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学科素养培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学科素养培育

程志才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 浙江省 绍兴市 311800

摘要:明确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整体逻辑,可以增加教育回报率。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单元逻辑等信息,思考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方法,并强化对教育生活化、学科融合等思路的认识,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对高中历史教材的探究,从而发现与探索进行教学实践衔接的着力点。明确历史教材主要特点,也运用明确教学大概念、进行生活化处理、关注知识的共享等培养学科素养的方法,为高中生筛选出易于接纳的学习框架,并以此为标准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学科素养

引言

首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密集,且具备明显的理性、思政性特征。其次,以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作为进行教学实践设计的主要标准时,能够凸显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也能配合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研究,大大提高教育上的回报率。再次,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维度来说,历史教材是承载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探索方向的唯一载体,对历史教材的内容研究应该是非常理清且科学的,以此讲透概念、提高学生的认识,完成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其内容编写和单元构成,无一不指向传承家国思想,以及民族意志两大内容。从对固有知识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依靠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概念内容。有助于在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育人目标和课本内容相互衔接,总结既定的流程,或者通过明确教学方法,可以凸显历史教材的理性化特点,也能在教学中增加历史教学的感染力。

具体而言,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不仅会隐去明显的立场表达,内容撰写逻辑也存在避免学生产生先入为主意识的特点,这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有着更多的支撑作用。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按照高中历史教材的理性化特点。分别在“历史纵横”单元,补充相应的知识,从而需要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拓展,对高中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增加高中生的学习发展机会。最终,让学生可以基于课本材料中理性化的知识,以及配合教师的教育引导,能够主动进行学习上的反思,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唯物史观以及时空观念等能力,完成学科素养的素养。

二、基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一)明确教学大概念

统编版历史教材是对教学内容的精选,能够以不同的主题引领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内容,重点讲述了有关于国家制度的知识,为了基于其中的内容,分析和总结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首先,历史教师应建立历史“大概念”的意识,以此为实践教学的中心,串联起不同类型的历史内容,也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整理以及动态分析,帮助学生把握学科特点,也突出历史教材的结构性特点,呈现出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2]

案例一: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系统以及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应该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内容,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利用教材内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以阶级观点,认识、理解以及分析阶级社会的问题。然而,如若无法从中总结实质性的知识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打造出具体的知识框架,将难于帮助学生建立“唯物史观”的意识,也就无法增加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程度,更别提使学生基于自身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希望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等内容,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频共振。最终无法依据内容特点,通过转变教学设计的方法,持续提升高中生的学习表现,在此基础上完成历史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进行生活化处理

首先,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完成学科素养培育的使命,历史教师应主动对蕴藏于历史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从贴合学生认知的角度,提取生活中常见问题,打造出历史生活化的内容体系。其次,应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更多的时空观念思想,从而突出历史这门学科的基本特征,达到进行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以及拓宽教育成效的作用。历史教师还要基于课本材料中的内容,以现实社会生活为依据,深层次挖掘历史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具备将历史人物、事件融入特定空间,并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调动学习内部情感[3]

案例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材,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容易与实际生活对应,通过对古今选拔制度的研究,使当代高中学生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将特定的问题放置在现实空间中进行学习思考,审视和分析中、西方文官制度的差异,为高中生开辟出学习上的新航道,也更好地进行时空观念、思辨能力的培养。此外,统编版历史教材内容虽然在内容编写上呈现“理性”特点,但如果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难于确保高中生具备,站在客观角度审视知识与内容的能力,这将影响到高中生的实际学习行为。由此可见,从贴合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总结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正是当前阶段,组织和进行历史教学所需要正是的内容,这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科素养。

(三)关注知识的共享

历史教材内容决定了课程设计、实践方向,而历史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将影响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以及史料实证能力。其中,关注知识共享、知识衔接领域内容,可以帮助高中生在学习不同单元知识时,能够建立“大历史”的学习观念,从而自主梳理学习框架,也能做好内容与内容间的学习探究。其次,为了增加知识与知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并且使学生掌握依据史料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师还应基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可用的学习素材,注重对历史因果的分析,通过客观的评判以及对考古知识的教学应用,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能力[4]

案例三: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法律与教化内容时,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与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历史理解、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学生概念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历史教师首先要进行更多的内容挖掘工作,注重对中国古代法治和教化内容即中华法系、儒家礼教,以及对近代西方法律和教化的分析,通过中西、古今法律的对比分析,从道德标准层面出发,讲解有关于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将培育学生的历史理解、历史解释能力。其次,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历史知识,历史教师总好内容探究工作的同时,还要具备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意识,从而重视现代教育资源的价值,运用媒体技术呈现知识外,也探索更多的法律、教化内容。

三、结束语

总之,由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密集,为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需要历史教师,明确历史教材的主要特征。其次,要通过增加内容与内容之间联系的方式,落实历史“大概念”的理论。从而逐步凸显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也能配合对高中历史教材中不同内容的生活化研究,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学习和探索的方向。最终,通过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研究,达到讲透概念、提高学生学习认识,完成学科素养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鹏. 讲好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J].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7):4-11.

[2]陈国兵.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及使用策略——以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2020,(Z5):104-107.

[3]李丽欣.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初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育衔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4]徐蓝. 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新气象[J]. 基础教育课程,2019,(17):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