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任:迈出慈善捐赠的第一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3

慈善信任:迈出慈善捐赠的第一步

叶青馨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信任是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础,慈善事业的信任关系培育尤为重要,近年来,慈善信任却频繁遭到挑战。慈善信任作为企业、大众迈出慈善捐赠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慈善捐赠。因此,从慈善信任与慈善捐赠的关系出发,探究当前我国慈善信任的现状以及信任危机的成因,分析慈善组织、社会大众以及政府这三方如何建立慈善信任关系,为后续慈善信任的恢复重建以及慈善事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慈善信任;慈善捐赠;慈善组织公信力

一、问题提出

信任是建立社会关系的敲门砖,是连接双方的重要纽带,是双方达致共同目标的前提。在社会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心理学上信任则表现为一种稳定的信念,管理学则从利益角度出发,是一种相信对方不会损害自己利益的信念。传统社会中,信任通常依靠亲缘、地缘关系维持,这也是熟人社会的显著特征。现代社会的信任关系尤为重要,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一步发展与交流的重要基础。相较于熟人社会的信任关系,现代社会中陌生人信任的建立过程更加困难、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信任关系也更不稳定。信任的建立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但信任的破裂通常有如山倒,想要恢复与重建信任需要更多时间与情感甚至金钱的倾注。在慈善领域信任同样十分重要,慈善事业的公益性与利他性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在社会网络中培育信任关系,良性的慈善事业发展需要捐赠人、慈善组织、受助者这三个主体间的信任缺一不可。然而,近年来慈善领域的信任危机事件频发,大众对公益慈善的质疑不止,对公益慈善的热情也被严重打击,为了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恢复与重建慈善信任尤为重要。

二、慈善信任与慈善捐赠

慈善信任是慈善事业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基础,大众对慈善信任的了解更多是从慈善组织公信力这一角度,实际上慈善信任的构建不只是慈善组织单方的义务。信任一方面代表着对慈善组织合法性、可靠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赋予社会媒体、大众、政府部门进行第三方监督的权力,也就是说信任是建立双向关系的动态过程。学界关于慈善信任问题的研究,萨拉蒙提出“志愿失灵”理论从慈善组织的角度对信任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此外从慈善组织公信力视角来看,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外部环境、监督机制等因素都会影响公信力建设,引发信任危机。

关于慈善捐赠,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利他公益行为,主要包括捐赠钱款与实物。《慈善法》中对慈善捐赠的定义“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这种公益性行为能够有效改善弱势、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慈善捐赠的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又可分为境内捐赠和境外捐赠。从捐赠动机来看,企业的捐赠行为可能出于利他主义、利润最大化、政治和制度压力、管理层机会主义,个人的捐赠行为受利他主义驱使的同时也有个人自利的追求,包括个人名誉声望、宗教信仰、自我价值追求等等因素。

慈善信任是企业和个人迈出慈善捐赠的第一步。在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时,众多学者都认同慈善信任对慈善捐赠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两方面的社会资本对于人们捐款行为有正向作用,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自愿捐赠,信任关系的强弱直接影响捐赠次数、捐赠额度与捐赠忠诚度,为了更好地挖掘潜在慈善资源、提高募捐成效,信任关系尤为关键。要想社会大众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慈善领域的重要议题。

三、当前慈善领域信任危机及成因分析

(一)慈善领域信任危机频发

然而,近年来一系列负面事件导致社会大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受到打击,慈善的公信力受到致命挑战。2020年初,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一时间医护力量、医疗物资紧缺,武汉市红十字会被曝出存在物资分配不均、售卖捐赠物资、收取高昂管理费等诸多问题,社交网络上骂声不断,大众对武汉红十字会的公益性产生极大怀疑,特别是疫情当前本该万众一心攻克难关,被爆出这样的负面新闻,公众的不满情绪更是高涨难消。除了红十字会,近年来各类网络募捐平台、个人募捐也存在诸多问题,“罗一笑事件”让大众的爱心再一次受到欺骗。公众对于慈善领域的负面事件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应,与慈善的特殊性质离不开关系。慈善事业作为一种利他性、公益性同时兼具第三次分配作用的社会资本流动,大众对其赋予高度的能力期待与道德期待。简单来说,大众将钱财、物资无偿捐出,是希望通过慈善组织的专业方法与技术将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再分配,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关怀的重要实现形式。但一次次的负面事件,使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专业能力、慈善活动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公众的慈善意识与慈善行为都遭到打击,是对公众“爱心”的消磨。因此,关注与重视慈善信任关系的构建、恢复慈善组织公信力,对于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来说刻不容缓。

