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化阅读指导,突破初高中历史衔接瓶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加强数字化阅读指导,突破初高中历史衔接瓶颈

戴康姝

崇阳一中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笔者发现历史中考越来越难了,题型越来越接近高考,减少了纯记忆化的知识考查,注重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已经成为初高中的共识。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上是呈螺旋上升的,初中历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升华与提高。很多原因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各敲各的锣,出现了断层,高中教师吐苦水,历史很难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在初高中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数字化阅读指导,才能突破初高中历史衔接瓶颈,真正的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字化阅读指导; 初高中历史衔接

一、初高中历史衔接现状

笔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中历史基础不扎实。

很多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教学,认为历史是副科,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叫学生圈圈划划,没有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基础学的不是很扎实,仅停留在机械背诵上,但是没有理解的记忆是不长久的,可能有些同学考试完了之后所学知识进入高一前就还给老师了。初中所学的通史知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基础不扎实,高中教师同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非常吃力。

2、课程标准要求更高。

以秦朝建立为例。初中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标要求是“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高一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的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从对比中可以看出,高中不仅学习的史实较多,且更多的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分析,从中得出史学结论,如原因、影响等,更多地考查抽象类知识和史学结论的分析方法。所以,高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解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

3、课程内容和形式差异大。

初中历史教学起点较低,课堂容量也不大,历史教材以通史体例编排,通俗直观,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注重叙事性和趣味性。而高中历史的《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浓缩了初中6本教材的内容,三本选择性必修内容以专题史为主,知识的宽度深度较初中而言都要大的多,而且知识跳跃性极强,学术化倾向大为增强,高中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注重分析、归纳和对比。学生基础不一,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加强数字化阅读指导,突破初高中历史衔接瓶颈

有老师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正是对当下高考的一个描述,历史为什么要重视阅读?阅读是学生自主化的学习,阅读能弥补知识的漏洞,阅读能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阅读能促进思考。数字化阅读就是利用移动化设备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等数字化设备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节约环保等优点。针对高中历史内容多知识面宽进行数字化阅读是非常经济和适用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初步具备阅读能力,并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要求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同时明确教与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32 页),包括“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33页)。可以明确,与实验版初中课标相比,高中课标在阅读范围上有所扩大,阅读的要求明显提高,目的也更加明确。

进行数字化阅读有以下几点好处

1、弥补学情上的差异化。学生从初中进入到高中,基础不一样,面对不同学情,教师有差异的进行数字化内容推送,因材施教弥补知识上的漏洞。

2延伸课堂拓宽知识面高中历史更讲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实际上,更多的是对知识广度的考察,因为历史知识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广度的制约。广阔的知识面有利于拓展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加深理解。广阔的知识面主要来源于历史教材,历史相关类书籍,纪录片及基于基本史实改编的影视剧等。

3、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在高考中越来越体现的淋漓尽致,满堂灌的课堂培养不出一个思维活跃、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应从小开始培养,而自主学习的方式是阅读,是广泛的阅读。历史思维的培养离不开阅读。现在的孩子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在学习中教师应加强对数字化阅读的指导。

三、加强数字化阅读指导的几点要求

1、教师是数字化资源的搜集者和开发者。“要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得是一汪活泉水”,进行数字化阅读指导是以教师的广泛、专业的史学阅读为前提的,没有教师的充分阅读、较为综合而全面的把握以及较深层次的理解,无法谈得上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教师要做到广泛阅读,阅读史料、历史评论、最新历史研究综述、历史研究动态,甚至要进行跨学科阅读,比如说考古方面新的研究成果等等。

[[ii]]

2、内容选取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阅读目标,内容设计要求要不同,要有针对性。比如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在初中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分为3课讲授,那么可以想象高中教师要在一节课讲完这个内容就注定知识是有跳跃性的,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学生提前将这所有的相关内容都要提前阅读完,教师应整理出学案供学生阅读自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架构,课上才能聚焦深度问题的分析。通史类的知识要尽量做到有趣,通俗易懂适合中学阶段的学生阅读。另外,阅读的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图片、图表,也可以是视频,像很多历史纪录片做的非常好,更加立体的去还原历史,加入了一些历史学家的评论,有助于学生拓宽历史视野。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在学生阅读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比如说绘制历史时间轴,编写大事年表,通过完成任务,能够深刻地记住相关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也可以向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带领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引导学生纵向横向双向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在疑问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思考中理解历史现象,读史明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请务必丢掉“历史只是一门记忆学科”、“学历史就是背书,只要背书,就能考高分”的陈旧观念,历史不只是一门记忆的学科,而是对记忆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综合考察的学科,加强数字化阅读指导不仅能突破初高中历史衔接瓶颈,它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须知“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不具备良好的阅读技能是很难适应社会需要的”。历史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I李海攀加强历史阅读指导,抓好初高中历史衔接

ii沈为慧特级支招|历史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