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埋压现场人员的搜索和救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3

地震埋压现场人员的搜索和救援

占捷捷, 

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  上海市 201299

摘要:地震灾害发生时,建筑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如梁和柱)在地震作用下失稳,瞬间发生剪切脆性破坏,导致整体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倾泻性坍塌,是导致人员被埋压的本质原因。破碎的钢筋混凝土块、砖石和玻璃片是造成内部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资料表明,震后12h之内是最佳的抢救时间,可以获得最高的救治率,地震灾害发生后的72h之内是抢救生命的有效时间。在这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如何对埋压人员进行有效、有序的搜索和救援,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现阶段我国消防尚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搜索、救援技术、搜索程序

一、地震埋压现场人员的搜索定位技术

搜救队伍是搜救工作的主体,由指挥员、技术搜索人员、医疗急救人员和建筑结构专家等人员组成。地震灾害的抢险救援,需要以先进的器材装备为依托,针对地震灾害的救援实际,需要调集的装备主要包括特勤车辆、通信工具、个人防护装备、侦检破拆器材、后勤保障装备等。车辆和人员在规定的时间集结后,指挥员要确定行驶路线,标出交通行驶图,规定前后方车辆联络方式,统一通讯使用频道,随时保持联络通畅。

(一)搜索前的信息准备

救援队到达灾害现场后,必须首先通过调查询问和实地勘察等方式,对所有能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全面掌握以下信息:

1.建筑物内的总人数、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

2.被埋压人员的大致分布状况。

3.被埋压人员存活的可能性。

4.倒塌建筑的功能、结构类型、楼层数和破坏程度。

5.倒塌现场的火情状况和二次坍塌的可能性。

6.现场施救过程中其他方面潜在的危险性。

(二)搜索的顺序

为了提高搜索和救援的效率,保障施救过程的安全性,必须明确的地震埋压现场人员的搜索顺序,即:先按城区划分,后安区域搜索;先人员密集场所,后人员稀疏场所;先寻找废墟表明被困者,后搜寻埋压深处的被困者。

(三)搜索定位技术

搜索定位是指寻找被埋压人员并准确判断其位置的过称。搜索方式在实施形式上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即人工搜索、搜救犬搜索和仪器搜索。

1.人工搜索

在埋压区域内部署人工搜索人员,采取听、看、敲、喊、判等方法,直接对坍塌的浅层和狭小区域进行搜索。人工搜索是搜寻倒塌废墟表面和埋压浅层被困者的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但是必须注意:

(1)建筑物倒塌产生的生存空间非常脆弱,直接踩踏导致废墟的负荷增大,可能引发二次坍塌造成埋压人员的二次伤害甚至死亡。

(2)拉网式搜索需要很多人员进入废墟,人多气味杂,会使搜救犬的判断力大幅下降。

(3)大量人员会产生较大的杂音,对声波探测仪的使用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2.搜救犬的搜索

搜救犬的听觉是人的18倍,嗅觉是人的数百倍,而且视野开阔,具有在微光条件下视物的能力。在地震灾区现场搜救中,一般都是先由搜救犬进行大范围搜索,确定基本目标后,再用生命探测设备进行准确的搜索排查。利用搜救犬进行搜索时,应注意一下问题:

(1)长时间的搜索会使搜救犬的兴奋度降低,因此每搜索20min后需要让犬休息5min,以提高搜索准确度。

(2)搜救犬分辨不出尸体和活人的气味,汶川地震的救援实践证明,搜救犬对尸体的气味更加敏感,比发现幸存者时的叫声会更加响亮,因此利用搜救犬搜寻废墟深层的幸存者时,需要使用生命探测仪等设备进行相互验证,以确认埋压者是否已经死亡。

(3)实践证明,不同搜救犬对气味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使用2条搜救犬同时搜索,把搜索结果互相印证进而精确定位。

3.仪器搜索

当前我国消防配备的生命搜寻装备主要有光学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声波振动探测仪和红外生命探测仪等。正确的使用电子声波振动探测设备的方法是:首先在建筑物或空区的周边设置2个或更多的探头,一旦确定了幸存者的位置,探头的摆放位置应当做相应的调整,以更精确的指出幸存者的位置;为准确定位,技术搜索也应当使用重复搜索的方法来确认位置;在第二支搜索队确认了同样的位置后,才应当用警戒带或规定的颜色(国际黄)做好标记,并告知指挥部或救援小组,以便采取后续的营救行动。

二、地震埋压现场人员的救援技术

(一)被埋压人员的营救原则和顺序

对于地震埋压条件下人员的营救,要遵循“救命为先,先救活人;先易后难,逐层深入;先小型工具,后大型机械;先救急重伤员,后救一般伤员”的原则来进行。

1.根据人员的埋压深度进行营救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楼层数的增加,相应建筑结构倒塌的致命率也增大,同时也给营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一般来说,埋压上层的幸存者,因为受到的冲击较小,易于搜寻和营救,通常情况下要给予优先营救;对于埋压深处的人员,由于搜索难度大、救援时间长、生存概率较小,要在埋压浅层人员全部救出后再实施营救。

2.根据埋压受伤人员的生理状况进行营救

根据被埋压人员的生理状况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个营救等级,如表1所示,可以按照“急需营救、需要尽快营救、需要营救、暂时放弃营救”的顺序,即一级到四级的顺序进行营救。

