一抽象的“量”的概念。

2、多加练习,培养学生对量感的认识

量感的建立与发展必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所谓脚踏实地,多加练习,勤奋思考,在体验和练习中丰富学生对于量感的认识。单纯地提到量感教学来说空乏无力,具体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本来说,估算物体体积是学生不可避免考查量感的试题,学生不单单需要认识体积单位这一基础知识,更要对生活中的常见物体的体积有着基础的认识和判断。逐步加强对事物体积容积的认识,慢慢地培养学生对于量感的认识。其次教师应当多加创造学生学习量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练习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橡皮的体积约是10_ ,影碟机的体积约是22_,(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首先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数字有了大致的判断范围,再根据生活中的相似的事物选定单位,围绕着物体的体积学生展开思考,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事物量的判断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学生在估算物体的体积过程中,经历了物体体积量感的体验过程,不单单触及了量感,更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量感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联系生活,强化学生对量感的体验

许多人认为数学与生活中的事物毫无联系,或者说与生活的联系仅仅局限于算数,然而并非如此,表面上许多理论知识在生活中无法进行作用,但是数学其实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源于生活,我们仅需要细心观察并思考就会发现可以将数学的基础知识与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这种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其实有着特别的实用性。从生活中感受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可以以常见事物为工具将抽象的量可视化,让学生对着常见事物评估其体积,再以这个物体作为研究找其他相似的物体进行评估,在这不起眼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量感水平会有质的飞跃。在量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锻炼学生的推理意识,当学生在不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时,可以进行合理的推理,比如不能明确一间教室的大小时,可以思考一块砖的长度,再考虑教室有几块砖拼接由此可以推断出教室的长宽,则更容易估出教室大小。再者比如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与正方体相似,教师在讲解完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后,让学生通过小组探讨正方体的体积,给出计算公式。在学生推导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也提高了自身推导能力。

结束语:综上论述,小学教学的核心理念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对学生的教育不再会停留在知识表面。所以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量感为导向,思考如何巧妙地培养学生的量感,实施以量感为主要方针的教学目标,自发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和思考的资源,巧妙的使用生活中方方面面实施教学,使学生对数学学科充满好奇。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探究精神。进而让学生可以了解和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有着关键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骏.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的开展[J].学苑教育,2022(08):87-88+91.

[2]黄春雷.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2(03):73-74.

[3]李莹.小学教学量感可视化教学探索[C]/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630-634.

[4]韩宇玫.在小学数学中开展量感可视化教学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1(19):64-66.

[5]王学忠.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分析与研究[J].新课程,2020(2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