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覃活玲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朗塘镇中心小学 ,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摘要: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其基础教育水平与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有着密切联系。而国家基础建设和现代化是以人为本。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发展趋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基础教育无法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知识匮乏等优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课堂、城乡学校间的交流和远程学习等为基础,论述在当前的基础上应如何实现信息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足的地区提供强有力支撑,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策略

一、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际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整体质量不高

从城乡发展的差距来看,当前城市与农村的教学来说,学校整体的保障不足,使得信息化促进教学的作用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来看,主要是因为学校整体质量不高阻碍了信息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学校的建设现状来看,阻碍学校整体质量建设的原因为以下的两点:其一,是学校对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的把握不足。从乡村学校引进信息化技术与设备的现状来看,目前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偏向以优先城市信息化教育为主,只有城市的信息化教学得到满足后,才会陆陆续续的途径信息化教学深入农村教学,使得信息化教育深入城市与农村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在获取信息化资源时,农村学校就已经散失了与城市竞争的优势。其二,是学校对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还是依靠城乡发展的差异来看,除了其自身不具备竞争资源的优势之外,在实际引进信息化设备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很难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来完善学校的教学环境,信息化设备也很难深入腹地促进学校教育创新。就目前学校整体质量不高的现状来说,主要是由于信息化资源在学校间的分配不均,使得城乡教学的差异逐渐扩大,影响了基础教育完善学生全面发展。[1]

2、资源共享意识薄弱

从当前学校合作交流的现状来看,具有优质办学条件的学校是具有相对较多的教学资源的,然而从学校间的交流来看,各个学校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交流,以同一个区域来说,同级学校对生源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忽视了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教学的优化,使得学校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姿态,没有重视优质教学的结合的,导致学校只看到内部的发展意见,没有重视外界创新发展对信息化赋能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知识学校信息化教育一直在原地打转,很难实现优质的教学。再加上学校间相互竞争意识比较强烈,在开展的多个学校的调研研讨会中,比较坚守自身的信息化资源,导致信息化资源的高效使用主要集中在某一块实现高效教学,对于其它的本就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学校来说,其完善信息化资源运用资源的能力是远远跟不上这类学校发展的。因此就这样的现状过来看,主要还是由于学校间比较保守的传统观念与竞争意识的存在,使得具有优质教学能力与教学资源的学校,不愿意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优质资源共享[2]

3、教师队伍资源不均

新时代培养的教师就业的侧重点在“城”而不在“乡”。虽然有三支一扶等多种辅助政策帮助教师落到农村教学中去,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最后还是会走出农村,使得当前农村教师老龄化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加大。就这样的现象来说,信息化教育本身是需要一定的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来保障信息化赋能教育的,但是由于目前农村教师年龄相对城市教师来说是比较大的,在实际操作进信息化设备、运用信息化资源时,其操作能力是没有办法与新时期的年轻教师相比的,也就逐渐呈现出教师资源不均的现象,很难实现其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因此,针对教师资源的问题,需要完善优质教师的合理配置,不能出现一校独大的现状,应该实现优质均衡的教育。

二、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完善措施

1、优化学校教学质量

从教学资源来看,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化,推动赋能教育完善基础教育,需呀从以下几个方面招着手。首先是学校要重视信息化对促进基础教育的把握。在乡村学校发展的局限下,需要教育部门合理的分配信息化设备。要做到信息化设备的合理优化需要保证两个条件:其一,按需求分配;其二,按进度分配。按需求分配也就是改变当前优先城市的原则,通过各个学校对信息化设备的需求,逐步落实各个都具有信息化设备,这也是完善智能化促进优质均衡教学的第一步,再就是在实现信息化设备全面普及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各个学校信息化教育的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建立对等的竞争优势,转变当前城乡基础教育教学的差异。其次是学校要重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的投资保障,在实际引进设备参与基础教育时,需要保障设备的运行条件,也就是在实际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学校有前瞻性的目光来保障设备的使用,确保有维修资金等多种设备保障来满足学校建设优质的教学环境

[3]

2、建立资源共享渠道

结合上述目前学校间交流不及时,缺乏沟通的现状来说,要重视同级学校之间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交流,同时也需要指出学校信息化教育的不足。因此要改善当前学校之间不亲和的现状,需要建立资源共享渠道来保障学校间的交流,保障字眼的均衡发展。学校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内部的教育人员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场所,具有优质教学实现信息化教育带动基础教育的模范学校,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信息化赋能推动基础教育高效发展的教学策略以及应用信息化的具体的形式公布,可以很好的推动信息化教育不足的学校也能借助成功的案例带动信息化教育,可以很好的缩短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差距。当然也需要学校管理者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竞争意识,能善于交流,拉进学校之间的合作,帮助其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优秀的教学案例来带动教学的进步,为基础教育建立全面的交流机制。

3、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看,首先是需要提升农村教师的基本保障,帮助更多的新教师能够在农村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合理的改善教师年轻化与老龄化的极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除了提升其基本的保障之外,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优化自身的技能与方法。在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下,需要教师除了专业的知识之外,还需要教师重视其对信息化教育的掌控能力,因此需要加大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力度,加深教师专用化的实操能力。在吸纳新教师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老教师需要及时的补足时代教育的新发展观念,保障信息化教育下的教师资源朝着合理化、科学化的进步,以缩小教师资源差距为前提,更好的提升其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4]

三、总结

信息化的教学转变对基础教育来说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教师资源存在的问题,需要缩小资源不均衡、不优质的发展,加大学校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信息化赋能教育高效发展。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时代下,需要抓住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借助其教学的优势,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全面均衡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来促进优质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与合理分配并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为基础教育全面改革打下坚实良好根基。

参考文献:

[1] 万昆, 饶爱京. 基于集群发展的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提升路径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 No.188(02):64-69.

[2] 任秀颖, 谷文婷, 张兴兴. 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模式探究[J]. 教育文化论坛, 2020(5).

[3] 路兰英, 王顺安. 加强信息化建设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探索与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 2020, 000(005):16-18.

[4] 丁宋涛.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 群众, 2020, No.626(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