表1地震埋压条件下人员生理状况和营救等级

编号

受伤类型

身体及环境状况

救助等级

一级

收到严重伤害且如果不立即医治将导致生命危险

肢体受到强烈冲击而导致失血过多、已失去意识或者精神面临崩溃

急需营救

二级

受到较重伤害但长时间得不到救治会导致生命危险

肢体被建筑构件卡压而无法挣脱,坍塌物不稳且不能承受二次伤害

需要尽快营救

三级

受到较重伤害但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

不会发生二次坍塌,肢体无法挣脱且神智较为清晰

需要营救

四级

立即死亡或受到致命性伤害

已无任何生命迹象

暂时放弃营救

3.综合考虑人员营救的优先级

值得说明的是,以上的救援顺序只是为被埋压人员的搜救提供一定的参考,具体的救援顺序的确定还要根据救援队伍的实力和灾害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整个救援行动要求安全、迅速、高效,救援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救援人员对倒塌建筑结构的评估、对营救装备的熟练使用和对营救方法的正确实施。

(二)营救技术

营救被埋压人员,救援人员要根据被埋压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坍塌现场的环境,充分发挥破拆工具的攻坚作用,灵活使用救援方法,对已经确定具体埋压位置的幸存者,应迅速组织救人行动。营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扩孔掘进技术

建筑物倒塌后,会支撑出若干大小不一的孔缝,重新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早期营救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孔缝及内部空间,用液压扩张器将孔缝扩大,并沿孔缝向里钻,边扩边钻,边钻边搜,边搜边救。到达一定深度后,在扩孔的基础上,利用废墟结构(梁、柱等)形成的空隙逐层向下掘进,尽量向四周扩张,并与原有的孔缝衔接,力求形成纵横通联的搜救通道网。

2.防护固定技术

营救被卡压人员时,应首先加强被埋压者上方的支撑,防止营救过程中上方重物的塌落;要认真评估卡压结构及其支撑原理,先使用切割器、救援斧、冲击镐等破碎水泥,再用液压剪、无齿锯等工具将大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分割,然后用千斤顶、起重气囊和建筑构件等将卡压物顶起,形成施救空间;对于稳定性较强、被困者被卡压较紧的情况,可以用小型工具和人工抠挖等方式,将压力缓解后再实施救援。

3.机械起吊技术

在营救废墟深处的被困者时,可以小心使用一些大型设备进行机械作业,以加快营救速度。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利用吊车和地震救援车的起吊功能,将压在被困者身上的坍塌物缓缓吊升,同时用顶杆、木柱不断配合支撑,防止坍塌物掉落伤及被困者。

4.生命保障技术

(1)输送空气。可利用空气呼吸器的储气瓶和透过废墟缝隙的导管,向被埋压人员输送新鲜空气,保障呼吸的顺利,最大限度的延长被埋压人员的存活时间;

(2)输送营养。对埋压人员的营救常常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被困人员一时无法营救出时,可以先输送水和流食以维持其生命,也可以口服生理盐水以补充能量。

5.医疗救护技术

发现埋压人员时,应仔细询问和观察伤情,切忌生拉硬扯,防止造成二次损伤;救人时,应先暴露埋压者头部的位置,清除口鼻内的灰土,保持呼吸畅通,然后暴露胸腹,如有窒息,应马上实施人工呼吸。对于营救难度大,一时难以救出的人员,应该及时包扎止血,止痛输氧,以增强被困人员的生命力;对于余震频频、倒塌结构极不稳定、被困者肢体被死死卡压且生命极度垂危的情况,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果断对被困者实施截肢,使其尽快脱离生命危险。

6.心理救助技术

心理救助在汶川地震的抢险救援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救援在挽救生命和财产的同时,也需要科学、理性、有组织的开展心理干预。生命的延续依赖着顽强的精神,被困人员处在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意志的丧失很容易导致死亡。因此,对被埋压人员实施心理救助显得格外重要。营救过程中,要突显珍爱生命的原则,采取对被困人员的安抚、对话、送水等方式,增强其脱困信心,努力排解其悲观烦躁的情绪。

三、地震埋压现场人员的搜救程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搜救程序

根据以上关于的搜索定位和营救技术的论述,可以看出,地震灾害现场的搜救程序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如表2所示。

搜救程序

目的

实施内容

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

评估救援的可能性

搜索幸存者、评估坍塌结构的稳定性

即使被困者有一丝存活希望也不能放弃救援

第二阶段

救助倒塌废墟表面被困者

移除坍塌物、营救被困者

注意应首先固定埋压物,防止二次坍塌

第三阶段

搜寻被深层埋压的幸存者

利用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等设备确定被困者位置

要实施多次侦查、利用多种手段相互印证

第四阶段

营救深层空隙中的幸存者

移除坍塌物、拓展空间、救出被困者

注意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第五阶段

实施坍塌废墟的全面清理

清理废墟、搜集罹难者的尸体、尸块

在所有已知幸存者均被安全转移后方可实施

表2 地震灾害现场的搜救程序

(二)搜救行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科学施救理念

以人为本、救人第一,是在地震灾害现场搜救行动中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要求要以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为最重要的任务,在搜救过程中,既要迅速的抢救生命,又要采取人性化的施救方法。“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援的实践表明,以人为本的施救理念表现出了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的精神,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这次地震救援中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2.反复强调安全搜救的重要性

安全搜救是在地震灾害抢险救援中需要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它要求在营救埋压被困人员时,密切注视现场可能发生的滑坡、二次坍塌、化学危险品泄漏等次生灾害,既要保证救助对象的安全,又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

3.搜索幸存者必须贯穿于整个救援工作的始终

对于废墟中的受伤者来说,在埋压被困的情况下人体不能移动,体内能量消耗的速度会大大减慢,只要埋压开放性伤口,没有大量失血,即使没有水和食品的补充,也可以存活3天以上。地震埋压现场的搜救工作是持续性的,幸存者的搜索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救援工作的始终。直到废墟清理工作全部完毕,寻找幸存者的希望完全消失,搜救工作才可以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