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海岸线生态修复-以深圳市重点海湾岸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海岸线生态修复-以深圳市重点海湾岸为例

廖文剑

译地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518052

摘要:整合盐田滨海旅游资源和要素,统筹策划滨海旅游精品线路,修复重建灾后损毁栈道、提升海滨沿线功能配套及生态景观效果,对于促进深圳市盐田区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盐田滨海栈道修复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与设计方法,通过生态修复技术,重塑滨海景观,修复原有礁石岸线,连接美丽沙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岸线的生态化建设、美化海岸景观、提升海堤的生态及防灾减灾功能、建设更多滨海生态景观廊道和亲海观景平台,打造独具魅力的活力岸线,让盐田滨海栈道成为深圳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修复;混合岸线 ;弹性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盐田区的工业经济并没有像其他沿海地区那样得到很好的发展,缓慢的发展步伐使其在“后发先至”的后现代经济发展中创造了条件,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区域内保留了完好的生态环境。盐田区处于大鹏湾,依据深圳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该区域的发展总体思路为维持和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合理挖掘和利用海洋生态服务价值,加强陆海功能协调,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对盐田区港口海域实施动态监测。修复片区位于三级与四级控制区,环境管理单位为沙头角—盐田正角咀治理区与大梅沙湾—南澳湾改善区。附近港口发展迅速,在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影响下,海岸线发生了变动,湿地面积明显缩减,滨海地区的人工建设用地的面积明显增加。科学合理的围填海对保障沿海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沿海城市的布局结构调整起到很大作用,使沿海城市部分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改善,营造出一些优美的人工海岸线,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贡献。

2. 案例

2.1 研究区域

     深圳市盐田区海滨栈道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滨海位置中英街至揹仔角,全长约19.5公里,西起中英街古塔公园,串联起沙头角、盐田港、大梅沙、小梅沙,东至揹仔角,共分为城市生活岸线段、工业港区岸线段、自然生态岸线段三个主题段落。

    案例地处亚热带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台风频发,以 7—9 月 为高峰期,并伴随大量的降雨。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冬季为东北风。暴雨量年内变化明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汛期 (4-10 月),强度大、季节长。 区域内的泥沙主要来源为区域内的坡面土壤侵蚀,无外来输入。

    海滨栈道位于深圳市东部海岸山脉与大鹏湾交接的海岸,地形北面高,南面低, 地形高差起伏较大,海滨栈道沿线北侧山峰主要有婆髻顶(461.7m)、菠萝山、崎头岭、 黄牛顶(258m)、马鞍山等。案例区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地貌,现状地势平坦开阔,地形地貌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研究区域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良好,2018年小梅沙湾口达到海水水质标准一类标准,沙头角湾口达到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8%。2018年度污水处理厂无污染物超标。海滨栈道项目所在的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环境质量优异,是深圳的“蓝宝石”。

2.2 设计理念

海滨栈道修复工作 (海鲜街段、大梅沙段、小梅沙段及揹仔角段)重建工程,长约4.64公里,各段主要存在问题及主要生态修复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海滨栈道修复段落、存在问题及修复目标

栈道段落

存在问题

修复目标

海鲜街段

岸线体验单一,易被损毁

建设弹性岸线(混合型岸线、海绵下垫面、立体设计)

大梅沙段

岸线景观单一,设施陈旧、抗灾害能力差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小梅沙段

核心区段,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提升景观连通性与生物多样性

揹仔角段

与自然景观连接性差,引导功能不足,使用率低

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

2.2.1 海鲜街段

1)抛石护堤,建设混合型岸线

自然岸线在面对暴风雨与极端事件时具有自我恢复的潜力,且与海平面上升保持一致的步伐,能减少小型暴风雨带来的损害,是非结构性措施的重要表现。人工岸线则依靠修建堤坝、墙体、屏障以及门阀的设施以有效阻截洪水侵袭,是结构性措施的体现。混合型岸线强调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整合,最大程度融合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的优缺点,从而建设自然-人工岸线类型的混合型弹性海岸,充分符合国际社会对于弹性海岸设计的新导向(Grier 等,2015)4

原海鲜街段的岸线多为人工硬质水泥岸线,易受潮水正面侵蚀,抗气象灾害能力较差。本方案拟采用抛石对防浪堤进行修缮,充分发挥抛石类同于自然岸线的特点。多样化的岸线类型将提升该片段抗台风能力,降低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