(二)信任危机的成因分析

1.慈善组织结构建设不足

慈善信任危机事件中,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纵观各类慈善组织危机事件不难发现,众多慈善组织的内部运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低成效、低效率和财务不明。与国外相比,我国慈善组织的理事会实质发挥作用不明显,组织内部缺乏自我监督与自我觉察的内部自律机制,管理人员的“官本位”思想使许多慈善组织出现管理体制混乱、公权私用等现象,这就导致慈善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社会责任意识不足、公益信念缺失,慈善组织内部人员的个人道德与信念出现问题,不能承担起社会大众对其寄予的道德期待。因此一些慈善组织在实际事务中无法完成组织的公益使命,或是投入与产出失衡,工作成果与预期成效差距较大。此外,慈善危机事件中,财务不明是诸多慈善组织出现的共同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大众十分关切的问题,一些慈善机构管理层中饱私囊、挪用善款或物资的行为都将把慈善组织卷入舆论旋涡。同时,在我国的体制框架下,慈善组织大多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关系甚至需要在官方部门领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导致慈善组织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较低、独立性缺失,慈善组织的自我创新与专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慈善组织内部的诸多问题,包括理事会的功能缺失、内部管理体制混乱、财务不明以及自主性差,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导致其在开展公益慈善事务的过程中出现不足与疏忽,公益使命不能完成、社会期待不能达致,最终就会走向慈善信任危机。

2.慈善行业规范有待完善

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有显著的政府领导特色,官办的红十字会和慈善系统在相关社会救助与募捐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需要,一些非政府组织开始涌现,民间力量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但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且日益凸显。首先是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与规范性问题,除了法律和社会意义上的合法性身份认可,还需要获得政治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在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下实质上这些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定位“尴尬”。其次是关于慈善组织的专业性问题,当前慈善组织的门槛较低、准入标准还不完善,一些慈善组织并没有真正落实慈善使命,没有切实承担社会责任。慈善组织的专业人才缺失也是重要问题,慈善事业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受阻主要受两点因素的影响,一是慈善行业员工的薪资福利水平待遇较低,很难留住人才,这也导致许多慈善组织内部人员流动大,十分不利于慈善组织的创新发展与长期规划;其二是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的公益性使命和目标较难结合,非营利组织中员工的福利待遇与晋升空间都较为有限,不利于员工进行长期职业规划。最后,当前慈善行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主要是指外部的第三方监督,包括政府的监督、第三方专业评估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之所以监督困难,除了监督体系不完善以外,慈善组织的公益性活动与项目通常存在不易量化的特点,或是活动需要长效开展,监督与评估的投入多、难度大,都会导致监督不到位。

正是在慈善组织合法性身份尴尬、专业性建设不足以及外部监督缺乏的多重因素之下,慈善事业不能得到良性、健康地发展,负面事件的曝光进一步破坏信任关系。

3.慈善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将慈善信任放至整个社会来看,我国的慈善文化建设有待提高。社会成员对于慈善的认知缺乏或存在一定误区,一些人误认为慈善组织作为利他公益性服务的提供者,获得的捐赠资金与物资应当全部用于救助工作,忽视了慈善组织自身生存运作的资金保障问题,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慈善组织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用于维系组织正常运行和员工薪酬给付都是属于慈善组织的正常管理模式。此外,对于慈善事业的性质也有认知上的偏差。慈善事业并不是一项国家垄断的政府工作,也并不是只有大企业、慈善家才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在社会中建立一种“人人都能参与慈善”的友爱氛围,提高公众的慈善责任感与慈善参与度。同时,当前社会大众对于慈善组织的监督意识较弱,或是认为监督应由政府官方部门专职完成,当负面事件发生后才进行讨伐与问责,实质上也是公众没有运用好自己所拥有的对慈善事业过程监督的权利。

