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策略浅析

付立维

宁江区伯都乡中心小学 吉林 松原 138009

摘要:“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国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颁布了“双减”政策,不仅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课外压力,同时也注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提质增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数学教学、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为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策略

引言

现阶段,“双减”政策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双减”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摸索创新课堂模式,结合学生成长需要科学的设置教学内容。

1“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增效减负的基本思路

“双减”政策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增效减负是教师教学必须思考的实际问题,在课后作业设计、课后辅导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成长实际,又提出了课后服务等理念,这些都为小学生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基于“双减”政策带来实际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增效减负的主要思路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构建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实际构建起增效减负的课堂,积极发展数学课堂的优势,并拓展数学课堂的内容,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其次,要尊重数学学科特点。教师在数学课堂指导过程中,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实施数学教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产生了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数学课堂的优势,做好增效减负的具体设计。最后,要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将数学课堂实施的增效减负要求在课堂教学以及家校共建等多个环节中得以体现。

2“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策略

2.1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形势下积极做好课堂转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要在新形势下贯彻“双减”政策的教学目标,要积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不仅要采取传统的课上教学,还要举办培训活动和实践活动。首先,数学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收集数学教学资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其次,数学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让学生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小学四年级会学习升和毫升等计量单位的知识,数学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洗发水、饮料瓶、酱油瓶等,观察这些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具体容量,让学生能对计量单位有初步的概念。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家长可以在闲暇时间带学生去超市,了解货架上不同瓶子的容积,了解不同的毫升等计量单位,从而让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密切连接,明确升要比毫升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上练习效果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授课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采取采取多种有趣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学数学、把游戏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利用顺口溜和朗朗上口的口诀来指导学生学数学、通过讲述数学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展示抽象的数学内容等,都是效果非常明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还可以组织开展数学答题擂台赛、有奖竞猜、有奖竞答、比一比等数学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在“双减”政策要求下,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后作业,为了巩固学生当天当堂的学习效果,授课教师要有效利用数学课上练习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厘米”一课后,课上组织学生开展用尺子测量身边物品的实践活动,巩固深化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引导学生量一量自己的书本、铅笔、橡皮、文具盒的长和宽;或者老师指定学生画一段固定长(如3厘米、5厘米、8厘米)的线段。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课上组织数学活动来巩固课上学习的数学知识,不再留家庭作业,并不影响学习效果,也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3注重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数学课堂增效减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后服务等契机开展学生课后反思的指导工作,利用课后反思帮助学生回顾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学生积极指导,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技巧,发现数学问题并及时解决。课后反思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要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此外,基于课堂减负的要求,教师要减少重复性的基础类作业,增加对知识逻辑、体系的整理作业。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逻辑思维导图的设计,鼓励学生将课堂学习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成知识体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错题进行整理,进一步完善数学学习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在每节课完成以后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为基础进行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设计,在思维导图的设计中完成对整个单元内容的反思,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基于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对错题进行总结、归纳,反思自身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此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梳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后续课堂的提质增效提供经验借鉴。

2.4根据学生的个体化需要设置个体化的作业内容,给予个体化的评价

不同的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不同,心理特点不同、学习能力以及心理需要均不尽相同。笔者认为,要想使作业发挥实际作用,就要运用多元化的视角,布置符合不同学生成长需要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在课堂教学当中,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不同,有学生“吃不了”,有学生“吃不饱”,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作业的内容,使作业内容与学生的需要相匹配。此外,在进行作业评价时,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挫败感的学生,可能更加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和积极关注。对成绩较好,容易产生优越感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评价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鞭策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合理地设计作业和评价作业,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拥有正确的心态,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愿意思考问题。

结语

“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既是一种教育常识的回归,也是一种教育姿态的舒展。教师应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本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莉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2(18):18.

[2]高媛.“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学提质增效路径探微[J].甘肃教育,2022(04):97-100.

[3]以斌.“双减”之下小学数学课堂怎样提质增效[J].小学教学参考,2022(0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