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草原生态化标准 推动草原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构建草原生态化标准 推动草原可持续发展

贾宇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    068450

摘要:在坚持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研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草原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

我国先后颁布的各项政策和规划都清楚地表明,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使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消耗,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草原的国家,拥有近四十亿平方公里的自然草原,占据着全球40%的国土面积,在全球排名第二。但从人均占有面积上看,它的面积仅为0.33平方米,还不到全球的平均值。草原是国家的一道重要的绿色防线,也是畜牧业生产中最大的依靠来源。因此,加强对草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改善民族的生存环境,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年代后期,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把发展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我国的西部,草原和其他绿色植物占据了全国79%的面积,是我国实施“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草场的过度放牧,再加上滥砍滥伐,导致了草原的恶化。草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当务之急。

1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1 调整畜牧业结构

以养殖为主,结合当地特点发展其它产业,形成高效无污染的生态体系。目前我国牧区的畜牧养殖格局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有:品种混乱、规模大、规模大,不能发挥其特有的特色。在畜牧产业的结构上,重点是畜种的结构。针对不同品种的繁殖特点,在畜舍中进行适当的繁殖周期和繁殖数量控制,从而加速了牲畜的流转。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来控制牲畜,使饲料的生长条件得到最好的发挥,增加牲畜的养分,达到当年的发育率,达到80%的目的。各地的农牧民也要按照当地的地域分布来繁殖牲畜,通常是北方繁殖。

1.2 完善畜牧业制度

新疆在实施“双权一制”后,一直是以牧区经营为核心的,该体制的推广经历了三个阶段,至今已全面实施。全国96%的草原资源都被分配给了家庭。农户承包草原后,其家庭的经济收益逐步增加,但也给农业和畜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有效地缓解草原的生态失衡,保障草原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新疆实行了一项草畜平衡体系。通过实施这一政策,三年来,草原面积和草原面积分别增加23%和18%,促进了草原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想解决水资源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草原都是多年不下雨的,而且很容易出现旱情,一年降雨过多,就可以提高草原的生长条件。若能将水源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将极大地方便草原的管理;为了破解我国的草原合同问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以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虽然可以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它的社会作用也不可能完全发挥。在生态修复中,要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生态效益,以生态优先、物尽其用的理念,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套生态补偿制度,将土地所有权进行再分配,并根据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进行合法的转让,形成一种“资源”型的发展模式。此外,通过实行“分红发展”的方式,把每年的收入按一定的比率分配到牧民手中,以此来调动牧民的积极性,达到保生态、惠民生的目的,实现对生态和生态的进一步发展。

2 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

2.1 完善草原管理制度

制定健全保障草原生态环境的各项政策和体制,使保护草原成为当务之急。新疆阿勒泰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与各级人民政府共同下发了相关法律文书,以加强对草原监管工作的管理。建立了各级监督管理机构,为实现草原畜牧业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从2005年度开始,各地在草原上设立85个重点监控点,并对其进行了常规的跟踪和监控。同时,按照不同区域的牧场和饲料场,制定草畜均衡协定,以促进畜牧业的有效利用。

2.2 增强保护草原意识

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对生态的认识;有关部门向农民解释有关草原生态修复的有关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指导,以减少人为损害;加强对牧区监督人员的培训,确保合格的合格人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和监督,加强对工作的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升监督工作的文明执法能力;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对草原的生态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监测,使政府、农牧民能够全面了解和了解草原的状况。

2.3恢复草原生态系统,降低草原灾害风险

要想解决水资源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草原都是多年不下雨的,而且很容易出现旱情,一年降雨过多,就可以提高草原的生长条件。若能将水源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将极大地方便草原的管理;为了破解我国的草原合同问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以来,经过40多年的实践,虽然可以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它的社会职能也不可能完全发挥。在生态修复中,要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以生态优先、物尽其用的理念,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一套“生态补偿”制度来实现对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并根据现行的土地承包方式进行合法的转让,实现“资源共享”的发展。此外,通过实行“分红发展”的方式,把每年的收入按一定的比率分配到牧民手中,以此来调动牧民的积极性,达到保生态、惠民生的目的,实现对生态和生态的进一步发展。

2.4 提升相关机构的思想认知程度

要强化草原的生态环境,必须对其实行,必须做到严格执行,方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的改善,必须在实施生态环境的同时进行软性的开发。有关部门要做好保护工作的设置,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草原的庞大的保护体系;对有关的公司来说,可以对员工进行优化,提高其对牧场的认识;对基本设施进行了优化。比如新疆的草原很大,对其进行了很大的保护,有关部门采用了 GPS技术,对整个草原进行了监测,如果出现人为的人为损害,就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草场大面积毁坏,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利用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来进行草原的养护。

2.5 提升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为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采取了一套以退牧还草、保护天然植被、建立保护责任区域等的生态保护政策,以促进有关地区的健康发展。所以,有关部门必须深入研究各个区域的具体环境,制订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比如,在制订特定战略时,要充分了解各个区域的实际状况,与当地的牧民进行广泛的沟通,同时要在实地考察和了解第一手的信息,从而提高其实施效果。

3 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广大的草原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有关单位和人民要密切配合,密切沟通,才能保证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石。为了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各地要立足于发展高效生产、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畜牧业,为提高民族群众的生存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瑛.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5):13.

[2]严秋.云南永胜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施行现状及建议[J].养殖与饲料,2017 (4) :106-108.

[3]包延东,刘长仲.甘南州天然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治理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 (3)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