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化琴

老砦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 272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升,我国在种植业方面具有较快的发展,是世界上农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小麦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小麦作为食物来源之一,在人们的生产及生活中发挥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小麦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高度重视小麦产量,提高小麦种植技术,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及品质。主要分析了小麦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在很多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提高小麦的种植面积,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来提升小麦的产量,同时优化田间管理,尽量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生长造成威胁,成为多年来相关部门的重点研究课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在小麦种植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小麦的整体产量增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有些地区在小麦田间管理和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上,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提高重视,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更好的解决方法,让田间管理质量有所提升,同时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1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1.1合理选种

首先,在小麦种植期间,种植人员要对小麦的品种进行科学选择,一般选用抗倒伏能力强、抗病、耐旱的品种,保证小麦的出苗率,提高小麦的成活率,从选种层面提高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确保国家粮库充足,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物质保障。其次,小麦种植人员要结合种植园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种植不同生长周期的小麦,筛选出最佳的种植品种,在小麦充分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后,要对小麦进行连续种植,种植时间至少在3年以上,为该小麦品种在其他地区的种植起到示范作用,确保小麦能在其他种植区域推广种植。最后,小麦种植管理人员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积极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大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保证小麦的出苗率,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小麦稳定增收。

1.2整地

在有效优化小麦种植技术时,首先对土壤进行处理。在土壤处理工作开展时,需要深入研究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养分以及水分的需求,根据所在地区拥有的自然环境合理控制各类参数。例如,在种植冬小麦时,将小麦籽粒栽培工作完成后需要控制好温度,尽可能地降低由低温环境因素对小麦减产造成的影响。在小麦发芽和出苗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保证能够满足小麦品种的生长需求,降低自然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1.3合理施肥

由于小麦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在其各个生长期间其对养分的需求都不一样,所以需要综合小麦各个时期的具体需求合理施肥,以保证小麦在每个生长阶段都有足够的养分供给。另外在种植小麦之前还应当施加一定量的底肥,这一操作通常在种植小麦之前完成,与土壤翻耕联合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在种植小麦之前可对土壤进行一次质量监测,综合检核结果合理配备肥料。针对无法完成土壤检测的区域,需施加一定量的有机肥,而且有机肥还必须完全腐熟,另外添加一定的钾肥以及磷肥,建设氮肥的施入量。为确保小麦种植之后能够迅速生长,可在其下方深度5-10cm的区域添加适量的种肥,这一操作可与小麦播种同时进行。待小麦出苗以后通常不必进行施肥,假如田间麦苗生长缓慢,并且麦苗发黄,证明田间严重缺肥,应当追施氮肥,每亩控制在5kg左右。待进入返青期以后,需结合长势追施拔节肥。待进入最为关键的开花期以及孕穗期时,需要综合田间肥效,合理添加氮肥。在进入生长的中后期时,要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营养物质的沉淀,可配置1%的尿素溶液以及0.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小麦叶面。

1.4科学田间管理

小麦田间管理包括了越冬前的田间管理和返青后的田间管理两个方面。在入冬之前应该重视做好冬灌工作,一般在11月下旬小雪节气前后结合田间墒情进行一次冬灌,冬灌结束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划锄处理,消灭田间杂草,避免水分过多流失,确保小麦整体抵抗能力较强,正常越冬。进入发情期之后,应该做好田间的松土除草工作,保证土壤通透性较强,提高土壤的松软程度,以此来保证小麦根茎的正常生长,避免田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以此来为小麦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另外结合小麦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需求,在小麦的拔节期孕穗期分别进行一次施肥工作,每一次施肥都应该和灌溉有效结合,保证田间墒情适宜,当小麦进入生长中后期之后应该做好叶面施肥工作,选择使用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施肥,提升叶子的光合作用能力,保证小麦能够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

2病虫害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技术

小麦从品种选择到中后期的栽培管理全过程不管是种植方式、种植地环境、土壤通透性、土壤养分含量、种植管理方式和小麦本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均会造成小麦病虫害的出现,要想保证小麦健康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就需要坚持农业防治理念。播种之前应该对小麦种子进行适当的包衣处理,这样能够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另外,确定最佳的播种日期,错过病虫害的发病高峰期,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或者减少播种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体结构,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率,能够降低各种土传类病害的发生流行。

2.2返青期防治

在小麦开始返青时,纹枯病以及吸浆虫等是常见的病虫害。纹枯病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在对此病进行防治时,将纹枯净、禾果以及三唑酮乳油混合搅拌,按照所规定的比例加水搅拌形成药液,在小麦的茎基位置进行喷洒,首次需要15d的喷洒量,接着展开下一次喷洒。在针对返青期虫害进行防治时,一般选择甲基异柳磷乳油,其方法主要是将甲基异柳磷乳油与土壤混合,并在耕地土壤中覆盖,避免小麦被吸浆虫破坏。

2.3物理防治

由于田间的杂草的生长速度普遍较快,一般每年会以2-4m的速度的生长,假如不能很好地对其予以处理,将会导致田间杂草疯狂生长,进而影响田间微生物环境。并且假如任意杂草随意繁衍,还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病虫害问题,致使田间农作物被侵害,进而影响其产量以及质量。除此以外,要想采取物理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应当充分了解田间害虫的生长规律以及生理特点,进而选择合理的措施,一次性诱杀大量的害虫。尽管这一技术不会对大自然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在推广应用期间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根据害虫的趋光性,可将害虫用灯消灭。

结束语

在当前小麦种植工作中,需要采取正确的栽植计划以及科学的种植方法,不断提高小麦的品质以及产量。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小麦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选择正确的防治方法,得到综合性治疗和应对的效果,并且还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不仅有助于达到高产和增效的种植要求,还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田间管理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519(9):27-28.

[2] 刘成,周晓时,冯中朝,等.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农机服务视角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262(10):39-45.

[3] 王宏兵,程天灵,李雪,等.抗旱种衣剂对旱地小麦产量及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影响[J].农药,2019,58(6):451-45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