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研究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鲁园园

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博物馆文化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选用会对文物保护进程,文物保护成效取得等产生直接影响。博物馆虽然认识文物保护措施科学选用的必要性,但在文物保护措施的选用上依然存在着很大不足。伴随着文物保护受关注与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文物保护措施选用上的压力不断提升。如何在新时期更为有效的进行文物保护措施选用也是博物馆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管理;保护措施

引言:文物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不同国家及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各不相同,历史文化是人们实现自立与进取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国家对文物保护予以了高度重视,政府以及所有公民都应具备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进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保障。

一、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1、历史文化的传承

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传统美德的继承,它是思想及道德价值建立的基础,是人们独立与进取的重要精神支柱。文物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在对文物进行了解与鉴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体现该时期的民族智慧,还可以增强人们的历史知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历史探索需求,进而实现情感的升华,提高人们的鉴赏意识与能力,进而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

2、具有教育意义

文物是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遗留的宝贵财产,它是各个朝代兴衰的见证者,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应正视文物的重要作用,了解久远的历史时期文物制造者的工匠精神,学习其不怕苦累、刻苦钻研的精神,进而提高对祖国的热爱,以自强、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投入工作与学习,从整体上提升全民族的进取精神与素质。

3、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

在文物鉴赏与分析过程中,人们得以了解历史,正确认识历史,从考古研究层面来讲文物具有极大的价值,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科研借鉴意义。考古学家在对历史文物进行逐一的分析与鉴赏过程中,不断了解千百年前人们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进而通过文物中所传递的信息实现历史的重现。因此,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博物馆文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文物管理制度

科学严谨的文物管理制度是文物保护的重要保障,是法律与技术两个不同层面沟通的桥梁。目前,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物保护制度的确立较为滞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未能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国家未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文物保护,建立的文物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缺陷。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当中,留存至今的文物数量极多但其中部分文物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难以进行修复。基于这一情况,必须建立并完善文物管理制度,实现文物的全面、细致的管理与保护,进而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2、文物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足

文物保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是决定文物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了解文物的出土地点、文物的作用以及文物传承于哪个历史时期,只有具备充足的文物知识才能保证文物管理及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文物专业的人才极度缺乏,因此文物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规范,难以形成管理体系。如果博物馆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不强,未能及时开展文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必然会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群众缺乏文物保护认识,参观现场秩序难以维护

影响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质量的因素不仅局限在博物馆方面,还体现在对群众保护意识的依赖,具体指在群众参观博物馆中文物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确保每位参观者都能自觉遵守博物馆内的秩序,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参观活动,严禁用手直接触碰文物,从而为文物提供全方位保障。但是在部分地区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中,群众参观文物时过于随意,且缺少对文物价值、意义的了解,通常按照自身的意愿伸手触碰,甚至破坏文物,不仅会给文物修复带来巨大压力,还会阻碍文物保护工作的落实,无法体现文物的价值。还有部分群众会带着孩子参观文物,应该始终坚持带领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则,从小教导孩子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减少对文物造成的破坏,充分体现文物的唯一性。

三、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1、建立并完善文物管理制度

文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管理与保护文物的重要手段,博物馆应以国家的相关条例为基础,贯彻国家制定的文物管理及保护方针,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手段保护文物的安全,制定并优化文物管理制度,规范博物馆的文物管理秩序。由于博物馆是开放性的展馆,因此必须制定更加细致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博物馆自身的管理流程,还要针对参观者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进行制度与规范的公示,确保制度得以严格的贯彻与执行。此外政府应予以博物馆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

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展。博物馆要重点加强对青年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加强博物馆与业内同行的交流合作,加强工作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文保设备,提高文物保护质量。同时还要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为文物保护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加强预备人才的培养。对于稀缺的文物修复人员来说,博物馆要不断创新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模式,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文物修复的整体水平,并切实解决文物修复师在学术、社会、经济地位方面“三无”的窘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手段吸引人才,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3、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模式创新,充分体现文物的价值

传统的工作模式较为固化,且体现出较强的滞后性,无法充分展示博物馆文物的价值。为此,应该增强创新意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革、优化工作模式,领导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带头作用,立足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模式,加强对多种不同影响因素的考量,充分体现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例如,在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三维投影技术达到平衡文物价值挖掘工作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目的,在人们参观博物馆时,通过重要文物的三维投影,有助于参观者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此种工作模式不仅能减少群众对文物的破坏,还能丰富参观者的体验,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从而强化博物馆的吸引力。此外,博物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设备等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强化不同层级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文物保护行业的发展水平,充分体现出不同文物的教育价值、艺术价值,通过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有助于强化文化自信。

4、大力发展博物馆信息化管理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监控技术的普及应用促使博物馆改善了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方法。能够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要素的精准防范,促使文物保护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并且发展博物馆信息化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通过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可以打造立体化博物馆展览形式,更直观地展现文物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因此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立文物信息数据库,将传统文物保护经验与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开辟从文物信息收集到开发利用的系统性管理体系,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实际需要。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虽然我国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要认识到国内文物保护措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总结文物保护经验、创新文物保护措施,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珍.浅析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21(19):86-87.

[2]高云宵.浅析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