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基于提高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研究

翟佳

同济大学医学院 上海 200092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高等教育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其国际化发展程度随之上升。在“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推进阶段,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逐渐涌入我国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国际学生规模逐渐扩大,在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结合国际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并完善,提升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对策

引言:随着在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落实,以在华留学生为主要对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通过评估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措施,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

一、分析在华留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质

对于在华留学生主要来源,可以看出具有多样性,以不同的国家为主,学生在华留学过程中,留学生处于全新学习、生活环境,容易形成语言交流障碍。对于当地的气候和饮食条件,与在华留学生之间缺乏适宜性,由于与熟悉的社会交流信号之间并不具备联系,所以从心理层面,导致在华留学生容易产生深度焦虑这一心理状态。

二、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的必要性

首先,校园安全需要。对于我国各高校留学生,其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受到规模、费用的限制,在国际学生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相等隐患。对于在华留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受到语言、学业等多重压力的影响,若无法及时干预,很有可能会转化成为安全问题。从校园安全管理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

其次,高校国际化教育竞争需求。各大高校的在华留学生质量,存在相应的差异,随着在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其重要性逐渐突出。为了维持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高校需要为其提供舒适、安全且适宜的学习环境。对于部分在华留学生,在本国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其宣传的能力相对较强,帮助在华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能够优化高校的品牌效应,使高校逐渐迈入国际化发展趋势中,并融入良性循环状态中。

最后,提高在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其身心健康状态属于基本前提。对于在华留学生来说,在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相对较多,通常是以经济、学业、语言、交流为主。为此,需要各大高校能够基于在华留学生的入学阶段,充分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多方位和多手段的干预形式,促进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主动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为后续的发展和学习奠定优良基础。

三、提高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对策

(一)校内干预对策

1.心理健康干预

高校需要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以在华留学生为主要对象,根据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变化状态,对其予密切关注。结合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其提供相应咨询或者指导,提出有效引导措施,及时帮助留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对于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将在华留学生作为主体,促进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以专业心理培训为主,使其洞察力和敏锐性得以加强,能够及时发现在华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排遣异常情绪。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需要定期普查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建立相应的档案,将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信息,放置于档案中进行记录。

高校需要定期组织在华留学生参与团活动,保障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在华留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留学生在与国人进行接触,能够加深在华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使在华留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加强留学生的适应性。

高校应对在华留学生予以积极鼓励,使其能够与父母、教师和同学积极交流,在倾诉情绪的过程中,借助他人的帮助,使在华留学生能够学会情绪疏导办法,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积极寻求帮助,不仅可以排遣不良心理,还能够与他人之间建立良性交流关系,改善在华留学生的心理焦虑状态。

2. 教学管理干预

为了帮助在华留学生更好的在国内生活和学习,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增进新、老留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老留学生能够为新留学生提供有效经验,帮助新留学生消除对学习和生活的恐惧感。

高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在华留学生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包容,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在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通过建立健全化的学生规章管理制度,在组建学生志愿者队伍时,使其能够与在华留学生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保障服务模式具备人性化的特点,尊重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从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改革形式,将先进教学方式,与中国传统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增强在华留学生的适应性,使其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步提升。

3. 跨文化适应干预

首先,对于在华留学生来说,为了减少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需要在学生入学之前,制定严格的汉语入学标准,使在华留学生在入学之前,能够具备较高的阅读水平,使其写作、口语、交流等能力得以加强。通过奠定丰富的汉语基础,能够在留学生来华时,使其适应能力得以加强,并且可以积极应对压力,使其更好的学习专业课程。

其次,高校在开设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针对在华留学生,通常是以提高汉语基础的课程类型为主,并借助文化、艺术、习俗等中文课程,调动在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对汉语和文化的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其提高学习质量,还可以基于优良的学习氛围,提高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最后,需要结合在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文化环境资源,促进跨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在华留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与其本国之间的差异,增进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使在华留学生的热爱之情随之加强。在热爱中华文明的过程中,逐渐消除对我国文化体系的陌生感。

(二)校外干预

通过打造社会支持体系,确保该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在设立咨询中心时,以在华留学生为主要对象,确保咨询中心具备专项化的特点,为在华留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采用专人负责的形式,结合在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及时为其提供咨询指导。

结束语: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在高校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在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促进在华留学生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定期调查的形式,对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对策,提高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莉,金昌德.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1,(02):2-3.

[2]陈玳玮,于馨.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21,(0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