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的规划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的规划与建设

王彩华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63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村设计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尊重、挖掘并继承乡村特色文化,并兼顾外在的规划与建设。当前,乡村规划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理念不合理、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资金不足等,导致乡村的特色及优势难以发挥。为此,应当树立科学的乡村规划建设理念,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规划建设方案,提升乡村规划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多渠道筹集乡村规划设计资金。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改成乡村规划;乡村景观;规划与发展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也开始更加关注生态宜居建设,其不仅关系到对应的生态环境,也会对社会人文环境带来影响。为了促进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设,需通过采用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加以引导,合理布局并完善设置,有效彰显乡村地域文化特色,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目标。

1乡村规划设计意义

乡村规划设计的作用就是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改善,为今后的乡村环境发展指明方向,构建合理的乡村生态结构形式。乡村规划就是要协调处理乡村与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乡村规划在农村建设模式之下积极探索和尝试,有效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乡村环境质量,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分析,乡村规划具备如下意义。①促进乡村地方经济发展,乡村规划设计的有效开展,可以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农村地区的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之下,也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农作物产品增加明显。通过乡村规划设计,发扬当地优势产业,实现区域经济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也会给国家创造较多的税收。同时,还可以依托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休闲娱乐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落实新农村建设的设施,实现农村经济高速发展。②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乡村规划是从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调整,让规划设计方案转化成为现实。只有提高乡村规划水平,才能保证人地之间处于平衡的状态,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进行,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地域特征,让当地的资源有效开发和应用,创造出属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的规划与发展

2.1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规划方案

为了促使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必须踏踏实实做好乡村调研工作。首先,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乡村地区,通过实地考察方式来搜集并记录地貌状况、空间结构、自然环境、资源特色等内容;其次,鼓励乡村规划设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准确把握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再次,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并结合相关要求设计出更符合乡村发展、更契合居民需求的乡村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最后,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及有代表性的当地村民对乡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等进行评价,并及时将方案中的问题反馈给设计部门,督促其尽快优化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更符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将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及最新科技成果融入乡村系统规划之中。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因地制宜原则,在深入挖掘乡村地域特色、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当地文化特色,有选择性地保留乡村原有风貌,继承并弘扬传统手工艺,并将地域特色、传统手工艺应用到乡村设计过程之中,促使其发挥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当然,乡村地区的历史人物故事也可以成为乡村设计的重要元素,将其融入乡村建设与区域开发,对于传承乡村文化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成果的作用,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等优势,实现对乡村内涵的深度挖掘,积极打造乡村动态,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了解乡村发展,感受乡土文化,以此来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提升公共设施服务的设计策略

乡村的振兴,乡村公共设施的完善是关键一环,也是为乡村生活用地提供保障。以建设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的现代化设施为目标。在水、电、路都涵盖且畅通的基础下,实施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在乡村建立垃圾中转站以及全循环智能分类的管理系统。实施厕所改造或普及冲水式厕所,对粪尿污物的清洁化、资源化加大处理。在防灾设施中确立防洪、防灾的防止系统。在天然新型能源建设中,保证太阳能路灯的布置以及绿色环保天然气的使用,满足人们多方面使用需求。同时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和信息基础,推进网络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化乡村建设和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利用大数据中心,形成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和协助村民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达到高效配送、无缝衔接的模式。以多角度在乡村公共设施上发力,整治村庄整体,打造整洁、舒适、宜居、信息化的乡村新形象。

2.3以高标准为规划要求,推动乡村土地整治

现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可以通过高标准的规划要求和建设原则来推动乡村地区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土地管理部门可以结合乡村地区的水源地、生态区域和灌溉区域进行整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从而对乡村地区的全域资源进行有效调整和分类,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要方向,积极改善农村地区的土壤环境。通过开发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等方式来对贫瘠土地以及闲置的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这样既能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实现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布局,也能强化农村地区的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化发展。

2.4延续民居建筑的设计策略

乡村传统民居建筑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态布局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存。在对乡村民居建筑进行景观规划时,要充分掌握因地域性和生产生活而对建筑外观形成的差异性。在建筑的空间格局上,要按功能需求来划分院落层次。民居建筑材料也最能体现乡土气息,如泥墙、石头、茅草、砖、瓦、木材等的合理运用。与此同时,挖掘民居建筑中的文化元素与设计符号,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在建筑、地面铺装、院墙等加以适当的景观改造。达到拟古而不复古,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完美融合。展现乡村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和“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栖居之美。

结语

建设美好的乡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人们共同的愿景。在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方面,中国古人的智慧始终焕发着活力。今人也应以史为镜,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以返璞归真的本心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应当遵循“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号召,强化村域景观设计,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建设健康的乡村景观。

参考文献

[1]李天依,翟辉,胡康榆.场景·人物·精神:文化景观视角下香格里拉传统村落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20,36(1):37-42.

[2]吴雯,张婧,邓力文,等.村民参与为主体的美丽乡村环境建设:以湖北红安县柏林寺村为例[J].中国园林,2020,36(1):19-24.

[3]陈丹,陈靖怡.简论在当代生态背景下对传统生态智慧的审视[J].文教资料,2015(5):47-49.