对慈善事业的错误认知、慈善责任感与参与感较弱是当前社会大众在慈善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慈善信任危机的出现不只是慈善组织自身的问题,也不只是政府等第三方部门的监督缺失,还应整体地看整个社会的慈善文化氛围,了解大众对公益慈善的看法。

四、如何建立慈善信任关系

正如前文所说,慈善关系的建立并不只是慈善组织单方的责任与义务,慈善组织、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该为培育良性健康的信任关系尽应有之力。具体来说,将从慈善组织的内部组织架构和外部环境来分析如何构建慈善信任关系。

(一)慈善组织内部管理

1.传承慈善使命,打造慈善品牌

慈善组织应当有明确的公益使命规范并指引其开展慈善活动,也就要求慈善组织坚持其公益性、利他性的特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信任关系,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完成慈善组织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让社会大众看到慈善组织“做好事”、“做实事”,在公众心中留下良好的组织形象。此外,慈善组织应该打造专业服务品牌并细心维护,保持良好的慈善口碑是维系慈善信任的重要手段,品牌建设也能更好地促进组织提升社会吸引力,提高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同感与参与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慈善信任关系。

2.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慈善组织的人才流动性大问题是其专业队伍建设的难点,流动性大意味着员工的职业发展与专业能力提升有限。慈善组织想要留住人才,首先应该解决员工薪资福利待遇问题,提高从业保障与从业吸引力,其次要对专职慈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规划与能力培训,培养员工的慈善责任感与公益人格,将个人追求与组织使命有机结合,注重专业队伍的道德修养建设,打造让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专业力量。

3.完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

慈善组织理事会的功能应当得到正确的、科学的发挥,明确管理章程与条例,行使组织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重视慈善组织的内部监督自律机制,制定规范、透明的工作流程,将慈善活动的策划、善款的筹集、管理与发放、剩余资源的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进行规范化操作,确保各环节的高效、透明。

(二)慈善组织外部环境

1.完善慈善领域法律体系

当前慈善领域出现一些行业乱象,需要用法律的规范性来对慈善组织的运行与管理、慈善活动的开展进行法制化引导,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通过完善法制化建设帮助慈善组织身份合法化,也能对慈善行业的准入标准进行一个门槛划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专业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以来,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规范,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优化,为慈善事业的建设提供指引。此外,不仅要对慈善组织这一主体进行法律规范,也应对企业、组织及个人的慈善捐赠行为进行监督,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慈善进行欺诈行为。

2.打造全民参与慈善氛围

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聚集与分配,要在大力宣传慈善活动,培养公民的慈善意识,形成正确的慈善观念,这样才能更加广泛地推动公民参与慈善活动,提高慈善参与度与社会责任感。除了公民个人,社会组织、企业还应承自觉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也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制度,为其参与慈善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社会监督

慈善事业也应顺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潮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高效、透明的慈善信息发布,推进慈善组织外部监督机制的建构。其中首先需要提高公民的监督参与意识,合理运用对慈善信息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对慈善组织运行、慈善活动开展进行有效监督。此外,要重视媒体监督的力量,媒体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应当充分利用媒体的专业与资源优势。同时,要完善政府及第三方部门的监督体系,对慈善组织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促进慈善行业的绿色创新发展。

五、总结

信任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慈善信任是大众进行慈善捐赠活动的重要前提。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慈善环境的改善以及慈善文化的打造都是提高公众慈善信任度的重要内容,从慈善组织自身内部进行调整到慈善组织外部环境的优化,消除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重建与恢复慈善信任,是推进社会公众迈出慈善捐赠的关键一步。

六、参考文献

[1]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学海,2005(02):36-43.

[2]吴成,郭剑鸣.慈善组织监管与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路径研究综述[J].财经论丛,2014(11):88-96.

[3]郑功成: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谈红会风波:慈善事业须以公信力为本[N].人民日报评论,2020-02-01.

[4]许琳,张晖.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4(05):89-94.

[5]邓国胜.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政策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6(05):119-123.

[6]陈天祥,姚明.个人捐赠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州市的问卷调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04):11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