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杨建军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实验初级中学620010

摘要:初中体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载体,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现阶段,部分体育教师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导致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严重影响到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阻碍。面对这种情况,初中体育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标要求,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实施策略

为顺利实现体育课程的育人目标,教师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采用符合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深度地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高效习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但就目前来讲,部分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导致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显著降低,无法保证学生的参与深度,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促进学生的主动深度参与。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部分体育教师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主导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对教师的安排被动接受和服从,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将会过于依赖体育教师,不能够主动深入思考与探究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同时,学生无法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单一

为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部分体育教师讲解过知识要点后,让学生反复、机械地练习,没有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产生抗拒等心理,无法保证训练效果。同时,体育教师在规划设计教学内容时,没有积极融入生活化、趣味化元素,导致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不足。

1.3 学生差异遭到忽视

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需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以便促进各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但部分体育教师往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之间的差异遭到忽视,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

1.4 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通过教学评价工作的合理开展,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与优化课程内容,有效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但目前很多体育教师构建的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主体单一等问题,无法全面体现评价的功能。一些体育教师主要从身体素质、知识技能等角度评价学生,忽视了心理素质、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限制[2]

2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2.1 革新教育观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教师要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因此,为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要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变革,向学生交还课堂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需结合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实践机会,对学生的个人想法充分尊重,促使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得到改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凸显[3]。例如,在排球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熟练掌握“垫球”这样动作,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垫球的动作技巧,之后让学生相互合作,以小组形式深入练习垫球动作,对垫球技巧及动作要领熟练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着重发挥组织、引导等职能,不必过于干涉各组学生的练习过程。但一些小组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的自主练习效果得到保证。通过采取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2 创新教学内容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还需要关注同步关注学生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与卫生习惯,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阶段,部分体育教师依据固定的流程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及时优化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有效集中,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要求,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及形式方法,提升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开展跑步运动项目训练时,教师需对项目内容及时变换,将折返跑、接力跑、竞赛跑等多种跑步训练形式应用过来,通过设计新颖的跑步训练活动,促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将学生的运动层次纳入考虑范围,切实满足不同运动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体能,可以设计障碍跑活动;部分学生的体能较弱,则可采用短跑等活动形式。

2.3 坚持因材施教

初中学生具有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兴趣和学习能力,但一些体育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统一制定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减弱。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综合利用日常观察、定期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体能、特长充分了解,科学开展分组工作,依据各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及实施方案,促使各个学生的运动潜能得到激发

[4]。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先对学生的体能条件、篮球基础进行调查,之后利用兴趣组、基础组以及拔高组划分学生。兴趣组的学生缺乏良好的篮球基础,要将投篮、运球等基础动作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有效培养。基础组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存在着动作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教师可将规范学生篮球动作、掌握更加复杂的篮球技能作为教学重点。拔高组学生的篮球经验相对丰富,教师需设计较高的标准,提升训练过程的专业化水平,促使学生的篮球竞赛技能得到提升。

2.4 改革评价机制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影响,积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和方式,切实体现教学评价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先要将以往的总结性评价替换为过程性评价,从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量化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情况。同时,体育教师要将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过来,获取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规避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弊端和不足。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够顺利达成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深度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着手,全面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促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活动参与意识得到调动,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富忠. 谈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24):135.

[2]朱田水.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对策研究[J]. 成长, 2021(5):102-102.

[3]王海艇.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1):191-192.

[4]蔡文森.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21(3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