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培养策略

余丽敏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五小学  325802

摘要:当前,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讲,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一线教师们的关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来讲,应该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1.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21 世纪是合作的社会,合作时主要的沟通方式就是口语交际。因为,语言的信息容量大、表达方式多、传播渠道多样,便于携带和使用,而且作为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和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服务范围是最广的。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信息传递方式的交流沟通是最主要的交际方式。口语交际是学生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2.口语交际有助于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在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机器人不能代替教师之处。教师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够给学生以情感慰藉,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发展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具有良好的移情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目标。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数语文教师从思想上认为,口语交际课程上了就可以了,不用多加练习;他们也找不到合适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不会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不知道如何把课上好。

1.口语交际教学不受重视

口语交际教学不受重视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口语交际教学脱胎于听说教学,而听说教学一直就处于语文学科的边缘。考试都是纸笔测验,中国传统文化又讲“敏于言而讷于行”,因此传统语文学科一直重视书面语言训练,忽视听说教学。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很少能接受到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培训,所以他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知基本停留于听说教学阶段。 由于口语交际难以在传统的纸笔测验中考查,所以口语交际教学时间经常被其他语文学习挤占。

2.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十分匮乏

语文学科中,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互相分享资源,但是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几乎没有。很多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就是提供一个话题给学生练习听说,不需要什么资源。这和教师的视野狭窄,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交际性认识不够有深刻关系。口语交际是实践的能力,一些影视资料可以提供标准的示范或者创设需要的语境。但是教师既没有资源可以辅助教学,也不认为需要创造一些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和大家分享。

3.口语交际教学缺少系统教学设计

系统教学设计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前提是明确清晰的目标。而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科新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三个阶段只有 16 条阶段目标,400 多字。虽然目标从宏观上笼统地概括了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但是看不出层次性和条理性,对于教学的具体指导意义不强。笼统的目标固然是可以增加教学的弹性,但是对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师,没有明确的可量化的教学目标会让教学没有方向感而无所适从。

同时,口语交际本身有着特殊的复杂性。一方面,它是语文学科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学校教师传授知识的一个基本工具,可以说其他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种系统规划,不是语文学科的教师所能够完成的。

三、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进行口语交际单项能力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是综合能力,但是只有单项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综合能力才会得到优化。口语交际能力中,体态语能力和语音能力适合单独训练,而且尤其适合训练小学生。每一项能力都有一些训练要点,例如语音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语调训练和语气训练。其中语调训练是语音能力的重点,可以细分为停顿、重音、语速和升降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示范、模仿、分辨等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2.创设情境进行综合训练

小学教师创设情境主要考虑两种方式:挖掘教材和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对话,因为课文中的对话都是很规范的语言,通过复述、模拟或改编,学生可以受到典范语言的熏陶。教师可以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生发出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也可以利用课文插图进行“二度设计”,创设合适的交际情境,引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交际情感,进行有效的交际训练。

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把许多在教室里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延伸到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说话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主动说、积极说,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观看媒体创设的情境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分清主次,把话说具体,有次序。

3.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渗透训练

日常语文教学活动离不开口语交际,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在听讲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这不仅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各科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持续注意的能力。通过随时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表扬好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听讲策略,例如,和发言人的眼神交流,关注发言人的语音语调、姿势和表情,这些既是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也可以增加听讲的趣味性。问答环节是课堂上口语交际的实践环节,教师要妥善利用这个环节,最大程度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着重锻炼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独白语言还没有发展起来,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循循善诱,通过不断追问帮助学生清晰完整地回答问题;中年级是概括、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

参考文献

[1]刘彩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新课程,2021-12-20

[2]张丹,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1-11-30

[3]陈铭阳,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