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笔墨语言的有效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1

中国画笔墨语言的有效教学研究

李文穆

兰州市第六十一中新区分校           730000

2020年6月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古今中外经典的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美术流派与风格进行美术鉴赏学习。整体上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学习占有更大比例。中华优秀美术作品、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是“艺术为人民”文艺思想的具体创作成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高中美术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通过美育教学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进入学生的生活,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气质、精神和心灵。《课程标准》的亮点之一就是设立“中国画”模块,并将其作为高中生美术课程的选择性必修模块之ー。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国画是十分有意义的。

学习中国画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画由于笔、墨、纸、砚的工具材料,确定了它不同于西洋画的特点,而且中国画尤其强调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笔墨语言。中国画笔墨语言就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和图像精神。如何正确认识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则是认识中国画内涵的关键所在。

在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笔与墨之间,是紧密结合不能分割的。中国画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这是一种具有笔锋尖、笔毫齐、笔柱圆、笔毛柔软而富于弹性等特征的毛笔。这种笔配合上中国特有的墨、色,并发挥水的作用使得笔下的线条千变万化,表达自然物象的“形与神”。作画时,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迹必须以墨色显现,墨色必须随笔迹而出现。而这二者的万千结合就造就了中国画写意物象的图像,如何教授学生认识和表现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就成了学习中国画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知道笔墨是中国画关于点、线、面的一门学问,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是画学精神的体现者。中国画画学中,画品自下而上分三个等级,分别是:“有虚有实”,“将变未变”;“实而能虚”,“虚而能实”,“变有未极”;“无实而非虚,无虚而非实”,“虚空粉碎,极尽变化之事”。莫不是以笔墨分优劣的。中国画笔墨有“五笔七墨”之说。所谓“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五法;所谓“七墨”,即“浓、淡、破、泼、焦、宿、溃”七法。笔墨语言学习中,“墨法之妙,全从笔出”,笔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笔”中阐述了中国画中关于点、线、面对物象的表现。不同形态的笔墨造型就能表现出不同物象的品质,黄宾虹在《画学臆谈》中说:“中锋之说,不必纯取把笔端正,要使笔尖锋芒八面生出,有藏有露,藏者为中,露者为侧,皆是用笔,则落笔圆浑自然,不为板滞。”主张用笔不可有弱笔,贵乎有力。黄宾虹一再强调笔力的重要性:“气关笔力,韵由墨生;笔有力而后能用墨,墨可有韵,有气韵而后生动;有笔力然后可观水墨之干湿浓淡,以笔法之强,能使墨法变化从心;青绿用笔亦贵乎有力。诸如一点之中有锋、有腰、有根,一点墨中有干湿互用之笔;有分明而融洽,含刚劲而婀娜;从火车远观似缓近观急速悟用笔:‘静’字诀;用笔似刀的‘辣’字诀;悟自行车泥淖的转笔法;不工者,工之极;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就是中国画笔墨技法的重要内容,能够灵活掌握了就能在中国画创作中呈现一派造化在手的恢弘气象。

“七墨”所归纳了不同的墨法表现,黄宾虹在《画法要旨》对“七墨”中“有青绿色之宝光”效果的宿墨法,浓淡墨之间运以渴笔产生 “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效果的焦墨法的阐发,都突破了前贤之说。然而,“墨法贵在淋漓而不臃肿”却是他最重大的收获。墨法所贵的“淋漓”在水。水墨神化,其妙在水。他那段“善画者,筑基在笔,建勋与墨,而能使笔墨变化与无穷者,再蘸水”的话,是这一收获最简赅的表述。用笔用墨的阐发构筑成中国画笔墨语言思想最精彩最显眼的组成部分。这种情况很容易授人以唯笔墨论的错觉,掩盖其高扬着的具有现代理念的“笔墨精神”。所谓“笔者墨之帅,墨者笔之充也”。两者的分别在于作用的大小,勾勒线条、皴擦点染,以笔为主;渲染托晕却以墨为主。笔主形象之骨,墨主形象之肉。因此,只有我们熟悉掌握了笔墨表现的相互关系,也就学会了笔墨语言的技法,一幅作品笔墨是否精到,直接影响着作品物象的表现力和“写意”的表现。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笔墨认识和方法。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追求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性;通过笔墨表现出画中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在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时,注重含蓄,强调的是寄寓性、曲折性和抒情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就是“写意”。而“写意”的根本就是“笔墨语言的物象精神表现”。画家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着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在这个创作过程中“笔墨语言”的运用就是艺术表现的承载。中国画笔墨语言教学中,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中国画技法的训练。因此,在中国画这一特定性的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笔墨语言”思维,让学生掌握“写意”笔墨的造型观,并依此去指导技法,驾驭技法,才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的得以正确贯彻。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图式符号系统和含义、隐喻,感受到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笔墨文化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