2)绿化带与下凹地形,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面率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海岸带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海绵城市的理念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海绵城市”借鉴自然的方法贮存、吸收、净化和分流水资源 (仇保兴, 2015)

1,有利于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有利于地表水环境的优化。在秋季以及春季等降水较少的季节保障水资源的供给,当遭受暴雨或是连续降雨时,“海绵城市”有助于城市内部排水,避免内涝的同时清洁水质,降低灾害风险 (俞孔坚等, 2015)2。其借鉴了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不同于传统钢筋水泥建设下的现代城市,尽力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本案例中,在海鲜街路段增加绿化带以及下凹地形设置,一则有利于改善休憩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绿化带作为陆地与入海口的透水地段,有利于净化入海水质,发挥其净水与蓄水功能,增加下渗,增强城市低开发模式,推进海岸带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随着防洪体系与雨水管理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将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提升城市的弹性。

3)立体化设计,增强生态空间体验

通过优化区域景观结构,增加垂直植被的品种,充分发挥立体多元的植被生态效应,体现了立体化的景观格局设计理念。

2.2.2大梅沙

大梅沙段为连接海鲜街和大梅沙两个旅游沙滩的栈道,人流量大,但岸线景观单一,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缺少面向城市的观景节点,且设施陈旧、抗台风能力较差,在山竹台风袭击中损失较大。

考虑到礁石陡峭的程度以及现有栈道受损的严重程度。本次修复将大幅改变原有的人工栈道结构,主要利用大面积礁石塑造天然栈道,修复自然石滩,丰富岸线类型,增强滨海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增加竖向与公路、绿道之间的连接,以天然岸线为基础打造充满趣味、上山下海的生态空间。

2.2.3梅沙段

Forman (1995) 提出的土地镶嵌体 (Land Mosaic) 是景观生态学的经典内容。土地镶嵌体是空间异质性的替代形式,通过不同的镶嵌对象聚集并形成不同的边界。其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为斑块、廊道、及基底。该模式还有利于充分考虑景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3

本案例的海鲜街段栈道,保留并大幅改善原有紧贴礁石的栈道,尽可能修复原有礁石岸线,利用礁石本身形成栈道,提升栈道生态化及抗灾能力。同时对周边植被及边坡进行生态复绿,在高处增加一条架空栈道,连同盐田公路旁的绿道为市民提供多样式、多元化的体验。沿线借助廊-斑-基理论,通过补充建设多处滨海生态景观廊道和滨海生态景观平台,以进一步满足公众的亲海需求,发挥小梅沙关键节点的生态功能,从而提高大小梅沙、揹仔角段片区原有景观连接度,维持及完善生态系统网络。小梅沙段湿地公园建设可以为沿岸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境,促进生物多样性,推进观光旅游的发展。拟定增设的悬挑型栈道,采用透光设计,最大程度保护已有生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2.2.4揹仔角段

揹仔角栈道位于海滨栈道最东侧,该段的原栈道体验单一,未能与天然礁石岸线形成良好互动,且缺乏供公众使用的亲海观景平台。栈道的路口较隐蔽与盐梅路绿道缺乏联系,引导功能不足,导致原栈道使用率较低。

本次修复将为揹仔角栈道增加三个新的入口,利用架空栈道连接城市绿道和邻海栈道,方便市民自由游览,同时增加亲海观景平台,丰富游人慢行体验。项目利用架空栈道连接城市绿道和临海栈道,充分体现了蓝绿交融、陆海统筹的理念,加强了居民由陆地景观到海洋景观过渡的双重体验。增设的亲海观景平台,有益于游客充分体验海洋景观,实现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所带来的服务功能与价值,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

3. 结论与探讨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于指导实际的海岸带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案例通过结合传统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廊-基理论以及现代景观生态学的混合岸线、弹性概念、海绵城市等理论,将其应用到我国滨海栈道的设计案例中,通过对深圳重点海湾栈道景观的改造与设计,探究栈道景观的升级途径,将其打造为融合生态、休闲、景观、智慧、文化等多重功能的新型滨海栈道,为我国其它地区的滨海栈道修复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J]. 建设科技, 2015, 1: 11-18.

2俞孔坚, 李迪华, 袁弘, 傅微, 乔青, 王思思.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J]. 规划研究, 2015, 39 (6): 26-36.

【3】Forman, R.T.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633.

【4】Grier, A.E., Wowk, K., Holly, B.H. 2015. Future of our coasts: The potential for natural and hybrid infrastructure to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our coastal communities, economies and ecosystem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51: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