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管理分析

姜云彬

江山市峡英水利水电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江山324100

摘要:我国大中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当前主要的目标是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工作。但由于小型水库的数量较多,且分布不均匀,使整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速度较为缓慢。本文就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结合病险水库的实际危害和不良影响,给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具体方案,同时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小型水库的安全性。

关键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引言:水库的主要功能为防洪蓄水,小型水库是指容积在10万-1000万立方米范围内的水库,一般位于乡村、城镇较多,大部分水库主要用来养殖和灌溉农田以及防洪,部分水库能够安装发电设施,为区域范围内提供电能。小型水库工程中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和放水建筑等,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以及坝体位置渗水情况合理设计,以充分提高水库的实际建设效果。小型水库出现病险后,水库性能出现问题,同时,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为周边环境和居民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积极组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水库的安全性。

1病险水库的危害分析

小型病险水库的危害主要受到其自身管理力量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水库内部的坝体容易出现渗漏和裂缝等不良情况,使其在雨季不仅不能有效防治水灾,还容易增大水患的严重程度[1]。同时,部分小型水库在建设过程中未合理构建溢洪道,坝高等方面与当地的降水情况不配套,使水库在防洪等方面的功能效果较差,难以有效提高管理效果。部分小型水库的建设位置不合理,且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使水库养护管理难度较大,长时间忽视对水库的管理,使水库的故障概率大幅度增加,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某小型水库为例,该水库建于1968年,受到当时建设能力的影响,该小型水库的防洪标准相对较低,并且水库中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水库缺乏养护管理,导致水库的质量和安全性严重降低,其水位较低,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洪效果。同时,整体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水库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灌溉和养殖,由于水库内部淤泥较多,整体容量减小,难以满足灌溉需求,同时,养殖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2病险水库除险工程建设问题

2.1前期准备不足

在对小型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提前针对水库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建设方案。在准备阶段,需要全面了解当前小型病害水库的薄弱点和病险情况,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施工方案。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单位忽视前期准备工作,对当地水库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一味沿用以往的处理方案,导致出现加固的重点内容与小型病害水库的薄弱点不匹配,难以提高实际的安全性。此外,由于水库维修资金有限,部分施工单位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简化或变更相关设计内容,使工程施工效果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不仅无法提高水库安全性,同时可能对原本的水库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2.2施工除险不彻底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效果不理想,不仅施工现场较为混乱,同时,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水库病险的探究和了解,随意实施工程施工技术,对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较为忽视,使工程除险效果不合理。另一方面,在施工材料采购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偷工减料的现象,进一步影响水库加固质量。如在案例工程中,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主要任务为增强坝高,加固大坝基础,避免继续渗漏。同时,增设相关的基础设备。但在实际的工程过程中,采购资金相对不足,影响材料质量。此外,施工人员水平不够,使大坝、溢洪道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忽视水库内部清淤工作以及排水设施的构建,使水库内部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2.3现场管理不到位

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工程建设效果,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2]。但在实际的现场管理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存在非法挂靠以及转包等情况,致使工程管理效果不理想。同时,部分现场管理人员对水库除险加固相关工作和技术了解不足,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施工中不足之处,从而使工程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为后续的水库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3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管理路径

3.1强化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制定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准备时,首先,应全面探查小型水库的实际情况。我国小型水库80%位于农村区域,不同区域的地势和地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除险加固过程中需要的施工方案不同,因此,需要管理人员提前对水库及周围环境进行详细勘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水库地质情况探查,了解土层情况,结合该数据制定建设方案,降低后续地基渗漏等故障的发生概率。其次,检查水库周围的基础设施情况,及时更换和升级不合格基础设备,同时增加不足的设备设施,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3]。最后,检查环境及地势情况,观察周围是否存在滑坡和溢洪道堵塞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降低水库后续管理维护的难度。

3.2提高除险加固水平

为提高小型病害水库的除险加固效果,应着重提升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一方面,施工单位应组织高素质的施工团队。详细按照工程施工方案和难点,完成水库病害除险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明确不同施工小组的具体工作任务,协调好施工顺序,以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另一方面,应加强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应针对加固部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水库工程建设质量能够符合相关工程标准,提高区域水库管理安全性。

在案例工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进行合理检测,其中包括恢复和新增水库容积检查、基础设施质量检查、防洪泄洪功能检测、大坝基础渗漏情况检测等内容,充分检查各项除险加固施工内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3.3扎实做好施工管理

在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首先,强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除险加固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施工人员采取不同技术完成。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技术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降低施工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监管过程中,应设置责任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员对工作范围内的项目建设质量负责,在出现质量问题或质量验收不合格时,对负责人进行处罚,强调质量管理效果,进一步保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最后,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小型病险水库往往病害较为严重,但实际的建设资金相对紧张,因此需要严格把控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保障建设资金使用规范合理,避免挪用占用等情况发生,从而使工程施工建设资金保持充足状态,避免影响实际的工程建设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型水库出现病险情况后,应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工作,降低病险水库带来的安全隐患。在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应优化工程准备工作,其次提高工程施工建设水平,最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完善的施工建设管理中,全面提高小型水库的整体质量,从而使水库恢复实际功能,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为区域范围内的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春霞,刘春红.浅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与成效[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1):21-22.

[2]李静.山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措施探讨[J].水电水利,2021,5(2):27-28.

[3]杨建华.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的相关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