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参与社会保障的服务方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基层工会参与社会保障的服务方式研究

杨,佳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关涉国家、企业、职工利益,作为职工普遍关心且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势必成为三方协商机制当前及长远的工作重点。作为社会保障的基层服务窗口的会工作,起着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作用,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基层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在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方面积极参与、强化维护已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以工会工作特点从基层工会服务社会保障的方式进行研究。尝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工会组织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工会组织 服务职工 基层服务

引言:工会工作是社会保障的基层窗口,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温暖职工、服务职工,传递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工会要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一)积极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工会的帮扶救助工作是工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补充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深度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和医疗救助项目

解决好困难职工的保障问题,是工会不可推脱的责任。基层工会通过建立健全职工关心关爱机制,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关爱活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深入探索,同时也是对社会救助体系的积极补充。

2.困难职工家庭遭遇各类意外的临时救助项目

要想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临时救助“救急难、过渡性”的作用,及时、充分地解决职工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工会组织要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员,在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完全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短时间内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蒋悟真、李其成《社会救助“救急难”机制构建问题探讨》2016.6)通过实施此一系列政策措施,工会在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救助实效等方面的职责也能够更充分履行,做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3、工会会员互助一日捐项目

“一日捐”活动为政府发起、有关部门组织配合、工会组织具体承办,多渠道募集资金,旨在为因患疾病住院、遭遇重大意外的参加“一日捐”职工及其家庭提供有效救助。(曹彦《浅论工会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2011.2)通过每年捐出一日工资,积极倡导广大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帮助罹患重大疾病或遭受意外事故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渡过难关,有效的缓解因病、意外致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也是医保以外覆盖较为全面的一种互助性救助活动。

4.双节期间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双节送温暖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直接赴基层一线关心慰问、帮扶服务困难职工和困难劳模, 为他们带来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如今,送温暖活动已成为工会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

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帮助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做到精准施策。

做好职工的生活服务和职工福利保障。

送温暖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困难职工精准帮扶、解困脱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组织开展普惠化服务活动

1.开展“健康省直”系列普惠服务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推进健身与健康融合发展,以全体干部职工为服务对象,以生活健康讲坛、心理健康疏解、医疗卫生服务、体质健康监测、运动健康指导为基本内容,倡导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维护广大职工的健康权益,提高职工群众健康水平;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提升职工们的体质健康,让他们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

2.开办工会会员普惠服务

工会会员卡作为工会会员的一项福利,旨在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构建智慧工会服务体系,确保工会会员享受到更多优惠服务,扎实推进服务型工会工作向纵深发展,打造普惠全体工会会员的服务平台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3.开放工会图书室、爱心妈妈小屋

工会通过开放工会图书室,开办工会职工书屋,为广大职工创造阅读的条件。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丰富阅读学习资源,丰富拓展职工书屋功能与作用,创造良好的职工阅读学习文化条件。

女职工的合法权益问题始终是工会的关注重点,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推动全社会呵护、关心怀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的身心健康爱心妈妈小屋的建设就势在必行,为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提供一个私密卫生、温馨舒适的环境。

4.落实职工双节慰问品发放

2017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明确工会经费可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支出。法律为基层工会提供了一个合理发放慰问品的政策环境,在此基础上满足广大职工的部分生活需求。工会组织以重大传统节日为节点,积极为职工谋福利,有效的凝聚了职工的向心力,不仅营造出温馨、关怀、和谐的单位文化氛围,还提升了单位的凝聚力。

(三)提升职工生活后勤保障

1.开办职工食堂,做好职工用餐服务工作

职工食堂是各项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事关职工最直接、最基础的切身利益,是一个涉及健康的大问题,它对于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环境,增强了单位的向心力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做好夏季空调、冬季暖气维护保养工作

基层工会的后勤保障工作往往更加贴近职工需求,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工作是容易被忽略的。基层工会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夏季高温对健康的危害、夏季高温对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的影响等多种夏季生活安全知识,使职工意识到夏季高温对健康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结合实际情况,为职工购买防暑降温用品,并配合单位相关部门对空调、暖气进行调试维护,改善工作环境进一步发挥工会联系关爱职工群众的优势。

(四)开展职工再学习活动

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对单位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职责,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推进素质工程的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为单位培养创新、知识、技能型人才,打造具有良好市场竞争力的职工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李怦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及其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2018.9

1.开展职工政策法制培训

工会一方面有着广泛的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有着独特的制度优势。通过发挥工会的“大学校”作用,进一步加强职工政策法制培训,增强职工法制观念,提高了职工对法律的认知水平和守法自觉性。另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引导职工时刻记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为单位锻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2.开展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基层工会通过开展职工安全生产培训使职工将安全发展理念根植在心,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最大范围内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方面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努力杜绝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的现象,提高遵守劳动纪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史宏斌《大力开展安全竞赛活动是煤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2011.10)提升职工岗位操作技能,避免出现因作业和生活环境危及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

3.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技能的先进与否,往往决定着单位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让职工更快的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为职工开拓规划新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为单位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条件,还有利于单位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单位凝聚力、团结力和战斗力。

通过基层工会参与社会保障的服务方式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也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J].商务印书版,200036-37

[2]蒋悟真李其成社会救助“救急难”机制构建问题探讨[J],广东社会科学2016.6,236—242

[3]曹彦浅论工会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6,156

[4]李怦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及其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J].企业文化,2018.9205

[5]史宏斌:大力开展安全竞赛活动是煤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1.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