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

范晔

河北省承德高新区阳光四季小学 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教学,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文中的语言结构、思想情感、艺术形象以及场景意境等内容的美感尽可能地传递给学生,以满足小学生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成长需求。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美育元素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审美素养,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挖掘课文中的主题美,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美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教育;渗透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学生的认知、创新潜力,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1.1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的起源,认识到美的本质和价值。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美育的落实和开展仍能够为其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语文教材中众多优秀的文章,传递着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和美的元素,学生可以通过感受文字美、人文美和自然美等,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1.2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课堂中渗透美育,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囊括了人物、风景、绘画等多种艺术形象和美好意境,且大多具有代表性,这些都是落实美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将具有美感的形象,与美育相关的经验理论引入课堂教学,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感染力和诱惑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沉浸其中,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实现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2.1树立美育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美育教学意识。语文教材中课文语言具有细腻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挖掘美育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包括自然景物美、人文景观美、社会生活美、课文主题美、人物形象美、课文语言美、课文哲理美等。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类型的美,在备课环节认真分析课文,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环节渗透美育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卧薪尝胆”成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成语中蕴含的历史典故,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成语的意思,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成语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体会历史文化之美,提升教学效果。

2.2情境创设,领会课文意境之美

(1)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设备进行情境创设

小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的局限性,可能对课文中的许多事物都是较为陌生的,如在城市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乡下人家”是什么样的,在农村的学生大概率没有见过真正的“海上日出”,这些都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营造的意境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前收集好相关的影像资料,配合课堂进度,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具体的视频展示,就能很轻易地在脑海中建立起文中所描述的具体情境,这对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之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教师可以按照课文所描写的顺序事先将相应的图片资料收集好,在讲课的过程中随着学习过程将图片依次展示出来,这样对学生来说文中所描写的景象就不再仅仅是几行抽象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具体的画面。又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暮江吟》这首诗的时候,仅凭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描写是无法想象出来的,更无法体会到其中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之美和所蕴含的感情。所以,教师在课前就需要找到与诗中意象切合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再结合适当的音乐,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营造出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尽可能让学生能对诗人笔下的具体景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领略到诗中所蕴含的美学。

(2)结合教材图片,用语言引导学生激发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结合课文内容、画面生动形象的图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利用这些图片,加以适当的语言引导,让学生在脑海中尽可能地去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内容。这样做,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具体情境。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根据课文的配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结合课文,弄懂图中所描绘的桂林的山水景色,再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桂林的山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骆驼等,形态万千,多姿多彩;桂林的水则是水面如镜,透着翡翠般的绿,桂林的山拥着水,水倒映着山,作者在文中呈现出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通过教师的口头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彩图进行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揣摩,切实地感受到了文中所蕴含的美,在促进学生审美趣味形成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2.3挖掘课文中的主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包含着丰富的主题之美,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体会教材中传达的主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课文的主题之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学生在体会课文情感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例如,对《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进入课文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学生需要掌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不了解班级学生英子身体有缺陷,让英子上台讲故事,英子讲完故事后,班级学生用掌声鼓励英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以及掌声对英子的鼓励作用,让学生感受学生之间浓浓的友谊和人性之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主题美,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2.4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一花一草,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触发写作灵感。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写出内容丰富并且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写作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育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元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鉴赏能力,有助于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想象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璐.浅谈经典诵读中美育教育的可行性探讨[J].考试周刊,2020(A4):23-24.

[2]陈晓娟.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J].科技资讯,2020,18(34):124-126.

[3]张淑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31):129-130.

[4]闵代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0(3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