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心理学:从防止考试发挥失常到考试超常发挥的原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考试心理学:从防止考试发挥失常到考试超常发挥的原理

张琦

浙江省杭州市高分英语琦哥工作室 1023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考试中的“粗心”问题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粗心”的原因分析,多数人将其界定在注意力分散、情绪干扰、性格缺陷等方面。

关键词:考试心理学;防止考试发挥失常;考试超常发挥;原理

引言

发挥失常已经被公认为是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常见因素,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很优秀,但是真正到重要的考试总是无法考出应有水平,考试失败的反复打击,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何缓解高中生的发挥失常症,让学生轻松、自信地迎接考试呢?

1真性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真性粗心是指由于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而引起的考试丢分现象。其表现及其对策为:

(1)情感上的焦虑、紧张是导致真性粗心的主观原因。有的学生由于求胜心切,或者太在乎外界的评价,从而导致考试动机强度过高。过分紧张、焦虑心理抑制其从长时记忆中正常地调出所储备的知识,也影响它在短时记忆中的正常加工,导致了很简单的题或本来会做的题也会出错。考试长期受挫的学生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接连失利,情绪低落,有强烈的挫败感,再遇到考试,就会心慌、害怕。

针对特别严重的发挥失常、紧张等问题,可采用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曝光法”、观察学习治疗法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结合学生的考试,可设计出一系列的程序,逐渐消除焦虑、紧张情绪。可以要求考生在平时做作业时就规定时间,达到将作业看作考试,将考试看作作业的目的。教会学生掌握考试技巧,学会调节紧张情绪。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尽量减少因紧张焦虑而犯的错误。

(2)外界环境的干扰是导致真性粗心的客观原因。一般来讲,考试环境中,安静的氛围如果被外界的刺激打破,学生很容易分散精力,有些注意分配能力差的学生很难短期内再将注意力转移到考题中来,或者思维被打断而很难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调出所需的信息。所以外部环境的干扰是不可忽视的。

针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学校和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氛围。考场的物理环境要整洁、明亮,桌椅要摆放整齐,空气要流通。同时,还要考虑考生的心理环境因素,如,考试时,监考教师不要在过道里走来走去,如无必要,监考教师最好不要发表与考试有关或无关的言论,还有,考场要远离噪音、杂音干扰的地方。

(3)注意力分散是导致真性粗心的直接原因。注意可以分为注意力的保持和注意力的分配。一般来讲,学生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保持的时间越长,将注意集中在某事物上,这是感觉登记的开始,注意力保持时间越长,那么环境输入的信息量就越多,感知就越全面,提供给短时记忆加工的材料就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甚至会有灵感的产生。而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则有利于手脑协调,合理分配各种感官功能,使其达到科学的交互运动状态。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总是在相互牵制,经过训练,达到自动化程度,学生就可以发挥无意注意的优势,从而减轻有意注意的负担。

针对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注意力的保持和分配能力。设计一些有意义的练习,尽量延长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是无限延长,而是在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同一时间内,安排几件相关的任务,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注意力的分配,包括多种感官的相互协调功能。

(4)性格特征是导致真性粗心的深层原因。有人将人的性格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气质性格导致了不同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当然,气质在个性结构中先天成分较多,但它的可塑性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自我教育,气质类型的某些特点常会为另一些特点所掩盖,并向好的方面转化。

2发挥失常的定义与表现

2.1发挥失常的定义

发挥失常又称为考试恐惧,是指因考试压力而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另外,还有学者从行为方面解释发挥失常:我们在接受测验或置身于相似的情境中时,会对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或失败给予过度关注,伴随这一过程而出现的一系列现象的、生理的以及行为的反应就叫做发挥失常。总之,发挥失常被看做是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一种负面情绪。其主要表现有:

(1)从心理角度来讲,容易产生发挥失常的学生记忆力普遍下降,并且注意力不集中。在考试过程中,这类学生不能集中精力答题,反而将注意力放在考试时间、监考老师、其他同学的答题速度甚至考试成绩上。

(2)生理表现更加明显,比如呼吸不畅,盗汗,心跳加速,坐立不安,消化机能减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失眠,等等。

2.2发挥失常的影响

作为一种负面情绪,这种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不能通过考试显示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耽误了升学、毕业等。另外,发挥失常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长时间的发挥失常可以使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出现自卑或自闭症状。同时,长期的肌肉僵硬也会引起全身肌肉酸痛,长期失眠还能引起头痛或精神衰弱。

3解决发挥失常的心理学措施分析

为了正确的解决发挥失常,我们应结合自身原因和外界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1.正确地认识发挥失常

对于发挥失常问题,我们应对其有正确的认识,要重视对自身情绪的把控和调节。只有拥有健康的心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并缓解考试带来的紧张,才能达到解决发挥失常的目的。所以,正确的认识发挥失常很重要。

2.树立必胜的信心

在发挥失常的处理中,树立必胜的信心非常重要。只有信心加强了,心理状态稳定了,对发挥失常情绪的处理才能做到合理有效。所以,树立必胜的信心对解决发挥失常至关重要,我们要将其作为主要的解决措施。

3.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发挥失常归根到底是因为心理对考试没底,以及考前准备不足给心理造成了额外的负担和压力。为了规避这种不良的心理阴影,就需要考试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能够承受考试带来的压力。同时,从自身做起积极准备,提高准备效果。

结语

考试焦虑是困扰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学生都因考试焦虑而在考场上失败,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本文从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和学习策略训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考试焦虑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来自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家长应认识到考试焦虑的负面作用,要注意少给孩子施加压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情绪,不应以分数评价学生;社会上应减少一些关于考试成绩的舆论,积极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看透粗心[J].辽宁教育,2004,(10).

[2]王笃年.关于中学生“粗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7).

[3]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

[5]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