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探讨

冯立翔

620123198906160513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行业和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质量是确保其后续得以安全稳定运用的关键前提,为了确保整体施工质量效果,除了要重点关注前期施工技术的规范执行外,后续验收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同样不容忽视,作为最后一关,要求选择适宜合理的检测技术手段予以优化处理,确保各类质量缺陷均能够及时发现,进而予以处理改进,避免形成质量病害遗留问题。在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工作开展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出较强的优势,有别于传统滞后检测方式,尤其是在道路桥梁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中,更是值得优先选用,具备较高研究价值。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无损检测技术

引言

在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做到不损害整个工程结构的基础上做出比较精准的检测,由此发现其所存在的缺陷和质量问题。因此在实际工程检测期间,需要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情况,选择适合于工程实践的方法,促进我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和建设。

1无损检测技术定义

无损检测又被称为无损探伤,是在不损伤结构件内部组织结构且不影响结构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探究其结构分布情况的一种技术方法。众所周知,结构件内部出现裂痕或者其他缺陷时,会对结构件的物理性质(比如稳定性、压力承受能力、拉伸力传递能力等)产生影响,从而限制这种结构件的使用;这些裂痕或其他缺陷在人为不破坏结构件表面的前提下很难发现,但是通过特殊的显影技术却可以观察到。这些显影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红外、电磁等各类射线。当这些超声波、红外、电磁等射线发射到结构件表面时,由于其分子振动频率极高,因此能够轻易穿透结构件表面分子膜,当遇到结构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就会改变其传播路线,或者被结构变化部分吸收,最终会在结构件另一侧预置的显影设备上出现重影或者空白现象,从而帮助使用者作出判断。

2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全面性、全程性等三方面特点。非破坏性,主要是指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道路桥梁结构以及道路桥梁主体造成任何的破坏,特别是对于检测人员的安全能够给予相应的保证,其次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实现对道路桥梁物的穿透,有效避免破坏性检测技术带来的影响。全面性,主要是指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将道路桥梁工程的全部角落进行检测,能够实现100%的覆盖,同时还能够规避检测位置狭小带来的问题,具有极为便捷的服务性和功能性。全程性,主要是指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将道路桥梁的材料以及材料自身的问题进行检测,特别是对于材料经过反复弯折等问题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及时发现。因此,无损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道路桥梁建构检测、道路桥梁材料检测,同时还能够满足道路桥梁施工工艺的各项检测要求,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优点:其一,能够实现对目标道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检测,特别是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能够借助多种检测技术,有效规避对道路桥梁的破坏和影响,同时还能够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运行,并且还能够做到检测与修复同步执行,有效推动检测工作的创新和高效;其二,能够快速探寻到检测点位,相较于传统检测技术,具有效率高、检测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等诸多优势,特别是在一些偏僻的道路桥梁工程中,借助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实现检测位置的精准定位,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混凝土强度检测

1)检测技术。①回弹检测法,这种检测技术是桥梁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活动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检测技术之一,使用重锤弹击混凝土表面,观察重锤回弹次数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②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来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其检测结果更为精准,可以有效弥补单一性检测技术的不足。该项目使用混凝土超声波检测技术来检测混凝土结构内的声速值,使用回弹仪锤击混凝土的方式来检测混凝土的回弹值,借助测强曲线获取混凝土的回弹代表值与声速代表值,以此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数值。结合该项目来看,桥面部分总计设置10个检测区域,共计160个检测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除其中无效的检测数据,然后对检测面进行修正,最后获取检测结果。2)检测结果。最终的检测结果显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平均数值为45.3MPa,最小值为41.5MPa,标准差为2.75。混凝土推定强度值为40.8MPa,不难发现该项目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C40强度标号。

3.2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在针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进行检测分析时,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主要借助于检测分析主体结构对于红外线信号的辐射状况,进而分析判断内部结构分布状况。从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来看,其最为核心的手段就是根据相应红外线信号反馈的温度绘制成像,进而分析明确相应结构内部可能存在的明显缺陷问题,对于严重损伤予以明确,提示相关人员进行修复处理。基于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而言,其在混凝土构件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往往较为突出,可以准确全面分析明确整体施工状况,一旦内部存在不均匀或者是明显裂缝,均可以反馈出来,由此进行质量综合评估把关。当然,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除了可以针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外,还能够较好实现道路桥梁工程项目防水层以及装饰层的检测分析,对于存在的损伤以及裂缝予以明确,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虽然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确实具备明显优势,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相对也比较高,但是因为其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技术人员出现偏差问题,则必然很可能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进而做出错误判断,要求予以全过程严格把关。

3.3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检测方式。超声波检测技术是利用瞬时应力波以及反射、折射等一系列方式,有效探查道路、桥梁、道路桥梁内部的质量问题。不仅如此,在进行测量时,能够借助多种的信号反射,实现快速、精准的检测。超声波的声波频率是人无法发现和感知的,因此需要借助多种检测设备有效发生信号和收集反馈信号,帮助检测人员进一步了解检测位置的具体问题,通过不同声波的组合和排列,分析道路桥梁内部裂缝的具体尺寸。

3.4雷达无损检测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中应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同样也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借助于雷达波实现对于被检测目标的分析评估。因为雷达波存在较高的穿透力,可以实现被检测实体的准确检测,尤其是对于一些体积相对较大的被检测构件,更是可以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下达到较为理想的充分检测分析。从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上来看,其不仅仅可以较好实现对于被检测构件内部状况的准确分析评估,同样也能够实现对于分层状况以及裂缝问题的发现,由此更好实现相关病害问题的就成处理。在混凝土结构检测分析中,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准确判断内部钢筋分布状况以及介质均匀性状况,以此准确判断相应结构施工质量状况。

结语

在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做到不损害整个工程结构的基础上做出比较精准的检测,由此发现其所存在的缺陷和质量问题。因此在实际工程检测期间,需要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情况,选择适合于工程实践的方法,促进我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许鹏飞.试验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检测中的应用探析[J].居舍,2021(18):83-84.

[2]曾广忠,贺学业.试验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检测中的应用[J].人民交通,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